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循环2(60)修改.ppt
下载文档

ID:134506

大小:1.96MB

页数:34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血液循环 60 修改
第三节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血管血管 功能功能 弹性贮器血管弹性贮器血管 弹性贮器 弹性贮器分配血管分配血管血液分配血液分配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产生阻力的主要部位产生阻力的主要部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决定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决定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交换血管交换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改变毛细血管内压力改变毛细血管内压力容量血管容量血管血液储存库血液储存库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一)血流动力学 基本的问题是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间的关系。三者的关系为:QP/R Q:血流量 P:血管两端压力差 R:血管阻力(二)血流量 1.1.定义: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定义: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为的血量,称为血流量血流量,也称,也称容积速度容积速度 2.2.泊肃叶定律泊肃叶定律 (P1-P2)r4 Q=8L 3.3.层流和湍流层流和湍流 层流情况下各层流情况下各层血液的流速层血液的流速(三)血流阻力及其影响因素血流阻力及其影响因素 1.1.定义: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定义: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力称为血流阻力血流阻力 (P1-P2)r4 Q=8L r4 R=8L QP/R 2.2.血流阻力与血管的长度、血液粘滞度成血流阻力与血管的长度、血液粘滞度成正比,与正比,与r4成反比成反比 血管口径血管口径 血液粘滞度血液粘滞度()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 血流切率血流切率(1/切率切率)血管口径血管口径 温度温度(1/T)小动脉和微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 3.3.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四)血压(blood pressure)1.1.定义定义: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侧压力,即压强 2.单位:kPa mmHgmmHg,1mmHg1mmHg0.133kPa0.133kPa 3.3.形成:形成:(1 1)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2 2)心脏射血心脏射血 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心室收缩所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心室收缩所作的功将转变成:作的功将转变成:动能动能-推动血流推动血流 势能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势能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 前提前提 动力动力(五)大动脉管壁的顺应性 C=V/(P*V0)1.1.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形成 (1 1)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2 2)心脏射血心脏射血(3)外周阻力:小动脉和微动脉外周阻力:小动脉和微动脉(4)大动脉管壁的顺应性大动脉管壁的顺应性 C=V/P 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动脉血压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关键形成的关键 三、动脉血压三、动脉血压 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贮器的作用 心室舒张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和大时,主动脉和大动脉发生弹性回缩,贮存动脉发生弹性回缩,贮存的势能推动血液继续流动的势能推动血液继续流动 心室收缩心室收缩时,血液射入主动时,血液射入主动脉,所作的功转变成:脉,所作的功转变成:动能推动血流动能推动血流 势能弹性势能和压强能势能弹性势能和压强能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收缩压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内血压的最高值,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内血压的最高值,100120mmHg 2.舒张压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内血压的最低值,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内血压的最低值,6080mmHg 脉压脉压(pulse pressure):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3040mmHg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平均动脉血压平均动脉血压 舒张压舒张压+1/3脉压,脉压,人正常为人正常为100mmHg 3.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重点)影响因素 作用 备注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 心率心率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大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贮器作用 循环血量与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量的比例 一般收缩压的高低反映一般收缩压的高低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一般舒张压的高低反一般舒张压的高低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血液从主动脉流向外周时,血压不断降低血液从主动脉流向外周时,血压不断降低 主动脉主动脉 100mmHg100mmHg d=3mmd=3mm的的动脉动脉 95mmHg95mmHg 微动脉微动脉始端始端 85mmHg85mmHg 毛细血毛细血管始端管始端 30mmHg30mmHg 微静脉微静脉始端始端 151520mm20mmHgHg 右心房右心房0mmHg0mmHg (二)动脉脉搏(二)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1.定义定义: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搏动,称为 2.脉搏的强弱与脉搏的强弱与CO、动脉的可扩张性和、动脉的可扩张性和PR有密切关系,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一项重有密切关系,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指标 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一)静脉血压(一)静脉血压 1.1.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CVP)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影响因素:心脏射血能力影响因素:心脏射血能力 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回心血量 CVPCVP反映了心脏射血力量与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反映了心脏射血力量与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平衡关系,临床上在重症休克时作为输液的量与速度的观察指标 (二)重力对静脉(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压的影响 1 1)外周静脉压)外周静脉压 2 2)特点:)特点:压力低压力低 易受重力和体位改变的易受重力和体位改变的影响影响 静脉充盈程度受跨壁压静脉充盈程度受跨壁压的影响较大的影响较大 (二)静脉血流(二)静脉血流 1.1.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小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小 2.2.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回心血量 外周静脉压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 静脉阻力静脉阻力 =2 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影响因素 静脉回流量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心脏收缩力(心泵)心脏收缩力(心泵)体位改变体位改变 卧位变立位卧位变立位 立位变卧位立位变卧位 呼吸运动(呼吸泵)呼吸运动(呼吸泵)骨骼肌活动(肌肉泵)骨骼肌活动(肌肉泵)五、微循环五、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基本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功能是实现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一)组成与通路(一)组成与通路 微动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 通血毛细血管 动静脉吻合支 微静脉 典型的微循环的组成 3.3.动静脉短路动静脉短路:调节体温:调节体温 后微动脉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 微动脉微动脉 微静脉微静脉 迂回通路 通血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 直捷通路 动静脉吻合支动静脉吻合支 动静脉短路 1.1.迂回通路迂回通路(营养通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营养通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物质交换的场所 2.2.直捷通路直捷通路: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回心: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回心 (二)毛细血管壁的结构(二)毛细血管壁的结构 单层内皮细胞,外包基膜单层内皮细胞,外包基膜 内皮细胞相互连接处存在细微裂内皮细胞相互连接处存在细微裂隙隙 (三)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三)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1.微循环中的血流一般为微循环中的血流一般为层流层流 2.2.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 毛细血管后阻力毛细血管后阻力=毛细血管前阻力毛细血管前阻力(反变关系)(反变关系)1.微动脉和微静脉:接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支配,又接受体液因素调节(NE,Adr等)2.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局部代谢产物(四)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四)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前括约肌 关闭关闭 局部代谢局部代谢 产物堆积,产物堆积,低氧低氧 血液带走血液带走代谢产物代谢产物 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前括约肌 开放开放 意义:使组织总血流量与组织的代谢水平相适应意义:使组织总血流量与组织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五)血液和组织液的物质交换(五)血液和组织液的物质交换 组织 细胞 组织液 血液血液 主要方式:扩散、滤过和重吸收、吞饮 六、组织液的生成六、组织液的生成(一)(一)组织液的生成组织液的生成 1.其生成与回流决定于四种力量: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滤过力量滤过力量(生成压)(生成压)重吸收力量重吸收力量 (回流压)(回流压)2.组织液滤过力量与重吸收力量之差称组织液滤过力量与重吸收力量之差称为为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EFPEFP)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 动脉端:动脉端:EFPEFP(30308 8)()(1 12525)12mmHg12mmHg 静脉端:静脉端:EFPEFP(10108 8)()(1 12525)8mmHg8mmHg EFP(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中组织液中9090由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入血液,由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入血液,1010流入毛流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由淋巴循环入体循环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由淋巴循环入体循环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重点)(重点)正常:组织液生成量重吸收+少量淋巴回流 如果生成如果生成 重吸收,则组织液积聚于组织间隙中重吸收,则组织液积聚于组织间隙中组织水肿组织水肿 1.1.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 微动脉扩张毛细管前阻力毛细血管压EFP水肿 右心衰右房压静脉回流受阻血压逆行 EFP水肿 2.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EFPEFP水肿水肿 营养不良及肝脏疾病白蛋白 肾脏疾病,大量蛋白随尿排出 3.3.淋巴循环淋巴循环 淋巴回流受阻淋巴回流受阻水肿水肿 如:丝虫病、堵塞淋巴管下肢水肿、橡皮腿 4.4.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通透性 烧伤、过敏等毛细管通透性毛细管通透性 组织液胶体渗透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压 EFP水肿水肿 淋巴循环(一)生成(一)生成 1.10组织液 入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右淋巴导管、胸导管静脉 2.24L/d,是组织液向血液回流的主要辅助系统(二)生理意义(二)生理意义 回收蛋白质回收蛋白质 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 消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异物功能消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异物功能 平衡血浆与组织液平衡血浆与组织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