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乡镇党委
书记
全市
新型
城镇
城乡
融合
发展
专题会议
发言
材料
乡镇党委书记在全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开展专题会议上的发言材料范文
各位领导,同志们: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开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开展的制高点,以中国经济开展进入新常态为契机,立足实际,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宽广的战略视野,坚持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开展,贯彻落实新开展理念,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飞跃。xx书记强调的“深入学思〞进一步为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快城乡融合开展,统筹城乡开展、破解“三农〞难题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现实依据。通过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当前实际,我有一些体会。如有不正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没有深入学思,就不能进一步领会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开展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更好推动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必须要答复好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但随着经济开展进入新常态,随着城镇化程度加深,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被新时代赋予新的内涵、新的意义。一是通过城镇化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开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高质量扩大内需,尽快恢复经济保障民生,确保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开展就成为了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快城乡融合开展的题中之义。二是通过城镇化建设更好解决经济持续健康开展的“动力源〞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消费群体的进一步扩大,消费结构的进一步提升,消费潜力的进一步加大,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压力和机遇。三是通过城镇化建设更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面。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规模经营的难度较大,独特资源难以充分推介,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但仍困扰着乡村进一步开展。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持续转变城乡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不同步的局面。四是通过城镇化建设更好解决“人〞的问题。城镇化说到底还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如何更便捷实现落户,城镇公共卫生效劳供给机制朝着哪个方向发力,转移人口怎样才能“进得来、住得下、活得好〞,都成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城乡融合开展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五是通过城镇化建设解决文化融合开展的问题。文化是一条能够紧紧将城市和农村进一步扭在一起的“金丝线〞,可以说没有文化上的紧密融合,就谈不上真正的新型城镇化,谈不上真正的城乡融合。
深入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开展,既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需要,又是聚焦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推进“xx〞开展战略,加快建设xx的需要,更是准确把握“xx〞开展机遇,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奋力构建“xx〞开展格局,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开展的需要。
二、没有深入学思,就不能进一步立足实际、明确开展思路、加快“借力开展〞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开展,不是说把“烂摊子〞都丢给城市去解决,将“人口快速涌入〞带来的压力都丢给城市去消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开展,既需要城市统筹谋划、合理规划,也需要乡镇一层立足自身实际,找准定位,实现“借力开展〞,充当好加快城乡融合开展的“助推剂〞。
(一)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乡镇一层如想加快开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开展,最重要也是最根底的一条就是,找准自身定位,重塑好城乡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任职时,提出了正定应该走“半城郊型〞经济的开展路子。那时候的正定与石家庄相比,可以说石家庄是“城〞,正定是“乡〞。总书记立足正定实际,确立了“依托城市、效劳城市、打入石市、挤进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的经济开展思路,后来又提出了“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齐所短、应其所变〞的二十字开展方针,即围绕城市需要来开展自身经济的方针,紧紧依托城市资源,确立适合自身的开展思路,最终实现“借力开展〞。
处于xx“三个板块〞中心位置的xx镇,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剖析优势与缺乏,确立了“xx〞的开展思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检验,xx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愈发浓厚,这进一步证明开展思路是切合xx镇实际的,是符合开展规律的。同时,经过深入学思,多角度多维度研判,通过捋顺开展思路,进一步解决了开展主攻点问题。
(二)依托优势资源,聚焦开展的着力点。xx镇拥有着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如何将开展的“优势〞打造成开展的“大势〞,就成为了xx镇的主攻方向。一是依托“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产业融合〞的开展大势。20xx年x月,xx农业产业园区获评省级园区,xx镇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引进“xx工程〞,调整、完善全镇开展规划,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快城乡融合开展实现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上的合理规划与区分,为开展现代农业腾出珍贵空间,持续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待工程全部落地建成后,可为近万人提供就业岗位,进一步转变了全镇的产业结构。二是依托“近城临港〞优势,打造“经济和效劳腹地〞的开展大势。xx镇距xx城区仅有10分钟车程,距离xx港也仅有30分钟车程,xx镇采取加大效劳产业投入的方式,大力开展第三产业,并紧紧依托xx等产业龙头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品牌辐射效应,完善第三产业全链条,加大配套设施和民生领域根底设施建设,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加快“村民〞向“市民〞的转变速度。同时,坚持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有效载体,通过增强开展的自身动力,来促进城乡融合开展,通过拓展生产生活效劳功能,来加强特色小镇与城市的公共效劳衔接,扩大便捷的“生活圈〞,提质丰富的“效劳圈〞,加深城乡交流的“朋友圈〞,引导城市功能与人口向特色小镇疏解。“农家乐〞“果品观光采摘园〞等都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积极探索。三是依托“公共配套资源〞优势,打造“转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开展大势。xx镇作为xx范围内经济社会开展较好的乡镇,近年来财政收入稳居全市第一,全镇配套资源优渥。以“xx〞开展格局为建设契机,配套建设污水处理、供水管网、垃圾燃烧、教育医疗、交通枢纽等设施,加快了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让更多的人往来于城乡之间,并在乡镇也享受着近乎城市的民生保障水平。同时,全力推进“双代〞、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工作,进一步加速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四是依托“人力资源〞优势,打造“人才集中〞的开展大势。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成为了xx镇开展的最重要的优势,也是最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快城乡融合开展的珍贵资源。xx镇秉持“不把人的问题一股脑丢给xx〞的观点,大力对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并充分运用农村“大喇叭〞、“双微〞平台等手段,加大对村民的思想意识深化和“市民〞的思维固化。同时鼓励、吸引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根底设施建设投入等方式,将人才留在乡镇,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将自身开展与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有机统一起来。五是依托“红色文化〞优势,打造“弘扬多彩文化〞的开展大势。xx镇以“红色文化〞为底色,依托xx烈士牺牲地遗址纪念馆等革命旧址,旨在传承好红色基因,歌颂好红色故事,弘扬好红色文化。
三、没有深入学思,就不能进一步统一思想,抗好肩负责任,将工作落到实处
下一步,xx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坚持以新开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大根本公共效劳投入,更加注重公共效劳的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文化传承融合,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好“xx攻坚战〞,凝心聚力抓落实,蹄疾步稳往前走。
一是打好乡镇开展规划攻坚战。充分利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处于调整阶段的大好良机,进一步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和落实好主体功能区建设,做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区。严格节约集约土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留得住“青山绿水〞,也留得住“乡愁〞。
二是打好园区工程建设攻坚战。加速推进xx工程、xx工程建设,特别是依托工程建设整合xx行业生态,规划建立饲料电子交易中心,将饲料原料种植、饲料加工生产、原料进口、物资物流供需等多种资源整合在平台上,结合xx智能仓库工程和铁路道路建设,借助第三产业效劳端的建立,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同时,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效劳业和新业态新模式,加速第三产业的“提质增量〞,推进“产服融合〞。
三是打好根底设施攻坚战。全力推进xx铁路、xx国道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加快推进镇区供水管网工程;统筹抓好“空心村〞治理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紧盯房地产开发;加大医疗、教育根底设施投入力度,提升效劳品质,实现城乡公共设施联动开展。
四是打好特色小镇建设攻坚战。紧紧立足镇域实际,高效打造旅游观光、农蔬果品采摘、“农家乐〞等文旅名片;持续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以红色为底色,统筹利用多彩文化资源,深入谋划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打造独具沿海特色的全域旅游产业链条。
五是打好人的城镇化攻坚战。进一步加深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群众的技能培训,助推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