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行政事业单位
审计
信息化
建设
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探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已经不适用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因此,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本文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对审计信息化的构架与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提出建议措施,为行政事业单位改变审计现状提供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构架;建议
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高单位审计监督能力的必然要求和适应高速开展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必然选择。只有实现单位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才能与时俱进,有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高效完成审计工作。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适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开展的信息化审计框架,进而推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成为审计信息化研究应有的题中之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开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财务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大局部财务系统软件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等,都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根底,在网络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通过该类软件系统,审计人员得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实现审计目标。
(二)提高审计效率,标准审计工作
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的审计对象普遍为纸质材料,在进行审计时需要在相关部门配合的条件下,对这些报表材料进行搬迁、整理、分析,并要认真保管,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不利于审计工作的迅速展开。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对审计软件进行开发使用,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审计资料的备份、传输与共享,实现审计工程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标准审计行为,节约时间和审计本钱,提高审计效率。
(三)开展全过程审计,降低审计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由传统的事后审计转向囊括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全过程审计,才能真正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要对各单位部门进行约束、强化与管理工作,树立风险意识,在审计工作中要认真制定审计方案,尽量防止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审计工作结束后,要积极进行审计质量分析,及时总结审计经验,对所有审计人员进行细致的考核奖惩,强化审计监督,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
二、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的特点及构架
(一)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的特点
审计信息化包括组织审计方案、开展审计工程、评估及确认审计风险等,涵盖审计管理信息化与审计实施信息化两方面内容,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单位内部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以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单位运营目标的全过程。与传统的审计方式相比,信息化的审计方式有着明显的特点:(1)审计技术的先进化与审计人员的高素质化。信息化审计时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必然要求更为先进的审计手段与审计方法,因此也相应地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自身素质能力建设和审计能力建设。(2)审计目标的宽泛化。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目标已由传统的财务审计扩大到对整个数据信息系统的客观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审计,包括审计对象、审计方案、审计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信息。(3)审计过程的复杂化。信息化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要参与到被审计工程的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阶段,对审计全过程有清晰的了解,能够及时进行审计评价与考核。(4)审计风险的扩大化。审计信息化更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也因此更容易受到网络故障、计算机病毒等风险的影响。
(二)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的构架
要全面实现审计信息化,就要革新审计人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传统的审计方式,利用先进的审计手段,改变固有的审计环境,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审计信息化框架,审计信息化的构架应主要由根底设施、应用系统、审计知识库、标准标准和人才建设5局部组成。
1.根底设施。根底设施主要包括信息设备和网络系统,网络系统又分为内部网和外部网。通过根底设施建设的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在网络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施审计信息公共效劳。
2.应用系统。应用系统是行政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局部,由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审计作业系统、审计工程管理系统、审计机构管理系统、审计行业管理系统、审计决策支持系统和审计办公自动化系统组成,可以辅助审计人员高效完成审计作业,展开审计管理和审计决策工作。
3.审计知识库。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时,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审计知识库,在该知识库中可以存储、共享审计指南、审计案例、审计法规等,审计人员要及时对知识库进行更新与完善。
4.标准标准。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标准标准,包括业务标准、技术标准与法律标准。业务标准是指审计人员必须遵循的审计标准和相关指南,技术标准是指相关的审计软件与应用系统,法律标准是指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律约束。
5.人才建设。高素质高能力的审计人员队伍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行政事业单位应大力培养审计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和审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完善人才考核奖惩机制,才能加快推动审计信息化的开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及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审计标准标准,健全审计奖惩机制
一方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审计相关制度准那么,整理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为审计人员提供充分的审计依据和法律标准,同时要加强审计人员的理论研究,借鉴其他单位的成熟的审计经验,结合自身内部的审计实际,制定审计方案,切实落实审计工作。另一方面,要完善内部审计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充分调发开工及审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努力营造全员共同展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气氛,把审计信息化建设奉献力度列入业绩考核机制中,对表现优秀的审计人员进行物质与精神表彰,表现不良者进行适当惩罚,尽快提高单位审计信息化水平。
(二)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我国局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化建设一直跟不上信息科技开展的步伐,硬件设备与软件投入远远落后于其他单位与行业,财务电算化水平远低于相关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弱化了审计信息化的监督职能,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期开展。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不仅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更要注重软硬件的投入,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事业单位应投资购入、更新网络效劳器、、打印机等相关审计工作设备,为联网审计、ao系统辅助审计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审计设备和审计方法,尽快开发并推广审计软件与审计办公系统。
(三)加强审计人员培训,转变观念
我国目前缺乏大量的审计信息化人才,行政事业单位的老一辈审计人员审计知识老化,观念落后于时代开展,甚至局部审计人员不具备根本的专业审计知识与技能,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缺乏,不能够满足审计信息化的要求。为改变这种现状,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制定严密的培训方案,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度专业水平、高素质能力、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审计人员,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改变审计人员目前结构单一、业务水平较低的现状,从整体上推动审计信息化进程。其次,要转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者与审计人员的传统审计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上至下,进行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工作,以此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只有在开展审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加大对审计信息化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普及推广,加强个部门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吸收、总结经验,才能快速提高信息化水平,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慧知,汪建易.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问题——以某市级行政单位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01).
[2]刘粤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初探[j].全国商情,2023(16).
[3]黄娜.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企业导报,2023(2023).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