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传统
康复
脏腑
1、了解中医对内脏的分类和脏腑、气、血、津液、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经络的含义。的含义。2、掌握五脏的主要功能;熟悉六腑的主要功能,了解五脏与形体、官窍的联系。3、了解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4、熟悉精、气、血、津液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熟悉精、气、血、津液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5、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和交换规律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和交换规律 6 6、了解奇经八脉的含义、特点及生理功能、了解奇经八脉的含义、特点及生理功能 7、熟悉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熟悉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 目的要求 概概 述述-藏藏 象象 一、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脏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概念一、概念 1.1.藏象:藏象:藏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象:机体表现于外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机体表现于外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藏象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2.2.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重要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部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各个局部所组成。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各个局部所组成。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津液则是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津液则是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正常生命的需要,从而组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正常生命的需要,从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脏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二、脏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 1.五脏五脏:肝、心、脾、肺、肾。:肝、心、脾、肺、肾。2.六腑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3.奇恒之腑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脑、髓、骨、脉、胆、女子胞。1.五脏五脏肝、心、脾、肺、肾肝、心、脾、肺、肾(1)形态:形态:多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结构较充实的脏多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结构较充实的脏器(器(多为实质性脏器多为实质性脏器)。)。(2)功能特点: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有藏而不泻,满化生和贮藏精气。有藏而不泻,满而不实的特点。而不实的特点。“满而不实”:“满而不实”:王冰注:“精气为满,水谷为实王冰注:“精气为满,水谷为实”2.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1)形态:形态:多指胸腹腔中多指胸腹腔中中空管腔性中空管腔性的器官。的器官。(2)功能特点:功能特点:受纳、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受纳、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实而不满”:“实而不满”:王冰注:六腑受纳、传化水谷王冰注:六腑受纳、传化水谷,应当是水谷充实,而不是精气盈满状态。,应当是水谷充实,而不是精气盈满状态。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1)含义:含义:奇,异也;恒,常也。指不同于六腑,它奇,异也;恒,常也。指不同于六腑,它们的形态似腑,中空有腔,功能似脏,贮藏精气。们的形态似腑,中空有腔,功能似脏,贮藏精气。并且除胆又属六腑之一外,其余的都没有表里配合并且除胆又属六腑之一外,其余的都没有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的配属(脉、骨除外)。,也没有五行的配属(脉、骨除外)。(2)形态:形态:中空有腔,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中空有腔,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3)功能特点:功能特点:贮藏精气,有藏而不泻的特点。贮藏精气,有藏而不泻的特点。三、藏象学说的特点三、藏象学说的特点(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五脏中心论(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五脏中心论(二)以“象”来考证“脏”的功能活动(二)以“象”来考证“脏”的功能活动(三)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统一体(三)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统一体 中医学中的脏腑与西医学脏器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中医中医学中的脏腑与西医学脏器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中医学中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分散在西医学几个脏器的功能之学中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分散在西医学几个脏器的功能之中,这是因为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中,这是因为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例如:中医学中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例如:中医学中的“心”除了代表解剖学上心的实体外。还包括部分的“心”除了代表解剖学上心的实体外。还包括部分NS、特、特别是大脑的某些功能。因此,中医学中脏腑的概念不等于西别是大脑的某些功能。因此,中医学中脏腑的概念不等于西医学的脏器。医学的脏器。第一节第一节 五脏五脏 一、心一、心 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1)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主持、主导(掌管)主持、主导(掌管)血和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血和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全身的功能。【生理】【生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A、心气充沛心气充沛 B、心血充盈心血充盈 C、脉道通畅脉道通畅 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四个方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观察:面进行观察:A、面色、面色 B舌色舌色 C、脉象、脉象 D、胸部的感觉、胸部的感觉 心气旺盛:面色红润光泽,舌色红活荣润,心气旺盛:面色红润光泽,舌色红活荣润,脉搏和缓有力脉搏和缓有力,胸部舒畅。,胸部舒畅。一、心一、心【病理】【病理】心气不足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心血亏虚血脉空虚血脉空虚面色苍白无华、舌面色苍白无华、舌淡白、脉搏细弱无力。淡白、脉搏细弱无力。心气不足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心血瘀阻血脉受阻血脉受阻脉律不齐,面色灰脉律不齐,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胸部憋闷疼痛,甚则大汗如珠,导致暗,唇舌青紫,胸部憋闷疼痛,甚则大汗如珠,导致死亡。死亡。心阳虚心阳虚-寒凝血脉寒凝血脉-面色苍白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胸部憋闷疼四肢厥冷,胸部憋闷疼痛,甚则大汗如珠,导致死亡。痛,甚则大汗如珠,导致死亡。一、心一、心-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2)主神志主神志:广义: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整个人体广义: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整个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神气)。神气)。狭义:即心所主的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狭义:即心所主的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活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但在祖国医学脏象能,即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但在祖国医学脏象中则认为与五脏有关,而主要属于心的生理功能。中则认为与五脏有关,而主要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所以称“心藏神”。所以称“心藏神”。由于血液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由于血液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心主血脉功能与心主神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心主血脉功能与心主神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生理】【生理】心气血充盈,心神得养心气血充盈,心神得养-精神振奋,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记忆力强。神志清晰,思考敏捷,记忆力强。一、心一、心【病理】【病理】心气血不足,血不养心,心不藏神心气血不足,血不养心,心不藏神-心神改变心神改变而出现:精神不振而出现:精神不振,思维反应迟钝,心烦、失眠,思维反应迟钝,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等。、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等。邪扰心神,则神无所主邪扰心神,则神无所主,表现心烦不寐,甚至,表现心烦不寐,甚至神昏谵语、发狂。神昏谵语、发狂。一、心一、心-2、生理联属、生理联属 1)在形体上)在形体上:脉、舌、汗为与心相连相应的统一整:脉、舌、汗为与心相连相应的统一整体体。(1)在体合脉)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其华在面。脉:血脉,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脉:血脉,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华:光彩。面部血脉较为丰富,加之面部皮肤较薄华:光彩。面部血脉较为丰富,加之面部皮肤较薄(且暴露在外),易于观察。故说“其华在面”(且暴露在外),易于观察。故说“其华在面”(2)开窍于舌:开窍于舌:心经有条别络上行联系于舌,其气血上通于舌,心经有条别络上行联系于舌,其气血上通于舌,以保持舌的生理功能。以保持舌的生理功能。舌知五味,调节发音,表达语言的功能有赖于心舌知五味,调节发音,表达语言的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实现。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实现。由于舌面无表皮覆盖,血管极其丰富,因此,从由于舌面无表皮覆盖,血管极其丰富,因此,从舌质的色泽可以直接察知气血的运行和判断心主血脉舌质的色泽可以直接察知气血的运行和判断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的生理功能。心功能正常心功能正常舌质淡红、润泽、舌体柔软灵活舌质淡红、润泽、舌体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反之则相反。、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反之则相反。二、肺二、肺-1、形态位置、形态位置 形态位置形态位置:位高,为五脏六腑之盖:位高,为五脏六腑之盖-“肺为华盖”“肺为华盖”肺叶质地稀疏娇嫩,不耐寒温肺叶质地稀疏娇嫩,不耐寒温-“肺为娇脏“肺为娇脏”二、肺二、肺-2、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主管呼吸)主气,司呼吸(主管呼吸)(1)主呼吸之气:肺主持呼吸,主纳自然之清气)主呼吸之气:肺主持呼吸,主纳自然之清气【生理】吐故纳新,参与气、宗气的生成【生理】吐故纳新,参与气、宗气的生成 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依靠肺气推动作用的正常依靠肺气推动作用的正常,即即:A.宣发宣发:使肺气向上、向外发散使肺气向上、向外发散 B.肃降肃降:使肺气向下、向内布散使肺气向下、向内布散 【病理】肺气不宣【病理】肺气不宣,肺不肃降肺不肃降咳、喘、哮咳、喘、哮 二、肺二、肺-生理功能生理功能(2)主一身之气:主持、调节一身之气。)主一身之气:主持、调节一身之气。1)参与气的生成。)参与气的生成。2)调节全身气机运动)调节全身气机运动升降出入升降出入【生理生理】肺主一身之气正常肺主一身之气正常-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气机升降出入正常 脏腑机能正常。脏腑机能正常。宗气宗气=自然之清气自然之清气 +水谷精气水谷精气 人体之气人体之气 =先天之气先天之气+自然之清气自然之清气 +水谷精气水谷精气 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依靠依靠肺司呼吸功能正常肺司呼吸功能正常 二、肺二、肺-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2)主宣发、肃降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通调水道 宣发宣发宣布,发散,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的布散。主要是宣布宣布,发散,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的布散。主要是宣布卫气,津液,发散浊气。卫气,津液,发散浊气。肺主肃降肺主肃降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通调水道通调水道 疏通调节水液运行的道路。疏通调节水液运行的道路。(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生理生理】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依靠依靠 A.肺的宣发肺的宣发司汗孔的开合司汗孔的开合,在窍为鼻在窍为鼻使汗、水向上、向外发散使汗、水向上、向外发散 B.肺的肃降肺的肃降-水液向内、向下布散、排泄水液向内、向下布散、排泄【病理病理】水液停聚水液停聚-痰、饮、水肿、尿少痰、饮、水肿、尿少 二、肺二、肺-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3)主治节,朝百脉(辅心行血)主治节,朝百脉(辅心行血):全身血液全身血液通过经脉汇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通过经脉汇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由百脉输布到全身。交换,然后由百脉输布到全身。【生理】【生理】通过肺气的宣散疏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