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管活性药..ppt
下载文档

ID:134569

大小:1.03MB

页数:95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血管 活性
1 血管活性药物在危重血管活性药物在危重急症的应用急症的应用 2 3 分分 类类(1)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2)、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3)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 后后退退1 4 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体内过程】口服不产生吸收作用,因迅速被肠液破坏;不肌注和皮下注射,因强烈血管收缩,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临床上一般采用静脉给药。第二节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5【作用机制】激动11受体 对2受体无作用 激动突触前膜2受体,负反馈抑制NA的释放 6【药理作用】1.血管 激动血管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血管收缩 血管收缩强度顺序是:皮肤、粘膜血管肾脏血管脑、肝、肠系膜血管骨骼肌血管 7 冠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心脏兴奋,心肌代谢产物腺苷增加,腺苷具有很强的冠状血管舒张作用 血压升高,提高了冠脉灌注压力 激动突触前膜2受体 8 2.心脏 激动心脏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可引起心率失常 3.血压 小剂量NA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血管收缩不明显,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变大 大剂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 9 间羟胺间羟胺(metaraminol,阿拉明,阿拉明,aramine)作用与NA相似,但作用较弱,维持时间长。(1)直接激动受体,对1受体作用弱;可促使NA的释放,所以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2)不易被MAO破坏,故作用时间长。可作为NA的代用品 主要用于:休克早期,术后或腰麻后的休克 10 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甲氧明(甲氧胺)甲氧明(甲氧胺)1.作用与NA相似,但较弱,维持时间长。2.临床应用:(1)抗休克(少用,因可减少肾血流量)(2)防止麻醉时的低血压。(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原因:通过血压升高,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4)扩瞳。机制:激动瞳孔开大肌上受体。特点:作用快,维持时间短,可作为快速、短效扩瞳药。11 肾上腺素(adrenaline,Ad;epinephrine,EPi)肾上腺髓质:Ad 85%,NA15%NA AD 药用AD为肾上腺髓质提取或人工合成品 苯乙胺苯乙胺-N N-甲基转移酶甲基转移酶 第三节第三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后后退退1 12【体内过程】口服:大部分被肠液破坏,吸收后在肠黏膜、肝内破坏,故口服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皮下注射:因局部血管收缩而吸收慢,维持时间 1小时左右。肌肉注射:吸收快,维持10-30分钟。13【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激动1=1=2受体 心脏 激动1受体,心脏兴奋性增加,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剂量大或静脉注射过快时,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 14 血管 不同部位血管平滑肌细胞上、受体分布密度不同。皮肤黏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内脏血管,尤其肾血管:收缩明显。骨骼肌血管:扩张(受体占优势)。脑和肺血管:作用弱,有时由于血压升高而被动扩张。冠状血管:扩张(激动冠状血管 2受体;心脏兴奋,代谢产物增加引起)。15 血压 小剂量AD:收缩压升高: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脉压差变大,这是因为骨骼肌血管扩张,抵消或超过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大剂量AD;收缩压、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变小,这是因为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超过骨骼肌血管扩张。16 平滑肌 支气管:强大的舒张作用。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利于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物质。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膀胱平滑肌 逼尿肌舒张(2受体)括约肌收缩(受体)可引起排尿困难和尿潴留。17 中枢神经系统 肾上腺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治疗量时一般无明显中枢兴奋现象,大剂量时出现中枢兴奋症状,如激动、呕吐、肌强直,甚至惊厥等。代谢 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升高等。18【临床应用】心脏骤停:心室内注射 过敏性休克:AD首选 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粘膜水肿,过敏介质释放,呼吸困难 机制:激动激动1、1受体,血压升高 激动激动2受体,支气管扩张,抑制过敏 介质释放,呼吸困难改善 19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强大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有利于消除黏膜水肿,有利于通气。有一定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局麻药配伍:作用: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减少吸收中毒。注意:手指、足趾、阴茎等手术不加肾上腺素,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局部止血:鼻黏膜及齿龈出血 治疗青光眼 20【不良反应及禁忌症】量大可致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头痛等 禁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21 多巴胺(多巴胺(dopanine,DA)【体内过程】因口服在肠和肝破坏,一般采用静脉注射。在体内迅速被COMT和MAO破坏,作用时间短。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几无中枢作用。22 多巴胺(多巴胺(dopanine,DA)【药理作用】可激动、和DA受体。1.心脏:激动心脏1受体作用比 Ad 弱,一般不易产生心律失常。2.血管:(1)激动受体,对2受体作用弱。(2)肾血管、肠系膜及冠状血管扩张,这是由于激动这些部位上的DA受体。注意:剂量较大通过激动受体引起血管收缩作用 超过血管舒张作用。23 3.血压:低浓度:收缩压上升;舒张压变化不大或稍升高 高浓度: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4.肾脏 激动肾血管的DA受体使血管扩张,肾血流增加;另外可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再吸收,所以可使尿量增加。大剂量:激动肾血管受体引起血管收缩,使肾血流量减少。24 多巴胺(多巴胺(dopanine,DA)【临床应用】抗休克:各种休克,如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及出血性休克等。尤其对伴有心功能降低,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充的休克较好。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利尿剂合用疗效较好。25【不良反应】治疗量一般较轻,如恶心、呕吐等。剂量大或静滴过快可引起心律失常,肾血流减少,肾功能下降等,一旦发生:及时减量或停药。必要时可用酚妥拉明。26 麻黄碱麻黄碱(ephedrine)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生物碱,现已人工合成 基本作用与Ad相似,其特点为:性质稳定,可口服 作用温和而持久 中枢兴奋作用强 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27 作用机制:(1)直接激动、受体 (2)促进NA的释放发挥间接作用 应用:(1)支气管哮喘:预防或轻症治疗 (2)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 (3)防止某些低血压 (4)缓解荨麻疹等皮肤黏膜症状 28 伪麻黄碱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麻黄碱的立体异构物,作用与麻黄碱相似,升压作用和中枢作用较弱。口服易吸收,不易被MAO代谢,大部分以原形经肾排泄,t1/2约数小时。主要用于鼻粘膜充血。后后退退1 29 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体内过程】1.口服吸收无效,口服后在肠粘膜与硫酸基结合而失活;2.气雾剂吸入给药,吸收较快;3.舌下给药,舌下静脉丛吸收;4.静脉滴注给药,因不被MAO所代谢,作用时间较长。第四节第四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30 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isoprenaline,ISO)【药理作用】作用机制:激动1=2,对受体无作用 心脏 激动1受体,其作用比NA、AD强,但不易引起心律失常 31 血管 激动骨骼肌血管2受体,血管扩张;冠状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血压 兴奋心脏,收缩压升高;骨骼肌血管,舒张压下降,总体反应为血压下降 扩张支气管 激动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支气管舒张;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32【临床应用】支气管哮喘: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舌下或气雾给药 房室传导阻滞:治疗房室传导阻滞,舌下或静脉滴注给药 心脏聚停:比AD作用强,心室内注射 感染性休克:应补足血容易 33【不良反应】1.心悸、头晕 2.心律失常,严重时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 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及甲亢 34 多巴酚丁胺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药用为人工合成品,口服无效,静脉给药 右旋体:阻断1受体,激动受体 左旋体:激动1受体,对受体激动作用弱 1受体激动药受体激动药 35【作用机制】选择性激动1受体,为1受体激动药,加强心收缩力和增加心输出量 对2受体作用很弱,对1受体几无作用 与ISO比较,多巴酚丁胺正性肌力作用显著,不增加心肌氧耗和心动过速 36【临床应用】1.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引起的心力衰竭 特点:是选择性激动1受体,增加心收缩力和心输出量,改善心脏泵功能的同时,很少影响心率和心肌氧耗增加。这是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依据;因此,ISO不能用于心力衰竭 2.抗休克 37【不良反应】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头痛、气短等不良反应 剂量过大时,偶可引起心律失常和增加心肌氧耗 38 2受体激动药-见平喘药 后后退退1 39 血管活性药物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1)对血管紧张度的影响;(2)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心脏变力效应);(3)心脏变时效应。临床上常将此类药物用于改善血压、心脏排出量和微循环。以药物临床实际的主要作用为依据,将血管活性药分为血管加压药、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剂三类,由于药物作用的多样性,血管活性药中兼具升降血压和增强心肌收缩力。40 第二节第二节 血管加压药的临床应用血管加压药的临床应用 血管加压药物多属拟肾上腺素药物,包括内源性儿茶酚胺和拟交感胺。多数ICU病人需要这类药物治疗,但常见不合理应用现象。合理应用的前提是理解调控心脏、血管、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张力的肾上腺素能受体(AR)的分类、分布和生理功能。41 AR主要分为三种,即a-AR(a1-和a2-AR)、-AR(1-和2-AR)和多巴胺能受体(DA1和DA2)。42 1-AR存在于血管平滑肌神经元的突触后膜,激活后主要引起小动脉收缩,1-AR激活后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并加快房室结传导,而2-AR的激活引起血管扩张和支气管、子宫及胃肠道平滑肌的松弛,肾脏2-AR激活后自球旁器释放的肾素增加;43 冠状动脉共有a-和-AR,前者主要分布于较大的心脏外冠状动脉,激活后导致冠脉收缩或痉挛,而后者主要分布于冠状动脉树中较小的阻力血管,激活后一般引起冠脉扩张;DA1受体激活引起肾脏、冠脉、脑和肠系膜血管扩张,具有利钠效应,而DA2受体激活增加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44 血管加压药物主要通过兴奋-肾上腺素能受体,使周围血管收缩,动脉压上升,危重病救治中主要将这一类药用于抗休克。该类药物多数兼具-肾上腺素能受体或其他受体激动作用,因而作用多样化。45 一.多巴胺(Dopamine)为体内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是一种内源性儿茶酚胺。46 (一)药理作用 多巴胺兼具a-肾上腺素能受体、多巴胺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作用,生理状态下通过a-受体和-受体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也可以释放神经末梢内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周围血管,但这一缩血管作用多被多巴胺受体2活性抵抗,因此,生理状态下多巴胺既是强有力的肾上腺素能样受体激动剂,也是强有力的周围血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其受体激活作用呈剂量依赖性:47 1小剂量(2-5ug/kg.min)主要兴奋肾、脑、冠状动脉和肠系膜血管壁上多巴胺能受体,有肾血管扩张作用,尿量可能增加;同时兴奋心脏1-受体,有轻度正性肌力作用,但心率和血压不变。48 2中等剂量(5-15ug/kg.min)主要起1-受体、2-受体激动作用,其正性肌力作用通过提高心脏每搏输出量(SV)增加心脏指数(CI),尽管同时使心率(HR)加快,但不是主要因素。此剂量范围很少引起全身血管阻力(SVR)改变。49 3大剂量(20ug/kg.min)使用时,a1-受体激动效应占主要地位,致体循环和内脏血管床动、静脉收缩,全身血管阻力(SVR)增高,静脉容积减少,血压升高;肾动脉开始收缩后尿量逐步减少;随着剂量增加,a-受体强烈兴奋,可逆转其肾、肠系膜等血管扩张作用,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