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实现信息公开有赖于公务员素质的提升.docx
下载文档

ID:1339572

大小:17.11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实现 信息 公开 有赖于 公务员 素质 提升
实现信息公开有赖于公务员素质的提升 一个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行政法规,在历经数年打磨后,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成为继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的又一次自我革命行动,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建立透明政府和效劳型政府的决心,更标志着一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代从法规层面上的终结。从这个意义上说,条例完全可以视作中国政府走向民主、透明、法治的又一个里程碑。 一个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的制度,必然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我们寄希望于条例的实施,成为各级政府迈入信息公开时代的良好开始,让民众能够更加通畅地与政府平等交流,共享公共资源。但一个好的制度,需要一个好的制度生态,从观念转变到技术支持,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仍然可能成为实现公开的软肋。让公众真正从信息公开中受益,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府信息公开,满足公民的知情权,不是政府对公民的恩赐。实际上是政府将公民应该享有的知情权、管理政府事务的参与权、对政府工作的民主监督、信息资源共享权等公民根本权利的自觉交还行动,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局部。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条例实施的初衷,问题在于,并不可能依靠一个条例,就解决政府公务人员知与行的统一。 “以公开为原那么,不公开为例外〞,是条例的强调的一个重要理念。但是,这种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完成。道理很简单,这些年来我们在信息公开的路上,已经经过了并不短的探索,一些地区也已具备政务公开的实践经验,但必须成认,实质性的突破并不多见,停留在形式上的东西还比较多。 长期以来,中国的政府公务人员形成了排斥公开的意识,习惯于提高警惕、口不多言,“秘而不宣〞的工作模式,那些并非涉及国家平安的绝密信息,完全可以让大家知道的普通信息,也经常被神秘化。换句话说,在很多政府公务人员那里,政府是要管民众的观念仍然有一定的市场,被管的人自然没资格要求了解更多的信息。于是,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并没有让利益相关人知晓,偶尔公开一些皮毛,反倒觉得是自己转变作风的成果,完全没有意识到,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行政府依法行政的必备条件。 一些曾经进行信息公开预热的地区和部门的实践说明,没有政府公务人员思想认识的提高,没有政府公务人员观念的转变,信息公开就会在所谓的“保护政府机密〞的外衣下,堂而皇之地被异变——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公开;想公开什么就公开什么,不想公开就秘而不宣。 信息公开是一定意义上的约束,条例要求政府公务人员自觉置身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既然是监督就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加上我们各地政府内部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仍存在局部小团体利益,信息公开将对这种部门利益产生直接威胁,抵抗公开就成为现实的可能。 政府信息公开要以一定的经济支持为后盾,实施条例需要一定的投入,既然是监督的一局部,如何将投入落实到位就是问题。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愿不愿意花钱买监督。而没有投入,实施条例就没有了物质根底,信息公开就可能形同虚设。 政府信息工作是一种政府效劳工作,它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效劳的质量。条例对公开信息的范围,作了原那么性的规定,按照公开的方式,条例将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划分为主动公开信息和依申请公开信息。如此看来,提高公开信息的质量,仍然有相当大的作为空间。比方,外界普遍关心的执政本钱问题。具体到一年的公车消费是多少。公款吃喝是多少。违法乱纪的案件查处了多少。 这些信息既不是国家机密,不属于不能公开的信息,又是群众最想知道的,能不能列为主动而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换句话说,老百姓是有要求公开这些信息的权利,但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究竟能履行到什么样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意愿,所以,这里面仍然有一个政府信息公开谁说了算的问题。 第3页 共3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