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18心术练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doc
下载文档

ID:13342

大小:90.50K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五 单元 18 心术 练习 解析 粤教版 选修 唐宋 散文
心术 一、基础考查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麋鹿(mǐ)   斥堠(hòu) 丰犒(ɡào) 尺箠(chuí) B.缒兵(zhuì) 烽燧(suí) 狎(xiá) 蜥蜴(xī yì) C.袒裼(xī) 冠胄(zhòu) 寝(qǐn) 所恃(shì) D.校正(jiào) 刘禅(chán) 固有所侮(wǔ) 抗而暴之(bào) 解析:选C。A.“麋”读“mí”,“犒”读“kào”;B.“燧”读“suì”;D.“禅”读“shàn”,“暴”读“pù”。 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凡兵上义   上:崇尚 ②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兴:突然出现 B.①能以兵尝敌 尝:曾经 ②小挫益厉 厉:厉害 C.①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殆:懈怠 ②士以义怒 怒:激起义愤 D.①故去就可以决 去就:离开与靠近 ②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支:支撑,对付 解析:选B。尝:试探(虚实);厉:发奋自厉。 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凡兵上义 B.冠胄衣甲,据兵而寝 C.小挫益厉 D.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解析:选B。A项,“上”通“尚”,崇尚;C项,“厉”通“励”,奋发自厉,激励;D项,“殆”通“怠”,松懈,懈怠。 下列各句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B.邓艾缒兵于穴中 C.奉宣室以何年 D.复游于赤壁之下 解析:选A。“而后”前省略主语“将帅”;B、C、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穴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瞬:眨眼 B.小胜益急,小挫益厉 益:增加 C.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 并:兼并,攻取 D.故士皆委己而听命 委:交付 解析:选B。益:更加。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①非一动之为害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①丰犒而优游之 ②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①凡兵之动,知敌之主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解析:选D。“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以”,①介词,因;②介词,把。B项,“为”,①动词,造成;②介词,替。C项,“而”,①连词,顺承;②连词,转折。 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是“调动士兵积极性”的做法的一项是(  ) ①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②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 ③小胜益急,小挫益厉 ④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 ⑤怀其欲而不尽 ⑥用人不尽其所欲为 A.③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选A。①是为将应有的心态。④是为将应具备的两种素质。排除这两项即可。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将领,应该有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良好素质。唯其如此,才可以统率军队,谋求胜利。 B.调动士兵最好的方法是告诉他们正义,用正义激发他们,士兵就会一往直前,无畏无惧。 C.对待战争,战前要积蓄财力;战时要鼓励士气;战后要修养心性。要让士兵怀有不可满足的愿望。 D.摸清敌情才能出动军队,要了解敌方的君主,了解敌方的将领,唯此才能够出兵于危险的地方。 解析:选C。“要让士兵怀有不可满足的愿望”应为“要让士兵怀有没有实现的愿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六 国 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B.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C.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解析:选C。根据语境意思及行文标志断句即可。 1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家,世家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后指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 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 C.山东,和“山西”相对,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D.窃,敬辞,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本文指自己。 解析:选D。窃,是谦辞。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都是史论文,本意都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是借古讽今,讽谏当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 B.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 C.在作者看来,六国如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就能得以共存了。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 解析:选B。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还在于如果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韩、魏从背后乘机攻打,就非常危险了。 1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译文:                                                                               (2)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译文:                                                                               答案:(1)舍弃小小的韩、魏,(让其)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他们怎么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 (2)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 我曾经阅读《史记》中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 秦国与诸侯国争夺天下的关键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领地;诸侯国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领地。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的了。 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么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秦国来说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了天下的形势吗?舍弃小小的韩、魏,(让其)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他们怎么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秦国的祸害。 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国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凭借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国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国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以至于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 三、语言表达 把下列语句重新排序后填在答题线处,使前后文连贯通畅。(只写序号) 我常常在拿出那一方从古董街买来的宋朝抄手砚,________。整个下午,我交出了白卷。 ①随着古琴的旋律 ②就让旋磨出来的那一朵朵浓郁芳香、盛开饱满的墨花,像昙花一样,随即干枯、凋萎 ③整个下午,没能写出任何一个字 ④滴上三五滴清水 ⑤手中轻握松烟小墨 ⑥不断地磨出清香的墨膏之后 答:                                                                                解析:注意先后顺序:滴水——拿墨——伴着琴声——磨出墨膏——没写出一个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