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苏轼行书书法字帖.docx
下载文档

ID:1349689

大小:14.74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苏轼 行书 书法 字帖
苏轼行书书法字帖 篇一:苏轼书法的艺术特色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穿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存世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一、苏轼的书法特点 1、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不断观感确实是丰腴。瘦金体以瘦知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因此,环肥燕瘦,各人爱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也有人对苏轼书法的第一观感不好。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黄庭坚也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如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 2、结字扁平。与殴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突出表达。 3、横轻竖重。这一点充分说明,苏轼书法明显遭到颜体的阻碍。这一书法特点,在其作品归去来兮辞中有明显表现。 4、笔画舒展。习过黄庭坚书法的人,都对他的书法中的撇捺的舒展有特别深的体会。而黄庭坚曾经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两人私交颇深,苏轼的特别多传闻趣事,都与黄庭坚有关。因此,苏轼的书法,应该对黄庭坚有阻碍。这种阻碍表达在何处?研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的书法,不难觉察,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特别舒展。 5、轻重参差。轻重参差,主要是指苏轼的书法,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参差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参差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特别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轻;“语写春〞三字重,“容自〞两字轻;“顾风〞两字重,“琴不成〞三字轻,“弄〞字又转重。 6、大小悬殊。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特别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 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情况,在武昌西山诗帖中也有表达。 7、妩媚天真。黄庭坚在与景道使君书中称“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这种娟秀的神韵,让人看起来觉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加之丰腴的用墨,扁平的结字,观之犹如视敦厚贤淑之贵妇,望之未觉生疏,反而顿生一股亲近平和之意。余13岁时读初中,学校发了一本中学生字帖,帖后附有局部名家作品局部欣赏。其中即有数行苏轼的赤壁赋。在诸多名家作品中,独苏轼的作品给我的感受是如此与众不同,至今犹记其词中有“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的句子,其给我留下了妩媚天真、温良敦厚、肥扁朴拙的印象极深,而对附录中尚有谁人的作品,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了。 篇二:中国书法十大行书欣赏 中国书法十大行书欣赏 2023-11-05 珠穆朗玛11 阅 85004 转 92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分享: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沉着娴和,气盛神凝。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共计三百二进制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构造、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 如此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沉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根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内恹〞 的笔法侧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约;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 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 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 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天宝十四载〔公元755 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 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领袖。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络,结合反叛。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一时情势好转。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恳求救兵。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王想冒功,拥兵不救。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被俘。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颜杲卿被押送至洛阳,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凌迟处死。直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颜杲卿才被朝廷追赠太子太保,溢“忠节〞。颜真卿时任蒲州太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即派杲卿长于颜泉明到常山、洛阳寻找季明、杲卿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局部尸骨,为了临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祭侄文草稿。由于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崎岖,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珍贵。 释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外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家于亡任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河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蹩。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复。天下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至〕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呜呼哀哉!尚飨。 黄州寒食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 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 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现在惆怅孤单的心情。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崎岖的情绪。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珣,字元琳,幼时小字法护,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 篇三: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图文]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 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汲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根底上 努力革新。他讲本人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缺乏,三者终不能尽妙,我那么心目手俱得之矣。〞他 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化理解的根底上用传统技法去进展书法艺术制造,在书法艺术制造中去丰富和发 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 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构成深沉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特别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由于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崎岖,气概非凡而又一气呵成,到达“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地。因此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势百出而构造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帖〔1100年〕。 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诗、寒食诗、 蜀中诗 、醉翁亭记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洞庭春色赋〔上〕与中山松醪赋〔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後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纵28.3厘米,横306.3厘米,前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后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後总计六百八十四字,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前者作於公元1091年冬,後者作於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时年已五十九岁。 现在,苏轼笔墨更为老健,结字极紧,意态闲雅,奇正得宜,豪宕中寓妍秀。 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 乾隆曾评:“精气盘郁豪楮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觏。〞明张孝思云:“此二赋运营下笔,构造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王世贞云:“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势百出,而构造谨密,无一笔失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也。〞。 此两帖真迹清初为安岐所藏,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1945年散失民间。1982年12月上旬觉察并入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卷前隔水、引首在散失时被人撕掉,造成残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