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附教师版解析.docx
下载文档

ID:1343281

大小:17.54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化学 复习 单元 第一 走进 世界 教师版 解析
单元即时练 根底过关 1.(经典好题)加热时,应把受热物质对准酒精灯火焰的 ( ) C.外焰 D.内、外焰均可以 答案:C 2.(课标新题)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采用最新的纳米技术,成功地开发了“用二氧化碳制取全降解塑料〞的新技术,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白色污染〞 “温室效应〞 答案:D 3.(2023江西南昌,4)实验结束后,以下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 答案:D 4.(2023甘肃兰州,1)(课标新题)王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答案:C 5.(2023四川南充,5)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 答案:B 6.(经典好题)化学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 答案:C 7.(经典好题)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 ) 答案:D 8.(经典好题)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把试管垂直桌面放置,然后往试管中参加锌粒 B.用蒸发皿蒸发食盐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进行过滤时,液体沿着玻璃棒流入过滤器中 答案:A 9.(经典好题)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很早,对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奉献。 答案:烧瓷器 制火药 造纸 10.(经典好题)写出以下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量试剂反响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量筒 集气瓶 烧杯 酒精灯 试管 试管夹 能力提升 11.(经典好题)用食盐晶体配制5%的NaCl溶液,应选用的一组仪器为( ) ①量筒 ②酒精灯 ③玻璃棒 ④托盘天平 ⑤蒸发皿 ⑥烧杯 A.②③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④⑤⑥ 答案:C 20.4 g食盐,在称量时错把砝码放在了左盘,实际称取食盐的质量为( ) A.20.4 g B.20 g C.21 g D.19.6 g 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的正确方法是左物右码,读出的数值是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如果砝码和称量物放反了,称出的真实质量是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的示数。 答案:D 13.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 mL,倒出一局部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 mL,那么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mL B.大于16.7 mL 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测得的值比真实值要小,所以开始时量筒中液体的量大于29.0 mL,倒出一局部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 mL,所以倒出的液体的量大于16.7 mL。 答案:B 14.(课标新题)以下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 D.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B 15.(经典好题)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将烧热的容器放在实验台上时,垫上石棉网 答案:C 16.(经典好题)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 C.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D.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D 17.(课标新题)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试观察以下几种情况,探究答复:①是否会造成污染;②假设会造成污染,探究消除或减少污染的方法;假设不会造成污染,请说明原因。 (1)使用助力车: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节日燃放烟花爆竹: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使用含磷洗衣粉:①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 (4)湖泊、河流内放养田螺: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5)燃烧垃圾: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答案:(1)会 禁止使用助力车,提倡骑自行车或电动车或步行 (2)会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3)会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4)不会 它们会吸收水中氮、磷等成分,防止水质富营养化 (5)会 将垃圾按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分类,再按类进行回收处理(堆肥等) 18.(课标新题) 如下列图,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1—2 s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 答案:外焰温度高 19.(独创原题)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在含量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因窒息而死亡,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先进行灯火试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 (填“较高〞或“较低〞)。 答案:菜窖中的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较高 创新应用 20.以下有关化学史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道尔顿和汤姆生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B.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创造了元素周期表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现代化学的根底 D.1996年,英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 答案:B 21.(2023黑龙江哈尔滨) 以下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平安有关的是( ) A. (1)(3)(4) B.(1)(3)(5) C. (2)(3)(5) D.(3)(4)(5) 答案:B 22.(2023浙江绍兴,13) 以下分别是二氧化碳制取、枯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错误的选项是( ) 解析:用洗气瓶枯燥气体时,应长管进短管出,像图B所示的装置起不到枯燥的作用。 答案:B 23.(课标新题)有以下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慢慢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 ①②正确 ③ 答案:D 24.科技文献中经常出现以下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并无联系的是( ) 答案:B 25.(2023江西试验区) (学科综合)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假设干块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液体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 95% 65% 55% 15% 5% 实验现象 酒精烧完棉布烧坏 酒精烧完棉布无损 酒精烧完棉布无损 不燃烧 (1)你推测⑤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而棉布不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燃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酒精的量很少,水的含量相对很多时,水汽化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就不能再燃烧了。②③中棉布烧不坏的原因也是水汽化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棉布的着火点以下,所以不能燃烧。 答案:(1)不燃烧 (2)②③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故棉布不能燃烧 (3)用完酒精灯后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或灯芯烧焦等) 26.(2023江苏宿迁,37)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适宜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 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 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那么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那么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那么婷婷的猜想正确。 解析:蜡烛燃烧时,固体的石蜡先变成液态的蜡,然后再变成蜡蒸气,蜡烛燃烧实际上是蜡蒸气在燃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或是炭黑。 答案:(1)小 (2) a 外焰 (3)C (4)导管口同样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关键词:“能点燃〞“无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关键词:“不能点燃〞“有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能看到冷凝的固体(关键词:“能点燃〞“有冷凝的固体〞) 27.以下列图是测定植物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A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此实验说明植物具有___________。 解析:除掉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验证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通过A装置已经除去了而D装置的石灰水又变浑浊了说明呼吸作用有生成的二氧化碳。 答案:吸收空气中的CO2 证明空气中的CO2已经完全除去 溶液变浑浊 呼吸作用 28.(20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