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行吧
预期
回应
用功
天道酬勤
“行吧〞非预期回应的语用功能
赵珊榕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话语交际中位于回应句句首的“行吧〞,分析其表达意义和使用目的,论证“行吧〞在交际中的核心功能是“自反顺应〞,即:+反预期,+即时联盟,±消极评价。回应者局部让渡自己的话语权,向对方暗示自己的观点态度,既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性,又维护了交际双方的面子,防止持续为难,使交际可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行吧;非预期回应;消极评价;即时联盟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3〕-33--02
一、引言
话语交际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当双方就一件事持有不同意见时,假设要达成统一,必须有一方让步。当一方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时,另一方使用“行吧〞进行回应表示让步,虽然是接受了对方观点,但也含有不情愿的意思。例如:
〔1〕Z:咱们明天去看电影吧!T:好啊,有一部妖猫传很好看!
Z:芳华评价也很不错,我们看这个怎么样?T:行吧。
除上述情况,应答语中的“行吧〞还可以表示不与对方计较、无可奈何、劝哄、不满等意义。目前,关于话语交际中“行吧〞的研究较少,谢静静〔2023〕在会话互动中的话语标记“好吧〞研究中,主要研究作为话语标记的“好吧〞,并将其与同类语言结构 “行吧〞进行简要的比照分析。其余相关研究多侧重于将“行了〞与“好了〞、“得了〞、“算了〞等进行比照,或研究“行了〞的语用功能,对话语交际中受具体语境影响的“行吧〞关注较少。本文试从话语交际出发,分析应答句中“行吧〞所表达的涵义,探究其使用语境、意义的形成和语用功能[1]。
二、“行吧〞非预期意义的表达与即时联盟的维护
本文所研究的“行吧〞,用于应答话轮中,位居话轮之首,预示着说话人即将开启一个观点相左或不完全同意的评价。当引发句所表达的观点立场不符合回应者的预期,回应者需要表达这种非预期的意义。另一方面,考虑到事实不容改变,或要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时,这种非预期的不满就需要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为维护即时联盟。在即时交谈中,说话人使用“吧〞字句的目的是将双方置于具有共同预设、共同行为立场上,迅速与对方建立起一种“即时〞的“同盟〞关系,以便于活动的继续进行。
〔一〕非合意应答“行吧〞
“行吧〞侧重于否认意义时,虽然回应者不想同意话语引发者的观点或立场,但是引发句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带有要求义。根据语料分析回应句“行吧〞的态度倾向发现,其主要目的是表达不满,选取分析的语料中回应者表达不满的情感逐渐减弱,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双方争辩-不满接受
〔2〕“40元也太高。〞“这是最低价,不能再少了。〞
正在讨价还价,迎面一位50多岁的妇女跑过来,对这位女票贩苦着脸说:“行吧,100元就100元,给我一张吧。〞
在讨价还价的典型语境中,交际双方都想说服对方赞同自己的观点,当其中一方态度坚决时,就需要有一方进行让步。在这种你来我往的交际中,回应者用“行吧〞表不情愿的妥协,接受引发句的要求或观点。
2.面对事实-无奈接受
〔3〕第二天晚饭后人静时分,暖暖找了个借口去了丹湖边的笆茅丛里。开田正在那里等着,一见暖暖来,开田就忙低声述说了他所做的各样准备……
“行吧〞。暖暖嘆了口气,打断了开田的述说。
暖暖在这里用“行吧〞,是对即将木已成舟的现实的接受。当回应者对对方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不满,但又不好或不能改变时,用“行吧〞表勉强接受现状。
3.寻求意见-勉强同意
〔4〕编辑小心翼翼地向野大夫解释:“大的方面没有动,只是把句子理了理,您看行吗?〞野大夫看看他那些“国际金奖〞、“医学博士〞什么的光环都在,鼻子里哼一声:“行吧。〞
当交际双方处于地位不平等状态时,话语引发者向对方寻求某事的认可,进行试探性地询问,回应者用“行吧〞表勉强许可,给人以“虽然我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就这样了〞的感觉。
包含非合意应答“行吧〞的话语交际根本上是一个交际双方不断互动的过程,从不合意的观点表到达之后的合意应答,双方的言语互动是一个交互主观性不断建构的过程,贯穿言谈参与者之间立场从分歧到一致的始终,“行吧〞所回应的话语信息都具有不如意或勉强的特征。
〔二〕即时联盟维护
“行吧〞侧重于顺应意义时,引发句的内容没有强烈的倾向性,更偏向建议义。回应者没有一个明确的预期,或者是预期无法到达。为了维护交际双方即时联盟的关系,回应者被动或主动地接受,“行吧〞给说话人在非预期情况下进行回应留一个空间。既是对对方面子的维护,也表现出自己不在意的态度,将话题轻松化。
1.面对提议-无他式认可
〔6〕“再说,咱不是想用这个法子来帮帮她吗?〞“行吧,就依你说的办。〞
暖暖虽然不满意对方的提议,但明白这是目前情况下的最优解,除了接受别无他法。用“行吧〞回应,表示接受对方的建议,自己与对方站在同一立场。
2.简单是非问-内省式认可
〔7〕拉拉从货架上取下一盒递给王伟,小声问他:“你看看,你行吗?〞王伟把使用说明正过来反过去地读了两遍,点头说:“行吧,应该问题不大。〞
王伟对于拉拉的询问内容是否可行并不完全满意,甚至可能存疑。由于事先没有一个具体预期,用“行吧〞表示接受。
3.批评劝导-随声附和
〔8〕W:你瞧瞧你,让你穿秋裤不穿,现在怎么样?又感冒了吧。
L:行吧行吧,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咯。
L用“行吧〞回应母亲W的数落,主要是用来表顺应,随口附和引发句的内容,带有敷衍色彩,也是回应者不赞同的表现。
4.弱势解释-抚慰劝哄
〔9〕S:对不起,都是我的疏忽,我马上拿回去重做!
Z:行吧,再算的时候仔细点就好,没事儿。
S出错这件事可能不在Z的预期里,但是也情有可原,所以回应者能迅速接受这一内容,将问题轻描淡写地带过表示抚慰。
5.亲近争辩-轻松顺应
〔10〕M:瞧你这样,哪有做哥哥的样子,老是抢我吃的,不害臊。
F:行吧,看你最近复习辛苦,这个就赏你了。
引发句中妹妹M对哥哥F的行为进行亲昵式批评,F用“行吧〞表示不予计较的轻松顺应。原本立场不同的双方也在“行吧〞的回应中消解了对立性,追加的回应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效果。
三、“行吧〞的语义形成及语用原因
〔一〕“自反顺应〞的核心功能
吕叔湘〔1980:56〕认为,“吧〞可用在“好、行、可以〞等词后表应答,用在句中停顿处有表让步或左右为难的、犹豫不决的意思。本文以此為根底,探究回应句“行吧〞的语义。
对于“吧〞的情态功能,大致分为多功能说和根本功能说两种。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行吧〞的核心功能是“自反顺应〞,即:回应者出于某些原因,用“行吧〞接受与原来预期不符或相反的观点立场,或侧重于“反〞,或侧重于“顺〞。“吧〞在语气表达上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都来自于说话人向对方的妥协,所以“吧〞字句比拟多地出现在意见有分歧的场合,这种分歧可能是直接的,也有可能是与心理预期不同的。“行吧〞是在交际双方进行即时交谈时,引发者观点不符或悖于回应者观点,回应者出于维护即时联盟的目的,接受这一非预期事实。回应者用“行吧〞表示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态度,根据不同语境有所不同,可以是积极、中性或消极。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反预期,+即时联盟,±消极评价。
〔二〕语用原因
礼貌原那么〔Leech,1983〕认为交际双方要想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时需要打破合作原那么来表示礼貌。一方面,在话语交际中,出现交际双方意见不一致而导致会话气氛略显为难的情况时,交际主体会寻找相应的语言手段进行调节。“行吧〞的缓和的作用可以使话题轻松化,调节语力,削弱面子威胁的力度,协调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语言用于表达,由于对“自我〞的关注,言者在说话时总是会不自觉地流露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尤其在针对某一特定事物或观点立场时,言者的态度情感会更加明显,这是语言主观性的一种表现。简言之,主观性就是指说话者在说话时所表现出的自我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在话语交际的不同语境下,说话者使用“行吧〞来凸显蕴含在话语中的多种情感或态度。“行吧〞的自反顺应也是一种非一致的策略礼貌,外表上看是出于礼貌原那么顺应对方,实际上表现出言者不情愿的情感。“行吧〞受这一原那么影响,在双方出现分歧时选择妥协。但妥协中又传达出一种听者能获取到的非一致信息,是一种折中式的礼貌策略。
四、小结与讨论
在日常会话交际中,“行吧〞这种“自反顺应〞的应答方式既没有驳回对方的观点,维护了交际双方面子,又可以向听话者暗示自己的态度,到达建立即时联盟的目的,越来越多地被接受和使用。随着网络交际的开展,“行吧〞还演化出“行叭〞、“行呗〞等形式。这些在后续研究中也会继续深入补充。
注释:
[1]本文的语料来源主要是CCL语料库和BCC语料库,除此之外,对相关日常对话和网络聊天记录进行转写。
参考文献:
[1]谢静静. 会话互动中的话语标记“好吧〞研究[D]. 安徽大学, 2023.
[2]李慧敏. “好了〞和“行了〞交互主观性比照研究[J]. 汉语学习, 2023〔02〕: 54-61.
[3]屈承熹、李 彬.论现代汉语句末情态虚词及其英译——以“吧〞的语篇功能为例[J].外语学刊, 2004〔06〕.
[4]薛艺苗. “算了、得了、行了、好了、对了、完了、罢了〞的语用功能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23.
[5]吴慧. 语气词“行了〞的话语功能[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01〕: 28-29.
[6]朱军. “行了〞的语用否认功能[J]. 汉语学习, 2023〔03〕: 64-73.
[7]高增霞. 从互动角度看“吧〞的使用[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30〔03〕: 80-86.
[8]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