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论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启示.docx
下载文档

ID:1312793

大小:21.71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马克思主义 收入 分配 理论 及其 我国 分配制度 改革 启示
论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启示 作者简介:王伟〔1989-〕,男,连云港人。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12级硕士研究生;王文〔1989-),男,福建南平人。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2级硕士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实质,明确指出了收入分配的对象就是商品的剩余价值,收入分配实质就是一场关于利益分配的权力游戏。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精髓指导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那么,坚持大力开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分配制度改革 一、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释义 〔一〕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对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作出科学的阐释,其中着重对分配环节作出详细的解释。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指出了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的性质所决定,换言之,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分配的性质。广义的分配往往包括两个方面,即产品分配和生产条件分配。狭义的分配关系,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也就说产品分配,它“表示对产品中归个人消费局部的各种索取权〞。[1]这种分配关系取决于生产关系。那么另一种分配的性质是由谁决定的呢?马克思指出:“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2]马克思在资本论的最后局部里明确指出,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三种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它们分别是通过劳动力、资本、占有土地的所有权这三种形式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是一切制度的根底,正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才会使得那些非劳动因素同样可以带来利润,而这些利润的所有者正是压迫无产阶级所的剥削者——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料首先表现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这些资本家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受托人,但是他们会把从这种委托中得到的全部果实装进私囊〞。[3]从这些论断中,我们不难发现,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性质,便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关系。 〔二〕收入分配实质是利益关系分配。每当我们谈到经济活动的时候,第一个不能防止的问题就是利益的归属与分配。所以,利益关系也就成了人类社会生产和交往中最为普遍的关系。收入分配其实就是一场关于利益分配的游戏,它影响这社会财富在社会各阶层的调整,显而易见,人们社会利益的实现主要受到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分配方式的影响。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那么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物质劳动条件的所有者、资本家和一无所有的工人以及土地的所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而对立的生产关系。资本由哪一方所占用也就决定了,收入分配采取哪种形式来分配。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家占有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取地租。“这就是分配的关系和形式,因为它们表示出新生产的总价值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中间进行分配的关系〞。[5]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在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中,不仅创造出了物质财富以满足其再生产的要求,同样也创造出新的生产关系,但所谓的新只不过是一种理想中应该存在的状态,实然,这种原有的利益关系没有得到任何改变,资本家依旧是资本家,雇佣工人也依旧是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未曾得到改变,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极其伪善的地方。 〔三〕生产分配关系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缩影。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建立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根底上的,他吸收了斯密、李嘉图等关于财富生产分配主体是劳动者这一理论,但马克思的理论在此根底上又更进一步的开展了,相比于传统分配理论更加注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分配关系。在他看来,人与物在生产中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劳动者具有物所不具备的主观能动性,他们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来改造自然。而物在生产过程中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它没有自我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相对于物而言,生产社会财富的应当是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马克思说:“劳动非原料,非劳开工具,非原产品……劳动不是作为对象,而是作为活动存在;不是作为价值本身,而是作为价值的活的源泉存在……劳动作为主体,作为活动是财富的一般可能性〞。[6]在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二重性〞的阐述中,科学地答复了商品的价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从而揭示了人是创造价值的根源,价值不是物的本身,而是隐藏在物下的人与人的关系。按照这种理论,社会财富是有劳动者的智慧所创造的,那么,他们必然有权利成为财富的享有者,而财富该如何分配,就应该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奉献大小而定。〔四〕收入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正如前文所说,马克思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同时又吸收了其有益的精华,以此为根底创造性的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和“劳动力商品〞概念,并且提出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理论都是以“剩余价值〞为基石。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剩余劳动带来的,它不是靠资本家的机器、厂房等不变资本产生的。根据W=C+V+M。这一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在商品总价值中,应该首先扣除那些用来补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以实现再生产的过程。其次,剩下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成了资本家的私有制的财产,当然除了理满足资本家自身需求之外,还应该分配给雇佣工人,而雇佣工人能分配多少就要取决于资本家的“良心〞了。简言之,剩余价值才是收入分配的主要对象,但收入分配的规那么却是由资本家一手操控的。这就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分配方式。 二、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启示 〔一〕收入分配制度必须适应生产力开展水平。生产与分配也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生产决定分配,也就是说分配制度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分配对生产同样具有反作用,合理分分配方式能够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前进,反之如何两者无法相适应就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开展。当前我国运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我国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开展我国的经济。我们要调动一切有利于经济开展的社会力量和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资料,从而实现市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财富的极大涌流,我们的分配制度也必然将进行新的调整,那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将最终得以实现。 〔二〕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那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开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开展的终极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社会开展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那么。在经济社会开展的全过程要始终把实现人的全面开展贯彻到底,社会经济实现和谐开展,落实好合理的分配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在收入分配领域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原那么,我们不仅要使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更要把提高人民自身的综合素质考虑其中,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开展。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绝非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而是有要求、有条件的,同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业,而是随着社会开展不断深化的。现阶段,我们必须要在社会开展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那么,在收入分配制度的构建中更是如此。要给收入分配制度赋予更多人文关心,使其更加具有人情味,努力实现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 〔三〕收入分配制度必须重视公平问题。公平问题是每个国家体制中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尽管当前社会的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却依然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各种不公平的现象。无论是在兴旺的资本主义世界,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公平都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追求。当前,面对我国基尼系数的不断增高,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提醒着我们必须在收入分配中处理好公平问题,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政府要通过各种手段,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化。其次,对于目前的收入差距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并非按劳分配的制度本身,而是由于我们没有认真的贯彻按劳分配的原那么。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的说明了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同时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问题的解决。 〔四〕收入分配制度前提是大力开展生产力。由于收入分配的对象就是剩余价值,那么只有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更丰富的社会财富,努力把蛋糕做大,这样才有利于更好的分配,才能不断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前提——大力开展生产力。社会的开展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开展,生产力对社会制度的影响也极其重大。马克思说:“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7]邓小平也屡次强调:解放和开展生产力是中国改革的核心。他辩证的将解放生产力同开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科学的阐释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个论断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根本矛盾的认识,而且也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最重要、最显著的要求就是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增强社会活力。只有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目标。课题工程:该论文是南京财经大学2023年研究生创新研究工程结项成果。 参考文献 [1][2][5]资本论节选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3]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