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小议
政府
危机
制度
中的
信息
公开
难题
小议政府危机制度中的信息公开难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各类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工作,有助于减少甚至杜绝流言的产生,有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有助于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因此,政府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把握危机处理的主动性原那么、真实性原那么、口径一致原那么、滚动发布原那么、满足根本需要原那么、以我为主原那么,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信息公开
频繁发生并日益加剧的危机给人类的生存和开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如2003年爆发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非典〞疫情,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5年发生的禽流感病疫情,2008年发生在南方的冰雪灾害,2008年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大地震等等,就是有力的证明,所以政府管理中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注意加强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为了预防、转化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维护社会正常运行,使其摆脱逆境、防止或减少损失,将危机化解为转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危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局部,它不仅是由政府行使的管理的职能,而且也包括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所有社会组织的职责,其中新闻传媒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政府信息公开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要性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突然引发的事件,包括恶性事故、人为灾难、自然灾害、涉外事件以及其他敏感的事件。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知、危及公众利益、易引发媒体关注等特点。
1.及时公开信息,有助于减少甚至杜绝流言的产生
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构成,而作为个体能够接触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当社会共同面临涉及个体的健康、平安、利益的危机事件时,公众对危机的关注度会大大提高。此时,如果政府能通过标准有序的传播体系和开放中立的信息环境来传递信息,公众对于危机的不平安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缓解,这就有利于在危机降临时建构一个稳定的、良性互动的社会环境。
同时,及时公开信息,也保障了公民了解公共事务及与个人利益相关的事情的权利。突发事件的不可预知性,使其在发生之初,往往会引发公众的恐慌和对信息的渴求。突发事件又往往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人们自我保护的本能使得在危机发生时,第一反响和最大需求就是想了解信息,了解真实的信息、准确的信息、权威的信息。而媒体往往是公众在突发事件中及时了解真实情况的唯一信息来源。这时候,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政府的职责要求我们迅速通过群众媒体,在“第一时间〞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谣言止于公开〞,信息及时公开,民众对危机的知情权便会得到及时的满足,心理上的相关压力会得到及时的释放,谣言和猜疑会得以抑制,社会的稳定也就得到了维护。因此,一个具备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的政府,在重大公共危机发生后,通过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相关信息,能够稳定人心,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和公信力。如202223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政府的信息公开与沟通交流机制得以有效发挥,以报纸、播送、电视、网络等各种现代传媒向民众提供权威可靠的信息,让民众全面了解灾区的震情、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以及政府对这次大地震所采取的态度和措施等,让民众及时了解此次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等等,民众从正当渠道及时了解了当时的情况,一些小道消息便没有了安身之地。
2.及时公开信息,有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
危机发生后,及时明白无误地通过媒体公布于众,这既是公众知情权的表达,也是传媒应有的环境监测功能。特别是在危机爆发初期,如果不能有效利用正式的信息渠道向公众公开危情,各种流言甚至谣言就会通过非正式的渠道乘虚而入,引发公众恐慌的情绪。在旧的体制和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曾在危机信息传播方面存在着种种“误区〞,如担忧在媒体上公开危情会“暴露社会的阴暗面〞,“影响社会的稳定〞,对一些重大危机事件采取少报或不报甚至封锁消息,其结果是“小道消息〞盛行,流言、谣言满天飞,反而会引起更大的混乱,使局面变得难以控制。2003年在我国一局部省市区发生的SARS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SARS爆发初期的披露,是从 短信发出的,立即引起社会不安,甚至出现恐慌性抢购等问题。由于政府没有通过正当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SARS迅速从一个省蔓延到数个省市区。而一旦政府组织了公开、准确的新闻发布,态势马上发生了良性变化。由此可见,主动的信息发布,可以有效堵塞小道消息,“止谎止慌〞,安定人心,保持公众理性,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为突发事件的处置创造必要的环境。如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打乱了成千上万人的正常生活,但却没有造成社会恐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得到了公开、及时、全面的披露,稳定了社会秩序,凝聚了民众信心,形成了抗灾合力。由汶川大地震我们得到了多方面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现代政府必须具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播策略,又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及时的政府信息公开在突发事件处理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反,如果信息披露不充分,引起媒体对事件背后真相的集中追问时,就会演变成媒体危机,进而成为公共危机、政府危机,很不利于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在信息社会中,如果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信息发布缺位,那么各种信息的替代品一定不会缺位,越是想“封锁〞,越是谣言、“小道消息〞满天飞,群众马上会陷入惶惶不安之中,并且可能导致事态向不良方向开展。随着社会的开展和公众主体意识的增强,公众对知情权的诉求会越来越高,“实话实说〞是缓和矛盾、化解危机、转危为安的一副良药。
3.及时公开信息,有助于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在危机爆发之初、人们措手不及之时,主流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很大程度上能够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因为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主流媒体一般指那些综合类党报和完全由国家控制的电台、电视台。显然,在我国政党主持、政府主导的社会传播系统中,主流媒体是阐发和传播政策法规、协调社会运作的主要传播渠道,主流媒体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传播主体的官方性质,还取决于其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和内容的公信力以及时效性。就时效性这一点来说,就是要求当涉及社会大多数人的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受众要求媒体“第一时间〞提供一个真实、全面、客观的现实世界,以便让民众在各个有限的生活空间里及时掌握外界动态,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反响和行为。政府必须正视在危机发生之际的公众的这种心理需求,如果在危机发生之际,主流媒体不能保持重大新闻的首播率,总让西方媒体或境外媒体先声夺人,或是国内事件“出口转内销〞,那么我们的各级主流媒体就难以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主流〞的形象,这样也就无法承担起在危机中引导舆论的重任了。
在当今传媒业极其兴旺且竞争剧烈的时代,公信力对于传媒来说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是传媒吸引受众眼球和耳朵并取信于受众的法宝,是传媒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更是传媒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前提条件。最近几年,在经历了SARS疫情的冲击,松花江水污染、汶川大地震等影响巨大的媒体事件的考验之后,我国的主流媒体的透明度逐渐增强,对于突发的公共事件能够较为及时地传达给民众,主流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理应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拥有良好的形象,具有绝对权威和公信力。
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把握危机处理原那么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政府必须准确把握以下原那么:
1.主动性原那么。危机事件往往是公众关注的对象。公众急迫希望能了解有关危机的情况,如果政府避而不谈。无法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就会丧失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同时其他非正式的传播媒介就会立即填补这个空白。1994年4月在浙江千岛湖发生的骇人听闻的游船失火事件,台湾游客多人在大火中死亡。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中国政府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及时发布信息,随后境外媒体对此大加报道,等到事件被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政府才进行辟谣式的新闻报道,已经失去了主动权,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教训。
2.真实性原那么。面对危机不回避、不退缩,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发布信息,把真相告诉公众以引起重视,会聚全社会的力量消除危机的影响。政府要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及使用互联网、内部网、 、 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告知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现状、问题以及政府目前和未来的应对措施等内容,信息应该具体、准确。千万不要粉饰太平,事态不会因我们说法的“缩小〞而缩小。在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XX省政府和XX市政府在事件发生初期没有向公众提供全部情况,还隐瞒了事实的真相。当污染危机越来越近,对市民生命健康将造成直接威胁时,瞒报成为了谎报,这个“善意的谎话〞,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印象也受到了影响。所以一定要保证新闻发布的真实性,否那么政府就会失信于民。
3.口径一致原那么。对外公布的口径只能是一个,不管是事件处理者还是新闻发布者,或者是政府最高首长,以及与事件有关并可能接触媒体的人,对外口径必须高度一致,不能提供互相矛盾的信息。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在传播中也应使用清晰、不产生歧义的语言。以防止出现猜忌和流言。如果沟通口径不一致,沟通就会变成危机。
4.滚动发布原那么。现代社会科技手段日益兴旺,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公众对信息的要求也是与秒俱进。在危机状态下,人们希望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第一时间掌握事件的开展,第一时间知道事件的结果。由于危机事件本身就意味着事件的开展处于一个不确定、不稳定的临界点,因此,事态的开展也是非常迅速,因此,必须尽快提供事件的最新情况。第一时间发布的信息,不一定是全面的,所以一旦有了进一步的信息时,媒体要滚动发布,根据掌握的事态开展情况,不断发布最新信息,并且对那些过去由于情况不清晰而发布的不准确的信息要立即纠正,保持政府部门是信息最权威发布者的地位。
5.满足根本需要原那么。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根本要素要把握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已经采取的措施、政府对此的态度、谁将为此负责、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等等,这些都是记者和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但我们不一定一次就能披露这所有的信息,事实上也是做不到的,只要简明扼要地把几个根本情况讲清楚就可以了。
6.以我为主原那么。突发事件的过分炒作往往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信息发布到什么程度,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在第一时间只介绍事情的根本情况,以及政府认为应该对公众的提醒,而不一定要披露具体细节。在告诉公众根本领实的同时,一定要告诉他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安定人心,表达责任政府形象。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