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产品
精深
加工
产业
发展规划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开展规划范文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开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依托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开展规模不断扩大。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215户,比年净增113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亿元,较年年均增长1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5%;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58.9亿元,较年年均增长21.7%,占全市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的34%。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张。随着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培育和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张加快,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81户,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37.7%,实现销售收入201.5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77.8%,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坚力量。
(三)产业聚集初步显现。以园区为载体,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链的延伸,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开展态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以李记酱菜、吉香居食品、味聚特为龙头,年加工达85万吨的蔬菜加工集群;以蒙牛、新希望、菊乐为龙头,日加工鲜奶能力达1400吨的乳制品加工集群;以金锣、玉泉、碧海为龙头,年加工达220万头的生猪加工集群;以西龙纸业、丰华纸业为龙头,年加工竹浆达20万吨的竹浆加工集群;以通威、新希望、永祥、丰美为龙头的饲料加工集群;以爱心木业、申宇木业为龙头的竹木加工集群。
(四)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充分发挥各区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错位开展,初步布局形成了以东坡区、XX县区、XX县区为主的粮油、果蔬加工业;以东坡区、XX县区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XX县区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XX县区为主的饲料加工业;以XX县区为主的茶加工业;以XX县区、XX县区、XX县区为主的中药业;以东坡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为主的竹木加工业等特色较为鲜明的块状产业区域以及黑龙滩灌区、岷江沿岸、西部浅丘区产业带。
(五)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注重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支撑农产品加工产业上档升级,推动农产品加工产品结构调整。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大力推广应用了生物工程、新型保鲜、灭菌、真空冻干、速冻等先进生产加工技术,建立了省泡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定和实施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标准505项,使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农产品由初(粗)加工向深(精)加工转变。
(六)品牌建设取得成效。目前,全市有效存量农副产品商标331件,占商标总量的32%,涌现了吉香居、恒泰新、味聚特、川南、惠通、乐宝、八百寿、千禾等知名品牌,创立了中国著名商标14个、中国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32个、名牌14个、无公害农产品126个、绿色食品120个、有机食品202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成为了“中国泡菜之乡〞和中国蔬菜加工业著名商标最集中地区,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一些优质加工产品已销往全国以及美、英、法、俄及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全市出口创汇的增长点之一。
二、开展优势
(一)农产品资源丰富。我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油、果蔬、肉奶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东部丘陵区、中部坪坝区、中部浅丘区、西部山区以及岷江沿岸“四区一带〞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已具雏形。已建成粮油、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畜禽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达181个。年,全市实现粮食总产量176.8万吨,油菜籽产量9.26万吨,茶叶产量2.04万吨,水果产量94.56万吨,蔬菜产量205.49万吨;出栏生猪511.74万头,肉牛13.27万头,肉羊211.28万只,实现肉类总产量68.69万吨;年末奶牛存栏7.2万头,实现牛奶产量18.5万吨;水产品养殖面积1.45万公顷,实现水产品产量2023.4万吨;建成工业林竹原料林基地约22023万亩,为农产品加工业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二)标准化体系初步形成。制定了36个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推广面积157万亩;制定和发布市、县级农业地方标准140项,制定和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标准505项;制定洪雅生态奶业、东坡蔬菜等22个农业标准体系,涉及各类标准468项。建立洪雅生态奶业等9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场(小区)、33个省级示范工程以及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
(三)产业开展根底较好。粮油、果蔬、乳制品、茶叶、肉制品、林竹加工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李记、吉香居、蒙牛、新希望、菊乐、美妙、金锣、玉泉、碧海、西龙纸业、丰华纸业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逐步开展壮大,并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和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开展奠定了坚实根底。
(四)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我市是成渝经济区“成都都市圈〞重要组成局部,是成都经济区通联川南、川西北经济区的重要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目前已形成各区县到市中心半小时,到成都一小时的快捷交通网。随着全省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推进和我市综合交通建设高潮的掀起,我市交通条件将更加优越,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这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也为加快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展打下了根底。
(五)市场空间潜力巨大。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仅处于全省中等水平,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拓展空间。同时,成渝经济区人口多、农产品加工制品市场消费潜力大,将有力支撑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开展。
(六)政策环境十分优越。市委、市政府围绕工业富民强市战略的实施,制定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一系列金融促进、税收优惠、要素支持等相关开展政策、鼓励机制和扶持措施,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建立产业配套资金、技改贴息资金,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三、存在问题
(一)加工转化程度较低。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约50%,低于兴旺国家80%的水平;农业总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约为1:0.6,远低于兴旺国家1:3左右的水平。同时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技术缺乏,导致农产品综合资源利用率低。
(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全市大宗农产品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传统产品多、特色产品少;单一产品多、系列产品少;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较差,市场主体仍在省内,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三)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尽管在泡菜等局部加工领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产业整体科研投入缺乏,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乏技术支撑和技术储藏,导致加工较为粗放,技术及产品更新缓慢,新产品产值率低。
(四)市场体系亟待完善。市场化组织、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综合物流配送体系特别是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和产品终端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交易方式陈旧,导致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协调性较差。
(五)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较低,难以得到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涨,大宗农产品收购加剧了企业季节性、阶段性资金紧张状况,融资更加困难。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开展的目标,顺应农产品市场开展变化趋势,立足于我市区位优势、农产品生产资源优势,以国际国内市场特别是成都、重庆等大都市为目标市场,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品牌、技术、质量为保障,以农产品加工园区、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联动开展为机制,按照“生态、绿色、有机、平安〞和“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做强产业,做优产品,做大品牌,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
二、根本原那么
(一)市场导向原那么。以市场消费为导向,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质量平安原那么。严格执行农产品(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标准,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确保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平安。
(三)科技创新原那么。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传承和开展传统工艺,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农产品加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错位开展原那么。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各区县产业定位,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防止同质化竞争,努力实现差异化和错位化开展。
(五)集聚开展原那么。综合考虑原料资源和运输半径,加强产业引导,以园区为载体,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开展,实现产业规模效应,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六)可持续开展原那么。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产品加工模式,重视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提高原料节约集约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开展。
三、开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夯实软硬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规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原料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加工制造专业化、现代化,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重点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实力、有影响的骨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实现主要产品质量到达全国先进水平,局部产品质量到达国际先进水平。
——根本建立较为完备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系统,实现农产品从初(粗)加工向深(精)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转化。
——根本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
——努力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规模以上企业食品类产品到达无公害或绿色标准。
(二)具体目标。
经济开展目标。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245户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工业增加值到达1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到达4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到达60%—65%。
企业规模目标。培育主营业务收入2023亿元企业5户;力争70%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通过iso、haccp体系认证。
技术创新目标。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4%;新产品产值率到达18%;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体技术与装备到达国内先进水平。
品牌建设目标。在已有的根底上,培育一批优质、平安、绿色、生态品牌产品,新增中国著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6个、名牌6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全部到达无公害或绿色标准。
可持续开展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不高于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平均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到达90%以上;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20230%,根本实现农产品清洁生产。
社会功能目标。税收收入占全部工业税收收入的15%以上;加工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6%以上;累计培训农民到达2023万人次以上,带动全市农户覆盖率达75%以上;年户均增收202300元以上。
第三章产业开展方向
年—2023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按照建设成渝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天府XX县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的要求,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开展泡菜、竹编、乳制品、肉制品、竹木制品、茶叶、调味品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符合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开展规律和人们消费取向的加工业体系,建成一批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开展一批具有我市比较优势,具备较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同时,优化提升白酒、饲料加工、竹浆造纸等传统产业。
一、强力推进知名产业
(一)泡菜产业。按照“产业做大、企业做强、品牌做响〞的总体要求,将“·东坡泡菜〞产业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产业。一是加快建设中国泡菜城。按照中国泡菜城总体规划,加快路、水、电、气等根底设施建设,加快泡菜城标志及广场、质检中心、泡菜博览展示馆等工程建设,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