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冬学
运动
政治
社会化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与政治社会化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是中共在根据地实施的一项社会政策,作为国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目标是扫除文盲,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究其本质而言是一场政治社会化的运动。用政治社会化的视野来审读这场运动,不难发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在政治社会化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中共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根本途径,其结果也到达了这一目标。 [关键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政治社会化 [作者简介]李祥兴,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程晓敏,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安徽芜湖241000 [中图分类号]K2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4434(2023)03-0070-04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有组织、有方案、规模空前地对失学的成年人和儿童进行文化补习教育和抗日救国的国防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冬学为其主要的组织形式,史称冬学运动。 一 一般说来,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和接受政治知识、政治价值观、政治标准而逐渐形成一定的政治态度、情感、信念、能力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社会通过多种方式传播政治文化。使其成员接受特定的政治信息、政治观念、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标准,把社会成员塑造成为社会所希望的政治人;另一方面,是个体学习和接受教育,了解政治信息、获得政治知识、产生政治情感和态度,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一个统一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个体的学习以社会提供的政治文化内容为根底,社会的教化又通过个体的学习和内化得以实现。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国防教育的一局部,是党宣传、发动、组织广阔人民群众,激发民族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最有效的方法,作为争取抗战胜利的一项战略措施受到了中共的高度重视。1937年边区教育厅公布的冬学须知把“冬学作为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进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发动的有力条件之一〞,并且明确规定“1938年的冬学以实施抗日的国防教育为目标〞。围绕国防教育的目标冬学运动要到达三个目的:第一、扫除文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冬学的主要对象是成年农民和失学的儿童,实施社会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同时给民众以抗战所需的知识技能。第二、激发民族觉醒意识与政治觉悟,提高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第三、使中共在边区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认同、受到拥护并顺利推进。简而言之,到达一个目的,即:“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鼓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 首先,冬学首要的任务是扫除文盲,提高识字水平,为政治社会化扫清障碍,习得抗战技能。抗战伊始,边区的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可以说是文化上的荒漠。对此,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所作的讲演中做了描述:“解放区的文化已经有了它的进步的方面,但是还有它的落后的方面。解放区已有人民的新文化,但是还有广阔的封建遗迹。在一百五十万人口的陕甘宁边区内,还有一百多万文盲,两千个巫神,迷信思想还在影响广阔的群众。〞不仅如此,他还指出其危害,认为“这些都是群众脑子里的敌人。我们反对群众脑子里的敌人。常常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还要困难些〞。因为文盲众多、文化状况的落后必然直接影响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的理解和贯彻执行,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斗争的策略和战略,并且影响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及参与边区建设的能力。因为“文字教育和政治教育是相互关系的。尤其是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自行研究政治问题,提高政治水平,更利于政治教育的推行〞。 与文化教育相伴随的是给民众以抗战所需的知识技能。战争不仅是政治的、军事的较量,同时也是经济的文化的较量。抗日战争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强国日本之间的较量,中国人民的敌人不仅掌握了现代化的武器和先进的技术,而且其士兵和军官有较好的素养。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武装民众,教育民众,提高民众的知识水平,教给他们必要的知识技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再次是文化〞。他之所以把文化提到与战争和生产相并列的位置,是因文化教育能传播战争所需的知识技能。因此,“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这里不正规的教育就是冬学的几种形式。 其次,激发民众的民族自尊心,提高群众的民族意识和革命的自觉性也是冬学的重要任务。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发动,是不能胜利的。〞“发动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要胜利,就要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然而一切这些,离不开发动老百姓。〞要把蕴藏在民众中的巨大潜能开发出来,最好的方法是教育,“尤其是抗战的目前。文化教育发动,为抗战发动的最好形式〞。但边区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经济落后,全部集中进入学校学习不太现实,更不可能脱离生产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在紧张的抗战环境下。要设立千百万学校、聘用千百个教员,也是不现实的,值得一提的是冬学这种接受教育的方式在陕北有较厚实的群众根底,为民众所熟悉,且适合陕北漫长的冬季不误农时的现实。因此。冬学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然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其必然遵循国防教育的方针政策。因此,冬学运动的任务“不仅要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并且要加强人民对政治的认识和觉悟〞,并成为“进行抗日战争与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战斗的侧翼〞。冬学不仅给农民受教育良好的时机,而且是政治发动、军事发动的一种深入群众的力量。 第三,向民众输灌中共的意识形态,使其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认同,到达对边区的控制是冬学运动的落脚点。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是在抗日战争和民主政治下生长起来的,没有抗战的坚持与民主政治建设,就不会有广阔人民的学习热情,更不会有群众性的冬学运动,冬学运动通过各种形式使民众了解抗日纲领和边区的民主自由,了解人类社会开展的规律,个人命运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接受新民主主义的方针政策。形成对党的政策主张的认同与自觉的拥护。“中共的抗日主张、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社会政策以及社会发动等都溶人到戏剧中去,寓教于乐,对群众思想的改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提出减租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