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我县全面改善民生的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325974

大小:49.04KB

页数:4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县 全面 改善 民生 思考
关于我县全面改善民生的思考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开展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因此,全面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也是地方政府施政的第一追求。在新的开展阶段,我们务必加快从经济增长型向民生效劳型转变,始终把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贯穿于经济社会开展的全过程,贯穿于具体工作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把推动科学开展与全面改善民生有机统一,促进社会和谐开展。现结合我县实际,就进一步改善民生问题作一些思考。 一、我县改善民生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开展理念,在致力于经济开展的同时,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重点和出发点,着力破解人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开展。近年来,我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在推进“两基地一胜地〞建设的实践中,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开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教育事业较快开展,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实施义务教育全免费,学前幼儿入园率由2022年的79%提高到202322年的88.8%,初升高比例由2022年的85.5%提高到202322年的93%,高考上线率由2023年的60.7%提高到202322年的74.1%,到达全省平均水平;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有省一级 1职技校、省示范性职技校各1所;城乡办学条件和均衡程度得到明显改善,近几年累计投入1亿多元改善办学条件,全县中小学占地面积从2022年20230.2万平方米增加到202322年146.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从2022年43.94万平方米增加到202322年70.8万平方米,教育信息化程度有了新提高,机生比25:1。建立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制度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社区卫生效劳体系。基层文化事业不断开展,创立“省东海明珠乡镇〞和“市明星乡镇〞7个,创立基层文化俱乐部382家,村级覆盖面到达50%,城乡文化根底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健身效劳体系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条件明显改善,县老年体协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二)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坚持经济开展和改善民生互促共进,积极实施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工程,通过鼓励创业、扩大就业、结对帮扶等举措,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不断扩大。2023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1.5万元,农村居民纯收入由2022年的3346元增加到202322年的5588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22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2322年的45.8亿元;社会消费总额由2022年的13.3亿元增加到202322年的2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分别由2022年的28平方米和44平方米增加到202322年42平方米和52平方米。 (三)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健全。着力构筑民生“平安网〞,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了城镇根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根本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根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由2022年的2.7万人增加到202322年的3.8万人;202322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到达0.7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4.1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框架根本形成,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逐步扩大,根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人数由2022年的1.7万人增加到202322年3.0万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022年的21.79万人增加到202322年的34.5万人,参保率由2022年的52.1%提高到202322年的81%。大力开展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建立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困难群众价格上涨补贴等制度。实施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避灾工程〞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有效地保障群众财产和生命平安。 (四)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近五年来,我们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开展的同时,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城乡根底设施一体化建设,根本建成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供水、污水管网等城市根底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根底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切实加强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示范村创立活动,建成生态乡镇省级2个、市级6个,创立市级生态示范村14个和34个生态示范点,大力开展“811〞环境整治和污染物减排工作,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达标率为98%;积极创立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促进城市洁化绿化美化,森林覆盖率达 377.2%;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创立省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2个;改造农村饮用水工程62023处,解决和改善了20.2万人饮水条件;实施乡村康庄公路建设,路基改造和路面硬化工程400个,累计总投资4亿元,通车里程达1269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由2022年的60%提高到202322年的93%,硬化率由2022年的40%增加到202322年的88%,城乡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五)群众平安感普遍得到增强。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扎实推进“平安仙居〞建设,安居乐业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积极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活动,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有效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加强平安生产和食品药品质量平安监管,不断提高公共平安水平;深入开展平安创立系列活动,构建社区、社会面、单位内部和边际地区四大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群众的平安感普遍增强。 (六)人民群众根本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立足于开展所处的新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大力开展“法治仙居〞建设,积极推进司法、普法和依法行政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加强依法行政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行政效劳标准化建设,构筑公共效劳平台,方便群众办事,完善和制定民生领域的相关政策,为全面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完善信访制度,建立调节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主动做好信访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 4推进司法公正,实行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畅通诉讼渠道,落实诉讼费减免缓政策,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强化村居公共事务管理,有效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当前民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全面改善民生是伴随经济社会开展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长的一项渐进性、长期性的任务。从目前来看,对照中央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 (一)经济总量不大与收入水平较低的问题并存,民生开展缺乏强力支撑。加快开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底与前提。我县是全省25个欠兴旺地区之一,经济社会开展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小、开展粗放。202322年,我县实现生产总值70.4亿元,仅为全市的4.1%;财政总收入8.1亿元,为全市的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亿元,仅为全市的3.6%,财政根本是“保吃饭、保开门〞的财政,客观上很难抽出更多的财力改善民生,民生事业开展的保障与支撑水平难以提高。同时,我县产业“散、小、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三次产业内部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现代效劳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开展还不够充分,产业配套环境、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还不能够满足广阔群众创业创新的开展需求。城乡居民收入低于XX市平均水平,202322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仅为全市的72.4%和67.1%,收入水平低从根本上制约了民生的改善。 (二)民生投入缺乏与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并存,民生开展根底仍然薄弱。由于财力所限,民生投入有限,尤其是在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投入上存在明显缺乏,一些应有的公共设施配套不到位,开展的普惠性还不够。202322年,我县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城乡社会事务等各项社会事业支出为4.5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61.8%,低于全市的7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0.3亿元,占全县总支出的4.6%,低于全市的1个百分点。如到202322年底全县医疗床位仅有902张,每万人拥有床位只有18.8张(全省为28.6张,全市为25.1张),千人医生数、千人护士数为1.47人和0.84人(全省为1.9人和1.4人,全市为1.7人和1.4人),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与此同时,投入民生的资金还没有真正落实到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上,主观上存在着政绩工程思想,热衷于做“外表文章〞,有限的投入起不到普降甘霖的效果。另外由于部门利益作祟,一些民生投入缺乏统筹性,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如:在新农村投入上存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分散投入的问题,投资效率还有待提高;社会保障组织体系涉及劳动、财政、民政、农业、扶贫、卫生等众多部门,资金使用与投入也存在着组织管理多头、责任不够明确、效率偏低等问题,制约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开展。 (三)开展不均衡与内生力缺乏问题并存,民生开展缺乏拉动力。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XX县区域经济开展不平衡性,导致农村开展与投入明显缺乏,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不均衡性一时还难以消除。我县区域面积2022平方公里中 6约80%为山区,村落分布广,行政开展本钱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投入分散、共享性差,教育、医疗卫生及文化等方面统筹开展难度较大,特别是农村根底设施、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公共效劳设施等也远远落后城市。城乡间经济开展水平差距拉大,202322年,我县乡镇实现规模上工业总产值64.1亿元,主要集中平原中心镇,占乡镇规模上工业总产值的95.1%;农村根底设施投入1.8亿元,只占总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5%;城乡居民收入比近几年均在2.6:1以上,202322年绝对差距达9580元,且差距有逐渐扩大趋势。改革开发以来我县经济有了长足开展,但开展速度落后于全市,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市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78年占全市的8.6%和6.7%分别下降到202322年4.1%和3.6%,加上我县受地域自然条件的制约,配置和运作资源要素的能力明显偏弱,自我创业、自我开展的内生性动力缺乏,经济社会一时还难以扭转“低弱〞的格局。 (四)政府转型不到位与长效机制不完善问题并存,民生开展缺乏制度保障。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完全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为主转向社会管理、公共效劳为主上来,还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型向民生效劳型转变,区域开展模式也还没有向民生导向型转型。同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制度、农村公共设施长效管理制度等还不尽完善,民生工作的公平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我们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实行城乡分制,主要对象为城镇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特定人群,不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特别是广阔农村还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 7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严重影响了城乡统筹开展和一体化进程。 三、全面改善民生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 (一)把握全面改善民生的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推进改善民生的关键时期。全面改善民生的总体要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