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农委信息服务实施意见.docx
下载文档

ID:1337121

大小:21.27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农委 信息 服务 实施 意见
农委信息效劳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农业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开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开展,现就加快推动市农业信息效劳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效劳“三农〞为宗旨,以促进现代农业开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深入实践科学开展观,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信息效劳体系建设,效劳我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战略,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注重实效〞的原那么,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开展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进村入户为重点,强化农村信息根底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完善农业信息效劳体系,提升农业信息效劳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3年,全市建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信息效劳体系,根本实现农业决策、管理和效劳的信息化。健全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信息效劳网络,构建全市“三农〞综合信息效劳平台,推广以“三电合一〞为重点的农业综合信息效劳模式,积极提供覆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农民培训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效劳,依靠较稳定的信息员队伍和专家咨询队伍,多形式、多渠道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有效提升农业综合信息效劳的技术水平和效劳能力,努力实现“信息支农、信息富农〞目标。 完善覆盖全市的农村信息网络,实现宽带光纤进村到达20230%,数字电视信号乡镇覆盖率到达20230%,信息效劳入户率到达80%以上,信息效劳入企率到达20230%。加强农业信息效劳站点和信息员建设,实现20230%乡镇建立门户网站和信息效劳站,5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信息效劳点,并配有专兼职信息员。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化建设,龙头企业网络覆盖率到达20230%。建设农业根底数据管理体系,新农村“十镇百村〞综合管理平台、农产品质量平安追溯系统、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等一批重点工程。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效劳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三、建设内容 (一)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效劳组织体系 组建市农业经济信息中心,县(区)农委建立农村经济信息分中心,乡镇设立农村经济信息效劳站,行政村按“五个一〞模式建立完善村级信息效劳点。在市级信息中心、县(区)信息分中心、乡(镇)信息效劳站、行政村信息效劳点四级农村经济信息效劳组织体系的根底上,完善各级组织效劳功能,落实责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充分利用现有根底和条件,调动电信运营商、软件提供商、设备制造商、信息效劳提供商等企业的积极性,按照市场化原那么,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各环节建设,发挥信息技术、产品、网络和效劳的综合优势,构建涉农综合信息效劳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二)构建全市“三农〞综合信息效劳平台 完善全市农业综合信息效劳公共平台,形成区域内信息会聚,为农村经济信息效劳体系提供支撑和效劳。通过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涉农信息资源,搭建以市、县农业信息效劳平台为枢纽,以乡镇信息效劳站为支点的,上联省、市农业主管部门,下联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加大户、村信息点和广阔农户,横向联通涉农网站群及农业效劳热线的“三农〞综合信息效劳平台。 依托农业和农村信息效劳体系,推广应用农业智能专家系统,加大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情报告分析、农村价格监督监测、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平安监管、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农村电子政务等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农村公共效劳与社会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应用,建设网上农产品专业市场,为农业产业基地及龙头企业、种养经营大户、农业专业协会和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效劳和营销效劳。 (三)七大效劳系统建设 1、农业根底数据统计分析系统。 结合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实际,将市农业信息根底数据按性质分为13类子数据库,主要包括:农业农村根本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农业政策法规、无公害农产品和设施栽培、“一村一品〞建设、扶贫开发和农村能源、农机化建设、畜牧水产养殖和动物防疫、农田水利根本建设情况、市财政支农工程库等。以农业根底数据库为依托,实现农业根底信息的采集、审核、入库,提供统计分析和报表、图表的查询功能,为领导决策分析提供支持。 2、新农村“十镇百村〞示范综合管理系统 建立市新农村“十镇百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搭建统一的信息效劳平台,做到“十镇百村〞信息网络化、政务公开化、效劳社会化,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信息化试点工作探索经验,树立典型。主要包括: (1)镇村根底数据管理系统。面向“十镇百村〞示范点的人口、土地、基层组织、党建等根底数据的建设和管理。 (2)镇村数据上报系统。面向“十镇百村〞政府办、村委会工作人员,实现镇村综合业务办理、相关数据统计和汇总上报。 (3)“三务〞公开系统。将“十镇百村〞的村务、党务、财务公开,有效促进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接受上级政府和村民监督。 (4)镇村事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农业工程管理、农村帐务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代农业建设、农田根本水利建设、农村合同管理、农村档案管理等内容。 3、农产品质量平安追溯系统 创立农产品质量平安追溯体系,以打通从生产源头到消费各个环节间的数据通道为目标,配合滨湖XX县区省、市合建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通过创立全市农产品质量平安数据库,采用激光扫描识别、条形码等信息采集技术以及多媒介平台查询处理技术,形成农产品的“生产者—营销者—消费者—监管机构〞可溯数据链,从而完成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集成化质量全程控制,有效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农产品平安的监管水平,在我市建立起农产品平安控制和预警机制,实现农产品全程的全面即时追溯系统。 4、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与效劳信息平台系统 以市级为龙头,以县区为中心,以乡镇为单元,以村为支点,逐步建立健全统分结合、四级联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标准化管理与效劳体系。村级效劳站将随时搜集、登记、核实的土地流转信息及时上报到乡(镇)效劳中心,乡镇效劳中心分类整理后在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上发布,并报县区效劳中心,县区效劳中心归类汇总后上报市农委在市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上发布,实行四级网络联网互动机制。同时,逐步拓展土地流转效劳平台的功能,不断强化管理系统的信息搜集、登记发布、土地纠纷调解仲裁、电子档案、权证管理、咨询查询以及动态监管等功能,在全市建立起农村土地流转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网络效劳平台系统 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集电子商务、信息效劳和政务指导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共网络效劳平台,主要包括建立由政府主管部门认定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库,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系统等。 6、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 针对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台风侵袭、干旱洪涝、作物病虫害、高温热浪、低温阴雨、霜冻、雪灾和雹灾等自然灾害,市农委、市气象局合作建立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效劳。建立气象与农业信息共享机制,在局部乡镇设立电子显示屏,利用电视、 、网站、 短信等多种渠道,联合发布突发农业气象自然灾害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报,以及作物适合播种期预报、关键发育期预报、收获期预报、产量预报、灌溉量预报和农用天气预报等,及时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指导。 7、农产品价格应急预警及监测系统。完善现有市农村价格监督监测效劳网,及时准确地发布国家出台的涉农价格政策,提供农产品、农资等价格信息。受理农民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投诉,实时反映地区各种农产品的最新价格,提供各类查询功能;当农产品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启动应急预警预测系统,系统将自动建立新的非常时期价格库。提供应急预测结果和以往的价格波动数据的比照,以历史数据作为参考,辅助领导做出科学决策。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依托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农委总牵头,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信息效劳体系建设的统筹协调,科学规划,标准管理。市直各涉农部门承担具体建设任务,市信息办负责工程方案审核和监管,市财政局负责资金监管,努力形成全市各涉农部门共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政策机制 创新运行机制,发挥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市政府制定有利于农村信息化开展的投资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发挥作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坚持统一开展规划、统一技术标准方案、统一数据管理方式的原那么,实现农业、农村信息数据、网络资源共同使用,解决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等问题。 (三)投入机制 建立增加投入机制,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多渠道增加投入机制。市、县(区)级财政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市属各涉农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额度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电信、移动、广电等实力企业的公共根底设施建设投入主导作用,实现农业与实力企业的互利合作。政府的财政投入重点主要用于农村信息化根底性设施、根底数据库、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重点和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 (四)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和涉农相关部门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化农业开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信息化干部队伍。加快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信息采集、分析、利用水平,推进农业信息效劳与技术推广、商品流通、资金投入、工程实施等有机结合,真正解决农业、农村信息效劳“最后一公里〞问题。利用高校、研究所进行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训,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复合型实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开发信息化人才资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考核管理 建立农业和农村信息效劳体系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把农业和农村信息效劳体系日常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按照一级考核一级的原那么,明确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机制,制定考核方法,严格工作考核,定期通报情况,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实施奖惩兑现,促进农村信息效劳工作标准、有序、高效运行。 (六)宣传示范 充分发挥播送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电信效劳、互联网络以及各涉农技术推广效劳体系的作用,广泛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的宣传活动,普及农业信息化知识,提高社会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水平,吸引广阔农民主动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气氛。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