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总论.ppt
下载文档

ID:132874

大小:118.50KB

页数:20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草药 总论
2023/2/24 1 中 草 药 许小琴 扬州大学 兽医学院 2023/2/24 2 一、概念 1.1.药:药:2.2.中草药:中草药:3.3.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体系和治疗法则的指导下,用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体系和治疗法则的指导下,用以预防、治疗和帮助诊断疾病的物质以预防、治疗和帮助诊断疾病的物质 (亦指古代亦指古代“本草本草”书中记载的用以防治疾病和帮助诊断疾病的来源于自然界书中记载的用以防治疾病和帮助诊断疾病的来源于自然界的物质的物质 )。4.4.草药:是指民间医生或劳动人民就地采集用来防治疾草药:是指民间医生或劳动人民就地采集用来防治疾病的原生药材。病的原生药材。5.5.中成药:是根据理法方药的应用原则,把经过修制或中成药:是根据理法方药的应用原则,把经过修制或炮制后的中药饮片组合在一起,经加工制成不同剂型的中炮制后的中药饮片组合在一起,经加工制成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剂。药制剂。2023/2/24 3 二、主要学习内容:1.中药的采集、加工及贮藏 2.炮 制 3.性 能 4.应用:配伍、禁忌、剂型、剂量、用法 2023/2/24 4 第一节 中药的采集、加工及贮藏 1.采集原则 各种中草药由于生长的地区、各种中草药由于生长的地区、环境及气候的不同,则不同的药用部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则不同的药用部分(根、茎、根、茎、叶、花、果等叶、花、果等)在生长的各阶段中,其有效成分的在生长的各阶段中,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各不相同,药性、功效随之有别。因此,应含量各不相同,药性、功效随之有别。因此,应尽量选择药用部位含有效成分最高的时节采收,尽量选择药用部位含有效成分最高的时节采收,以保证药材的质量。以保证药材的质量。2023/2/24 5 根类根类(根茎根茎、块根块根、根皮根皮)应在深秋或初春应在深秋或初春 叶类叶类 应在生长全盛时应在生长全盛时 花类花类 应在含苞或初放时应在含苞或初放时 果类果类 应在初成熟或老熟时应在初成熟或老熟时 种子核仁类种子核仁类 应在完全成熟时应在完全成熟时 全草全草 应在盛花时应在盛花时 皮类皮类 应在春末或初麦时应在春末或初麦时 树脂及树胶树脂及树胶 应在干燥季节应在干燥季节 2.植物类药材的采集时间表 2023/2/24 6 3.加工 采集的药材,经必要的洗刷、修整后,采集的药材,经必要的洗刷、修整后,都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其干燥方法是影响生药质量都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其干燥方法是影响生药质量的又一重要环节。的又一重要环节。各类药材的干燥方法:各类药材的干燥方法:高温高温(7090):多汁浆果类:多汁浆果类、多汁根茎类多汁根茎类 中温中温(5060):皮类:皮类、根类根类、全草类全草类 低温低温(3040):花类:花类、含挥发性的芳香药类含挥发性的芳香药类 烘干烘干 晒干:主要适用于皮类晒干:主要适用于皮类、根和根茎类根和根茎类、种子类等种子类等 阴干:主要适用于花类阴干:主要适用于花类、叶类叶类、全草类等全草类等 干干燥燥法法 4.贮藏 基本条件是保持干燥、保持凉爽、注意避光。基本条件是保持干燥、保持凉爽、注意避光。2023/2/24 7 第二节 炮 制 炮制,又称炮炙或修治,是指生药按照其不同炮制,又称炮炙或修治,是指生药按照其不同的药性和用药要求所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过程的总的药性和用药要求所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过程的总称。经炮制后的药物成品习惯上称为饮片。称。经炮制后的药物成品习惯上称为饮片。1.消除杂质及无用部分消除杂质及无用部分,使药物纯净清洁使药物纯净清洁。2.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烈性和副作用。3.适当地改变药性适当地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增强疗效。4.便于制剂和贮藏便于制剂和贮藏。5.改变作用趋向或归经改变作用趋向或归经。6.矫味矫味 目的目的 2023/2/24 8 1 1.修治:包括纯净修治:包括纯净、粉碎粉碎、切制等切制等。2 2.火制法:如烘火制法:如烘、焙焙、炒炒、炮炮、煨煨、炙炙、煅等煅等,其其目的使药物达到干燥目的使药物达到干燥、松脆松脆、焦黄焦黄、炭化等炭化等,以便以便于应用和保存于应用和保存。3 3.水制法:如洗水制法:如洗、泡泡、浸浸、漂漂、渍渍、水飞等水飞等,其目其目的使药物达到清洁的使药物达到清洁、柔软和降低药物的毒性柔软和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烈性及不良气味等及不良气味等。4 4.水火合制法:如蒸水火合制法:如蒸、煮煮、淬淬、露等露等。其目的改变其目的改变原药材性质原药材性质、形态形态,便于研碎便于研碎、保存和服用保存和服用。5 5.其它制法:霜其它制法:霜、发酵发酵、发芽等发芽等。其目的改变功缓其目的改变功缓和药物的原有性能和药物的原有性能,增加新的功效;或降低和消除增加新的功效;或降低和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方法方法 2023/2/24 9 第三节 性 能 中药的性能,指药物的性味和效能。是中药所中药的性能,指药物的性味和效能。是中药所含有效成分作用于机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含有效成分作用于机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气五味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 归经归经 2023/2/24 10 一、四气五味一、四气五味(性性 味味)1.1.四气四气(四性四性):即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机:即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和治疗效果的高度概括,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体的反应和治疗效果的高度概括,是与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性质相对而言的。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攻下等作用,用于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攻下等作用,用于治疗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药,如石膏、薄荷等;治疗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药,如石膏、薄荷等;凡具有祛寒、温里、助阳、补气、补血等作用,用于凡具有祛寒、温里、助阳、补气、补血等作用,用于治疗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药,如肉桂、干姜等。治疗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药,如肉桂、干姜等。2023/2/24 11 2.2.五味: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药味与功效间的规律性联系药味与功效间的规律性联系 :辛:能行能散,即具有发汗、散结、行气、行血、止辛:能行能散,即具有发汗、散结、行气、行血、止痛等作用,治疗外感表邪、气血瘀滞。痛等作用,治疗外感表邪、气血瘀滞。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治疗虚汗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治疗虚汗外泄、久泻久痢、滑精早泄。外泄、久泻久痢、滑精早泄。甘:能补能和,即具有补益气血、缓急止痛、调和药甘:能补能和,即具有补益气血、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治疗虚证或调和药性。性的作用,治疗虚证或调和药性。苦:能泻能燥能降坚阴,治疗热性病、大便燥结、湿苦:能泻能燥能降坚阴,治疗热性病、大便燥结、湿盛中满、气逆咳嗽、相火亢盛等病证。盛中满、气逆咳嗽、相火亢盛等病证。咸:能软能下,即软坚、散结和泻下等作用,多用于咸:能软能下,即软坚、散结和泻下等作用,多用于大便秘结、痰核、瘰疠、痞块等病证。大便秘结、痰核、瘰疠、痞块等病证。2023/2/24 12 3.3.气与味的相互关系:气与味的相互关系:四气、五味是论述药物性能的四气、五味是论述药物性能的主要依据。要掌握中草药的性能,就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主要依据。要掌握中草药的性能,就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考虑。通常气味相同则作用相似;气味不同则作加以综合考虑。通常气味相同则作用相似;气味不同则作用不同;即使气同味异或味同气异,其作用(功效)仍然用不同;即使气同味异或味同气异,其作用(功效)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温:发散风寒温:发散风寒(麻黄麻黄)或行气或行气(木香木香)、行血、行血(川芎川芎)或温中。或温中。凉:发散风热凉:发散风热、透疹解毒透疹解毒,如薄荷如薄荷、牛蒡子牛蒡子、蝉蜕蝉蜕。辛辛 温:温中温:温中、燥湿燥湿、下气等作用下气等作用,如苍术如苍术、厚朴厚朴。寒:清热寒:清热、泻火泻火、解毒解毒、泻下等作用泻下等作用,如黄连如黄连、大黄大黄。苦苦 温:补气温:补气,如黄芪如黄芪、党参党参。寒:生津寒:生津,如麦冬如麦冬、生地生地、芦根芦根。甘甘 温:收敛温:收敛、涩精涩精、止汗止汗,如五味子如五味子、山茱萸山茱萸。凉:敛肺凉:敛肺、生津生津,如五倍子如五倍子。酸酸 寒:泻下寒:泻下、化热痰化热痰,如朴硝如朴硝(泻下泻下)、海藻海藻。温:补肾阳温:补肾阳,如肉苁蓉如肉苁蓉。咸咸 2023/2/24 13 二、升降浮沉二、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进入机体后的作用趋向,升、降、浮、沉是指药物进入机体后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表现相对而言的。升是上升,降是降逆;浮是是与疾病表现相对而言的。升是上升,降是降逆;浮是上行发散,沉是下行泄利。升浮药主向上、向外,属阳,上行发散,沉是下行泄利。升浮药主向上、向外,属阳,有发表,散寒、祛风、升阳、催吐、开窍等作用;沉降有发表,散寒、祛风、升阳、催吐、开窍等作用;沉降药主向下、向内,属阴,有降逆、平喘、敛汗、潜阳、药主向下、向内,属阴,有降逆、平喘、敛汗、潜阳、息风、泻下息风、泻下(清热、渗湿、利尿清热、渗湿、利尿)等作用。等作用。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四气五味:四气五味:辛甘温热的多升浮;咸苦酸寒多沉降。辛甘温热的多升浮;咸苦酸寒多沉降。质地轻重:质地轻重:质地轻松多升浮;质地重坠多沉降。质地轻松多升浮;质地重坠多沉降。炮制配伍:生用主升,熟用主降;酒制升,姜制炮制配伍:生用主升,熟用主降;酒制升,姜制 散,醋制收,盐制下。散,醋制收,盐制下。李时珍曰李时珍曰“升降在物,亦可在人升降在物,亦可在人”。2023/2/24 14 三、归三、归 经经 中药归经:是指某些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证有中药归经:是指某些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证有特殊的选择性治疗作用,而对其他脏腑、经络则作用较小特殊的选择性治疗作用,而对其他脏腑、经络则作用较小或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没有明显的作用。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其法则是以五色、五味和五行所属,来联系五脏六腑十二其法则是以五色、五味和五行所属,来联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是经验总结逐渐形成的归经理论。经脉的。是经验总结逐渐形成的归经理论。现代研究:测定中药化学成分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现代研究:测定中药化学成分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认为与西药的认为与西药的“靶组织理论靶组织理论”和和“亲和性理论亲和性理论”间有类间有类似之处。似之处。意义:指导临床用药,即按经选药和它经选药。意义:指导临床用药,即按经选药和它经选药。2023/2/24 15 第四节 中药的应用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1.配伍配伍 2.2.禁忌禁忌 3.3.剂型剂型 4.4.剂量剂量 5.5.用法用法 掌握这些知识与方法,是正确使用药物掌握这些知识与方法,是正确使用药物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2023/2/24 16 1.配配 伍:伍:概念概念:根据病情的需要及药物的性能,有目的根据病情的需要及药物的性能,有目的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叫做配伍。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叫做配伍。目的:是适应病情、加强药力、照顾畜体、减目的:是适应病情、加强药力、照顾畜体、减少副作用。少副作用。中药在配合应用的情况下,相互间会产生一定中药在配合应用的情况下,相互间会产生一定的配伍效应,有的药效加强,有的药效降低。古人的配伍效应,有的药效加强,有的药效降低。古人将其归纳为七种,即将其归纳为七种,即“药物七情药物七情”。所谓。所谓“七七情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相反。2023/2/24 17 2.禁禁 忌忌 古人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和本草记载,总结出用药古人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和本草记载,总结出用药时需要留心的配伍禁忌,主要有时需要留心的配伍禁忌,主要有“十八反十八反”、“十九畏十九畏”和和“胎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