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儿科学
重点
总结
儿科学重点总结
儿科精华
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2023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
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
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顶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顶峰。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二节体格生长(重点)
(一)体格生长的指标
1.体重:
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
3.23mmol/l(2023mg/dl),血钙低<1.75mmol/l(7mg/dl),颅骨Ⅹ线可见基底节钙化灶。
(三)治疗
1.急救处理。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病症,对喉痉挛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2.钙剂治疗
3.维生素d治疗
第一节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的定义
1.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二)足月产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1.外观特点:
2.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肺液吸收延迟,那么出现湿肺。肺泡外表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产生,妊娠28周出现羊水内,35周迅速增加。足月儿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60~80次/分,1小时后降至40~50次/分。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可有呼吸暂停(呼吸停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慢<20230次/分,并出现青紫);因肺泡外表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足月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为90~16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
(3)消化系统。新生儿易有溢奶。早产儿在缺氧缺血、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3~4天排完。新生儿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力低,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儿科精华
(4)泌尿系统。早产儿肾小管排酸能力有一定限制,用普通牛奶喂养时,可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毒,改用人乳或婴儿配方乳,可使病症改善。
(5)血液系统。新生儿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0g/L。足月新生儿白细胞计数为(15~20)×12023/L,3~2023天降为(2023~12)×12023/L,早产儿较低为(6~8)×12023/L;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以淋巴细胞为主。
(6)神经系统。新生儿脊髓末端约在第三四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四五腰椎间隙进针。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早产儿胎龄越小,以上反射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整。在新生儿期,克氏征、巴氏征均可呈阳性反响,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那么不稳定,偶可出现踝阵挛。
(7)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外表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早产儿尤甚;产热依靠棕色脂肪,早产儿棕色脂肪少,常出现低体温。
(8)能量和体液代谢。新生儿根底热能消耗为(50kcal/kg),每日共需热量为20230~120kcal/g。足月儿每日钠需要量1~2mmol/kg,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5μmol/(1.5mg/dl)。
篇二:儿科学重点总结(精华版)
儿科精华
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2023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
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顶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顶峰。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体格生长(重点)
(一)体格生长的指标
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