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docx
下载文档

ID:1327594

大小:31.95KB

页数:1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 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党课讲稿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党课讲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3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各编依次为总那么、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那么,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 一、历史背景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标准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标准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这是一项系统的、重大的立法工程。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第一次和第二次,由于多种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际成果。1979年第三次启动,由于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定一部完整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当时领导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立法工作的彭真、习仲勋等同志深入研究后,在八十年代初决定按照“成熟一个通过一个〞的工作思路,确定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现行的继承法、民法通那么、担保法、合同法就是在这种工作思路下先后制定的。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并于2002年12月进行了一次审议。经讨论和研究,仍确定继续采取分别制定单行法的方法推进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建设。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以来,又陆续制定了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总的来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民事立法是富有成效的,逐步形成了比拟完备的民事法律标准体系,民事司法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民事法律效劳取得显著进步,民法理论研究也到达较高水平,全社会民事法治观念普遍增强,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根底、实践根底、理论根底和社会根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开展和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对编纂和出台民法典寄予很大的期盼。 二、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回忆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着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开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正是伴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而形成并不断开展完善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局部。在系统总结制度建设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根底上,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表达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不仅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展,也能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开展进步奉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民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民事领域的根底性、综合性法律,它标准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标准体系,以良法保障善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根底。民法通过确立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等民事总那么制度,确立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民事分那么制度,来调整各类民事关系。民法与国家其他领域法律标准一起,支撑着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保证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根底性法律标准。编纂民法典,就是全面总结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对现行民事单行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民事法律标准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不断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对于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开展的客观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是以法治为根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受法治规那么调整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我国民事主体制度中的法人制度,标准民事活动的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代理制度,调整各类财产关系的物权制度,调整各类交易关系的合同制度,保护和救济民事权益的侵权责任制度,都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标准和行为规那么。同时,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建设一直秉持“民商合一〞的传统,把许多商事法律标准纳入民法之中。编纂民法典,进一步完善我国民商事领域根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那么,为各类民商事活动提供根本遵循,有利于充分调动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交易平安、维护市场秩序,有利于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开展。 〔四〕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阔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法律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和开展,公民的民事权利也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保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经济开展和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平安、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希望对权利的保护更加充分、更加有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而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标准已经滞后,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编纂民法典,健全和充实民事权利种类,形成更加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完善权利保护和救济规那么,形成标准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对于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平安感,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主要内容 〔一〕总那么编 第一编“总那么〞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根本原那么和一般性规那么,统领民法典各分编。第一编根本保持现行民法总那么的结构和内容不变,根据法典编纂体系化要求对个别条款作了文字修改,并将“附那么〞局部移到民法典的最后。第一编共10章、204条,主要内容有:1.关于根本规定。第一编第一章规定了民法典的立法目的和依据。其中,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表达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鲜明中国特色。同时,规定了民事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民法根本原那么。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绿色原那么确立为民法的根本原那么,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关于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民事关系的参与者、民事权利的享有者、民事义务的履行者和民事责任的承当者,具体包括三类:一是自然人。自然人是最根本的民事主体。规定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监护制度、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并对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作了规定。结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对监护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二是法人。法人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当民事义务的组织。规定了法人的定义、成立原那么和条件、住所等一般规定,并对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三类法人分别作了具体规定。三是非法人组织。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对非法人组织的设立、责任承当、解散、清算等作了规定。 3.关于民事权利。保护民事权利是民事立法的重要任务。第一编第五章规定了民事权利制度,包括各种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知识产权作了概括性规定,以统领各个单行的知识产权法律。同时,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作了原那么性规定。此外,还规定了民事权利的取得和行使规那么等内容。 4.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代理是民事主体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制度。第一编第六章、第七章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代理制度:一是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成立、形式和生效时间等。二是对意思表示的生效、方式、撤回和解释等作了规定。三是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制度。四是规定了代理的适用范围、效力、类型等代理制度的内容。 5.关于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期间计算。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是保障和维护民事权利的重要制度。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权利不受保护的法律制度,其功能主要是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交易平安、稳定法律秩序。第一编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规定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期间计算制度:一是规定了民事责任的承当方式,并对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愿实施紧急救助等特殊的民事责任承当问题作了规定。二是规定了诉讼时效的期间及其起算、法律效果,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等内容。三是规定了期间的计算单位、起算、结束和顺延等。 〔二〕物权编 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财产权。物权法律制度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是最重要的民事根本制度之一。2022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物权法。第二编“物权〞在现行物权法的根底上,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结合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了物权法律制度。第二编共5个分编、20章、258条,主要内容有:1.关于通那么。第一分编为通那么,规定了物权制度根底性标准,包括平等保护等物权根本原那么,物权变动的具体规那么,以及物权保护制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有了新的表述,为贯彻会议精神,将有关根本经济制度的规定修改为:“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 2.关于所有权。所有权是物权的根底,是所有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二分编规定了所有权制度,包括所有权人的权利,征收和征用规那么,国家、集体和私人的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等所有权根本制度。针对近年来群众普遍反映业主大会成立难、公共维修资金使用难等问题,并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现行物权法规定的根底上,进一步完善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一是明确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居民委员会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二是适当降低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特别是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维修资金的表决门槛,并增加规定紧急情况下使用维修资金的特别程序。三是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在征用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的事由中增加“疫情防控〞;明确物业效劳企业和业主的相关责任和义务,增加规定物业效劳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执行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3.关于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他人的物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第三分编规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