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梁希
群众
林业
建设
思想
及其
当代
意蕴
梁希的群众林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梁希作为新中国首任林垦(业)部长,为新中国林业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梁希的林业建设思想的最大特色在于从群众出发、依靠并最终效劳群众的群众林业建设思想,其内涵主要包括坚持走以群众利益为核心的群众林业路线,注重宣传发动、典型示范、调查研究,紧紧依靠广阔人民群众开展新中国林业事业等。梁希的群众林业建设思想,对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梁希;群众林业;建设思想
梁希是新中国的首任林垦(业)部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年近七旬的梁希不顾年老体弱,勇于挑起了领导全国林业建设的重担。从1949―1958年短短9年中,梁希领导新中国林业事业迅速拨乱反正,从一穷二白的根底上,构建了林业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完成了林业根底普查,确立了林业建设开展方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新中国林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使新中国林业建设走上了良性的开展道路,对中国林业事业的开展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因而,梳理和总结梁希的林业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一工作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梁希的林业建设思想的最大特色在于从群众出发、依靠并最终效劳群众的群众林业建设思想。
一、梁希群众林业建设的思想渊源
梁希生于1883年,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但梁希天资聪颖,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少年时期,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使得梁希对国家社会的开展有着天生的责任感。面对当时国家外受屈辱、内民不聊生的状况,年轻的梁希积极思考国家、民族的存亡和图强。22岁时,受当时社会上武备救国思想的影响,梁希没有承继家族教书的传统,毅然报考浙江武备学堂,并赴日本接受军事技术教育。然而,动乱的社会环境使得梁希并没有实现自己武备救国的理想。在军事报国无门的情况下,梁希又把目光投向了实业救国,并毅然再次东渡日本,学习日本先进的林业技术,后得知当时德国的林业技术先进,梁希更是自费赴德国学习林业技术,以期能通过技术救国。但由于当时的种种状况,技术救国也缺乏实现的土壤,梁希便潜心林业教育事业,为林业事业的开展作储藏。
在专注林业教育事业的同时,梁希时刻不忘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经常与一些关心时局的教授相聚议论时局。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梁希接触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听到了共产党的声音,开始汲取马列著作中的新营养。梁希学习马列主义后,思想境界大为开阔,他认识到民族复兴唯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能取得,唯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所以他真诚地拥护马克思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梁希对于马克思主义不但领会其精神实质,而且创造性地将唯物主义、辩证法与林业事业相结合,解释森林和社会的开展规律,更在新中国的林业事业开展过程中,运用马列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方法,为林业事业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途径。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群众路线的理论根底,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是群众路线的实践基石。梁希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中,对群众路线有了明确而真切的感知。1951年梁希在讲到新中国的林业时,指出:根据长时期的实际工作,我们找出了一条开展新中国林业的光明大道,这就是群众路线。他提出:“只要善于把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善于把国家的利益与群众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我们今后的成绩与日俱增,就可以使我们的理想和方案有实现的希望。〞2梁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丰富了新中国林业建设的理论,开阔了林业建设的思路。
二、梁希群众林业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说到遗产,中央与各级人民政府已经接收了或正在接收国民党无法搬走的各种各样东西,其中关于林业可以接收的算是最贫乏了。〞3这是梁希在1949年12月18日林业座谈会上的报告中所描述的新中国林业根底状况。近代以来,由于外敌的入侵和内乱不断,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乱不安,混乱的时代导致了对森林只有毁坏、没有建设。新中国面临的林业状况是,除了少数交通阻塞、人迹罕至的原生林外,就是近3亿公顷赤裸裸的荒山,全国只留下百分之五的残破林相。当时,仅华北五省合计山荒、沙荒、碱荒、堤荒就有286200万亩,全国荒山荒地达43亿多亩。同时,建国时不仅林业根底薄弱,由于各方面资源匮乏,生产、生活对木材的需求量又很大,人们对于森林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因此,对林业的破坏一直在持续之中,更加剧了新中国林业建设的艰巨性。
面对几乎为零的林业根底,66岁高龄担任林垦部长的梁希,没有畏惧困难,而是像他对周总理承诺的那样――“为人民效劳,万死不辞〞。作为林业方面的专家,依据多年在林业战线上的亲历亲为,梁希对林业事业的开展和规律有着准确的认识。根据当时全国森林已被严重破坏且还在继续破坏的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当时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主观力量,梁希实事求是、科学地提出了建国初期林业建设的总方针:以普遍护林为主,有方案、有步骤、有重点地走群众路线进行造林工作。
正是依照客观、科学合理的总方针,新中国的林业建设事业蓬勃开展、蒸蒸日上。从1950―1956年,可以说是新中国林业事业的春天,千疮百孔的大地开始披上绿装。期间,全国造林面积逐步增加,从1950―1952年,全国总计造林135万多公顷,封山育林361万多公顷。其中,1951年的造林面积就超过了国民党政府22年造林面积总和的两倍以上。从1953―1956年共造林817万多公顷。此外,在护林方面,各级护林组织逐步完善,护林效果显著;在森林工业方面制定了生产改革措施,森林工业根底和结构逐步建立并取得开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当时林业工作方针的正确以及方法的得当。
新中国林业事业的良好开端,与梁希对林业事业的熟悉和热爱是密不可分的,更与梁希密切依靠群众的实践路径是紧密相关的。在新中国林业建设的开展过程中,梁希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广阔人民群众,通过护林、造林等方式,不断地取得事业开展的新成就。在林业建设逐步走上正轨的情况下,梁希向新中国的林业人发出了令人振奋的号召:“走吧。让我们稳步前进,让我们对准目标,在我们面前有四大任务:护林,造林,森林经理,森林利用。一条光明大道:群众路线。一个美丽的远景: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是新中国的艺人。〞1梁希的这一号召,为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开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三、梁希群众林业建设思想的根本特征
(1)以群众利益为核心。“如果不提出经济要求,不直接而迅速地改善劳动群众的状况,劳动群众是永远也不会同意去考虑什么全国共同‘进步’的。〞2通过对马列主义的学习,梁希认识到,只有在改善群众经济状况的前提下,群众才会积极投入到林业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林业是离不开群众的,从栽植、成长以至采伐,始终与群众的血汗相关联,如果不依靠群众而要搞好林业建设,那是不可想象的事。〞3因此,在新中国的林业事业建设过程中,梁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牢牢把握群众利益这一核心,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迅速而有效地拉开了新中国林业建设大幕。首先,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梁希强调:正确的政策是发动群众的坚实根底,而正确的政策一定是建筑在结合群众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根底上。只有想尽一切方法为群众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效劳,群众才会相信我们,工作才容易推动。其次,在具体工作落实过程中,梁希强调:要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与当前的困难,在执行各项任务时要以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出发点,防止单纯的任务观点和生硬的命令主义。第三,在如何协调群众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个别利益关系中,梁希强调:要力戒片面的群众观点,反对那种把伐木生产和烧荒开垦当作满足群众利益而不加制止反而鼓励的做法,这种做法满足了少数人的眼前利益,却破坏了森林,损害了多数人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也要防止那种只强调水土保持,强调长远利益,不顾及群众目前的迫切需要的做法。梁希把公私利益和群众间的利益很好地协调起来,大大地鼓舞和调动了群众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建国初期林业事业的开展。
(2)注重对群众的宣传发动。群众路线的核心是群众利益,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贯彻好群众路线,让群众认识到所从事的活动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还要提高认识,要使群众对各项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宣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一项重要工作。“梁希大半生都在为绿化中国而疾呼。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怀着满腔热情向人们述说造林绿化的重要性。〞1梁希在践行群众林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他在1950年华北春季造林总结会议上的报告中就专门提到宣传教育工作,他指出:有了正确的政策,还得要干部和群众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必须广泛进行宣传教育,使政策成为群众的实际行动。1951年林垦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指出:“林业工作的好坏,宣传教育工作是重要的关键。今后我们的任务益形繁重,工作面愈来愈广,为使工作在现有的根底上不断扩大加深和提高,就必须把我们的政策方针和广阔群众见面,使千百万人得到鼓舞与教育,从而积极地行动起来,参加我们建设的行列。〞2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为了扩大林业宣传阵地,梁希提议创办了中国林业杂志,并亲自为杂志题写刊名和撰写发刊词;在杂志的开展过程中也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重视,他先后在中国林业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和报告,对宣传林业,促进林业事业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林垦部的组织下,中国第一部森林影片白山黑水话森林于1954年与广阔观众见面,它走遍大小城市和乡村,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森林,重视森林,保护森林。1955年,梁希亲自为中央人民播送电台撰写播送稿做好春季造林工作,向全国人民宣传林业建设的意义以及具体的造林技术和本卷须知。梁希着眼林业事业的未来,重视向青年宣传林业工作,他认为,号召广阔青年参与林业建设工作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力量。1956年他深情地向广阔青年发出了“青年们起来绿化祖国〞的号召,积极向高中应届毕业生介绍林业和林学,号召广阔学子勇敢、果断、愉快地参加林业队伍,为新中国的开展奉献力量。
(3)率先垂范,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在加强林业宣传工作的同时,梁希在实际工作中也总是亲力亲为。1958年春天,梁希在身体十分虚弱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参加首都植树活动。梁希不仅率先垂范,还注重培养和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积极总结宣传推广各地在发动群众造林护林工作中好的做法,通过英雄模范带动林业工作的开展。梁希指出:我们不仅要有方案地培养英模,还要不断地使其提高,必须把培养英模工作列为林业工作者的经常任务之一。1950年6月,梁希与林业劳动模范石玉殿同志的合影就充分说明了他对典型示范效应的重视。注重发挥英模的典型示范效应来带动群众积极性,充分表达出梁希对群众路线工作的深刻把握和娴熟运用。
(4)重视调查研究,注重全面协调。梁希在新中国林业建设事业中,从维护国家和人民总体利益出发,坚持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科学工作者必须有实地的调查和确切的根据,发言才有力量。〞1为摸清林业根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开展规划,梁希不顾年老体弱,坚持走在林业调查实践的第一线,几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解决小陇山伐木问题的过程就充分表达了梁希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的精神。当时,在接到西北农林部两次公函,要求开发小陇山森林、铺设轻便铁道、架设铁索道的情况下,梁希依然没有轻易决策,他认为:对小陇山的情形如不了解,是不能决定方针的。随后,他亲自带队进行实地考察,最终根据实际情况,从全国林业建设的大局着眼,通盘考虑,尤其是协调东北林业建设对西北林业建设的支持,决定停止建设轻便铁路,贯彻护林政策,实行统一伐木、统一木材调配等工作方针,切实维护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梁希部长亲临小陇山林区视察,经历了一次艰苦的旅行,我始终是梁希骑队的马前卒。梁希纠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