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地方政府对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政策支持研究
公共管理专业
地方政府
下岗工人
再就业
问题
政策
支持
研究
公共
管理
专业
摘 要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为缓解当前我国剩余劳动力过大的就业压力和矛盾,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但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主导功能和作用。针对地方政府如何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可行的支持政策,给出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的相关概念,扼要归纳国内外在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上的采用的理论及其相关的支持政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我国以往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政府对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上可行的对策,强化政府在再就业问题上的责任。使地方政府履行好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成为经济社会稳定的制度建设者和保护者。
关键词:地方政府,下岗工人,再就业,政策
目 录
一、引言 1
(一)国外研究现状 1
(二)国内研究现状 2
(三)国内外研究总结 3
二、下岗职工概述 4
(一)什么是下岗职工 4
(二)下岗职工的状况 4
三、我国下岗工人再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
(一)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发展现状 4
(二)我国下岗工人再就业存在的问题 5
1.就业援助政策不到位 5
2.缺乏适当的就业岗位 6
3.相关法律的缺失 6
4.非政府组织的就业援助不足 6
四、下岗工人再就业困境的原因探析 7
(一)再就业经费不足 7
(二)劳动市场发育不足,下岗职工依靠市场再就业渠道不畅 7
(三)下岗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就业培训力度不够 7
(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就业的社会环境不宽松 8
五、我国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对策 9
(一)加强再就业政策法规的制定 9
(二)建立政企保障机制,为下岗工人提供就业岗位 9
(三)为下岗工人提供法律援助 9
(四)加强对下岗工人就业保障建设力度 10
参考文献 12
地方政府对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政策支持研究
一、引言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阵痛的产物——下岗工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规模呈现逐渐增长态势,政府从再就业、税收、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针对下岗工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已经实施若干年了,效果如何?是否真正解决了下岗工人的生活问题?特别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成本的泡沫化增长,对他们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冲击?这将是党和国家最为关心也最为棘手的问题,下岗工人再就业遭遇的困境,政府下一步工作重点,以及有哪些经验与教训,以期通过本研究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下岗工人带来福音。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政府重新参与到市场行为中来。“国家—社会”的二元划分是这场变革的基础,同时也促使事权在政府与社会之间重新配置。
(1)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资本主义各国的通胀率都在不断提高,最终导致了“滞胀”的局面。于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的滞胀。
(2)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
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其失业理论可以简单归结为“自然失业率”假说。他在《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中,把自然失业率描述为: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的经济结构中,经济动态系统不断重复呈现出的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这种失业率的存在与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实际结构性特征有关,也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有关。自然失业是周期性失业的对称,是难以通过反周期的宏观政策而消除的。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的作用.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 ,1979,p30-36
(3)人力资本理论
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的 “人力资本”理论被认为是研究下岗再就业过程的“圣经”,研究指出,人力等人力资本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大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他甚至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资本家,如他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明确写到:“工人具有经济价值的知力资本”理论认为,传统的资本理论所认为的资本仅仅包括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观点是片面的,而是应该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即是说,资本是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构成的。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世界教育大事典》,2000,p10-20
(4)由格兰诺维特首先提出来的弱关系假设中,他首先使用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并分别标示为强关系和弱关系。格兰诺维特在其进行的研究中,发现通过相互熟悉的人而获得信息的人往往是流动到地位不太高、待遇不太好的社会地位,而那些仅仅是一面之缘而相互认识的人之间所传递的信息,却往往导致人们流动到地位比较高,待遇比较好的社会地位。在中国日益“科层化”的今天,尤其是在许多沿海城市的企业中,管理者和职工之间完全是一种基于业缘的陌生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弱关系假设已经具有了良好的解释能力。
(二)国内研究现状
90年代,特别是近两年来,千百万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失业和下岗,成为继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城之后,中国大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个最热门的话题。这一问题直接涉及到20%以上城市居民(包括失业下岗职工本人及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生存状况,如何妥善安置这2000—3000万富余职工,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转型、体制改革能否成功进行、社会能否保持安定团结的重大问题。
中央和地方政府,特别是那些下岗职工集中的地区的政府,为解决下岗工人的安置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制定和出台了许多政策与规定。例如,1993年国务院出台了《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问题》,1994年劳动部在30个城市进行了再就业工程试点,并在1995年初推广到全国范围。政府期望通过一系列针对失业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对企业用工的行政干涉来解决这一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一体的城市改革难题。
赵延东和风笑天对武汉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某种可称之为社会资本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下岗职工能否顺利获得工作岗位具有显著影响”(赵延东,风笑天,2000)。而上述国内学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都阐释了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在个体劳动就业所发挥的作用。
事胜阻等在《中国再就业工程》一书中,十分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再就业工程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及障碍,并分别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建设、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就业机制、就业观念等7个方面提出了他们对我国再就业工程实施的对策见解。此外作者还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就业、失业理论和西方国家的再就业政策和措施等。可以说是近年来关于我国再就业工程研究方面的一部的大作。 事胜阻等.中国再就业工程.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P10
纵观国内所有这些关于下岗职工的文章,无论从哪个学科角度来讲,基本上都围绕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展开,性别歧视——就下岗的原因来讲认为女性下岗有生理、行业限制以及受歧视等微观原因。而他们对社会发展的种种不适应也造成了他们再就业的困难 王毅萍.城市下岗女工的生活状况及其社会适应.济南大学学报(综合版),1998年8月,P6
。归因研究——制度原因;有学者认为,转型时期之所以造成大规模的职工下岗是因为制度改革而产生的隐性失业结果。 汪建.“职工下岗问题及其对策”.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P77-80
社会原因——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个人原因——文化技术素质低、“等靠要”思想严重;现状研究——人数多、成分复杂;生活水平低;社会权力的贫困;对策研究——关于下岗职工人员政策支持的研究,学者们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再就业工程和失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方面。 杨军红.失业下岗人员的现状、再就业与政府对策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8月,P42-45
(三)国内外研究总结
(1)国外研究总结:国外的研究以分析工人下岗或失业为主要背景,主要是分析失业产生的原因。而且,主要从理论上给出失业原因分析,并从人力资本角度提出促进就业的可行性建议,而对于怎样促进下岗工人就业,具体采取怎样的措施的研究较少。
(2)国内研究总结:我国的再就业分析研究不但研究了下岗的原因而且也对具体的措施方法给予了可行性建议,但是研究不够深入,未从根本原因上分析下岗原因,措施也并不是很明确。此外,我国对于下岗工人再就业的研究范围较为宽泛,没有对地方政府如何促进再就业做针对性的深入研究。
(3)个人观点:综合国内外研究,我认为,要想真正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就要根据我国国情,并结合各地方实际情况,首先深入分析其导致原因,进而根据原因针对性的对策。需要从我国现有体制上分析我国工人下岗的背景,结合我国“以人为本”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从法律、监督、增设就业岗位、推动创业等方面给予可行性的建议,真正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问题。
二、下岗职工概述
(一)什么是下岗职工
下岗职工是指在原企业已没有工作岗位,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有就业要求,尚未就业的人员。失业人员与下岗职工的主要区别是:失业人员已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已转入户口所在地街道、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而下岗职工虽然无业,但未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档案关系仍在原企业。
(二)下岗职工的状况
下岗职工多集中分布于我国当前不太景气的行业,如煤炭、军工、纺织、机械制造、传统电子工业、部分轻工业等领域。由于我国原有产业的分布特点,在这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和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困难企业多,因此职工下岗问题严重。并且职工下岗后往往较长时间难以解决就业问题。
下岗职工基本上都是八十年代以前参加工作的正式职工,其中大多数是有20年以上工龄的老职工。这部分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家庭负担重,文化程度低,大多数人劳动技能单一,以熟练操作工和服务人员为主,女性比例偏高。除原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外,他们没有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三、我国下岗工人再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失业难题,不少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了多年高失业率的困扰,总的看来,大多数国家的失业问题是伴随着经济的低增长或负增长产生的,呈现一定周期性,但我国的情况不同—失业率持续上升是在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背景下的,有特有的时代和体制背景。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尚无普遍的失业问题,但自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以来,我国失业问题逐步显性化,“4050人员”现象也随之出现。
目前我国下岗待岗职工数已有几百万人,两年内将会再增30万人,到2013年,估计将达近千万人之众。健势必对社会形成严重的压力。如何开展再就业,华东师大国际商学院教授吴光伟等,最近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套新思路--实行提前退休制度,以腾出岗位知聘年轻人,企事业单位一律不返聘职工。应改变再就业的观念。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的外地民工,在册登记的就有60万人,以每人每年寄回家4000元计算,60万人就达24亿元。外地民工干的活,上海人也能干.,但现在很多下岗人员却不愿干。可大力组织上海劳工向海外输出,既争取外汇,又解决就业。近3年里,上海劳务输出每年不超过l万人次,而单香港就雇佣了12万菲律宾佣人。在1997年来临之际,内地应设法占领此市场。
(二)我国下岗工人再就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增多,下岗工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变化趋势,以及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目前,对下岗工人的服务与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就业援助政策不到位
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颁布了各种促进下岗工人就业的政策,《我国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实施意见》规定:“应加强公益性岗位的统筹规划、综合开发、调控管理,调整、开发、掌握一批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本地下岗失业人员”。但是,由于多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下岗工人的种类和数量有增无减,如果没有制定完善的法律给予他们保护,下岗工人的正当权益则极易受到侵害,无法可依的情形极不利于维护和保障下岗工人的劳动权益。
从政府出台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