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有企业
政治思想工作
创新
研究
国有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政治思想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职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需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紧跟时代要求,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955年9月,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成就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国有企业经营开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职工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各种矛盾复杂化,这些新情况赋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跟不上新形势开展变化,出现萎缩、不作为现象,逐渐暴露出与企业开展不和谐的问题,亟待我们研究和解决。
一、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呈逐步被削弱的趋势。有的企业领导干部认为组织、宣传、工会等党群工作是非经营性工作,是无用功,增加内耗,影响和制约日常生产经营工作。政工人员的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可,工资待遇普遍低于同级业务技术人员。个别政工人员甚至受到歧视,导致很多政工干部寻求时机改行。同时,在企业机构改革中,政工人员通常是精简对象,岗位的不稳定性导致吸引力下降。因此,年轻干部普遍认为“搞技术,有前途;干政工,没出路〞,政工队伍欠缺新鲜血液。
2、局部企业选配人才存在思想误区
由于政工岗位入口宽松,出口不畅,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相比,欠缺良好的专业背景,理论水平相对较低。有的年轻政工干部希望通过个人努力考取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资格证书,但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制约着人才的全面开展,一些喜欢政工工作、综合素质较好、了解企业情况的年轻人因身份、学历、用工制度等因素不能进入政工队伍。导致政工队伍的后备力量储藏缺乏。
3、普遍存在对政工人员再教育缺乏
有的政工干部虽然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容易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工作创新力度不大,工作底气缺乏。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对政工人员的培训投入缺乏。往往不惜重金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却把政工人员拒之门外。二是企业组织政工人员的培训往往局限于职称教育,培训渠道单一,学习形式简单,而且断断续续,收效甚微。三是政工人员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认识缺乏,未能准确掌握不同群体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新时期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企业的改革、开展相同步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以企业开展战略为着眼点,结合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来开展。企业应该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政工人员要站在企业改革和开展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所接受,从而与企业的改革、开展同步推进。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探索改革新路
面对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种种不适应和必须改革的紧迫性。在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将创新思想运用到实践中,探索新道路,开发新载体,积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效劳意识
面对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观念、素质、能力三者都需要提高,但首要的是在于观念的转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树立“公正廉洁,内外兼修〞的形象,而且更应该强调“效劳〞的观念。应该站在企业开展的立场上,尽其所能地为企业提供效劳,从效劳中得到企业各层面的理解、支持。同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和平和的心态,弱化“教育〞“说服〞色彩,增强效劳意识。
4、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帮〞上下功夫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在“帮〞上下功夫。要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形势,增强信心。帮助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帮助员工了解具体政策,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还要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凝聚力。
三、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1、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是推进企业开展的前提条件。由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员工的思想更趋活泼,从而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用新的眼光看待新事物、用开展的观点看待新问题。
创新思维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国企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迫切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企业跨越式开展的需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是无止境的。要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确保企业开展的正确方向;必须贯彻依法治企的方针,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法制教育;必须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新型的企业人才队伍。
创新思维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由之路。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企业新的开展战略、经营方式、管理手段应运而生。为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形成与时代开展相适应的创新思维,在工作思路、观念、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才能适应企业开展的需要。
2、立足现实,创新教育内容
在突出抓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紧扣时代脉搏,从实际出发,丰富思想教育内容。从实践看,充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深化教育内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和效劳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一条根本的原那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也不能脱离这个前提。
二是进一步做好理论武装工作。在新形势下,企业面临改革、改制和开展的繁重任务,只有抓住理论武装这个首要问题,努力答复员工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才能稳固和开展干部员工团结奋斗谋开展的共同根底。
三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开展趋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程度。针对市场化、国际化竞争日趋剧烈,突出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宣传,解疑释惑,引导他们正视差距,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员工的全面开展。科学开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开展为目标。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把员工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思想政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
3、不拘一格,创新选、用、育人长效机制
一是选配高素质兼职人员,建立“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在专职政工队伍“少而精〞的情况下,要注意挑选素质好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人员兼任书记或副书记,充实政工队伍力量,同时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互相结合,互相促进,防止“两张皮〞现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气氛。
二是引进优秀专职政人才,增强政工队伍的核心力量。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在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心理研究等方面的“尖端人才〞,作为专职政工队伍的领军人物,提高全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对优秀人才要及时提拔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三是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推进政工队伍建设。要选择与政工相关专业或热爱政工工作的人才,加强政工人才与其他人才的岗位交流。积极做好组织与人事之间、纪检与审计之间、工会与行政之间、不同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把政工岗位的“一潭死水〞激活;要从岗位的实际要求出发,打破身份、学历、专业、职称等界限,让这些有潜质、根底较好、热爱政工工作的年轻人有时机到政工岗位上磨练成长;鼓励和支持政工人员向“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开展。
4、积极探索,借鉴创新工作载体
创新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就是要求但凡能够准确、有效地表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和内容的有效手段、形式都可以使用,具体阐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改变重灌输的权威性、轻对话沟通的平等性倾向,树立新的思想教育观,实现思想教育由强制性向渗透性的转变。伴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有了丰富的开展。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员工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明显。
二是转变重典型引领、轻机制推动的倾向,加强机制建设,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培育典型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特色,先进典型的涌现也对企业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制度问题更带有稳定性、长期性、全面性和根本性〞,企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从社会环境和时代要求上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地配备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机构,标准思想政治工作的程序,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评价标准,靠健全的机制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开展。
三是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出发,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思想实际,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如在企业各项改革过程中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这就需要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不同层次人员的情况,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
四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大胆借鉴和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最新的管理方法。加强对职工的思想宣传和引导,也能够给职工了解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增强工作本领提供舞台。
总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开展的关键,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借鉴性与主动性相统一,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适应企业开展的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