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于坚的诗歌
于坚的诗歌苍茫背景下那些仓皇奔走的语词
2023
诗歌
苍茫
背景
那些
仓皇
奔走
语词
于坚的诗歌 于坚的诗歌:苍茫背景下那些仓皇奔波的语词
现代汉语,不再铿铿锵锵,乃是经过西方拉丁语法格式化之后更加散文化的语文。对于出生于1950和1960年代的诗人们,无论所受教育程度如何,且不说英语学习的程度,都经历过儿时语文课堂上“主谓宾定状补〞这种分析语法吭哧吭哧的折磨,都被迫接受过程式造句的生硬训练,现代汉语由此获得了某种理性的逻辑品格,但同时,无疑也丧失了古代汉语在诗歌中涌现出来的朗诵与背诵的气质。如何既要保持传统诗歌对记忆的信赖,又要在场景描写与叙事中接纳西方语法或者说,在吸纳西方语法格式化的渗透之时,一个诗人如何丰富与转换古老的呼吸节奏这是一个致命的唤起的问题,以德语写作的犹太诗人策兰就在期间深深饱受上路的艰难。
从字词到词组,从词组到语句,再到意象和意境的话语模式,一直到精神原那么或世界观态度的逐一吸取与接取,就可以看出当代汉语诗人对古代汉语的转换程度,以及对现代汉语的奉献与糟蹋。无疑,就现代汉语诗歌而言,似乎还没有一个诗人从整个的话语层面上完全地做到重塑现代汉语的外在与内在法度,我们看到的是各个层面上的奔突与挣扎:有些诗人以句法上独特意象的疙瘩超越了之前的颂歌简单的语句,但是这疙瘩却在穿越现实与虚构的场景之间堵住了嗓音的音色;有些诗人的短句最为凝练地展现了西方意象的超现实魅力,但是却在语词的滑动中失去了重量;有些诗人那么是在意境话语模式的繁复建构上到达了极致,却有着割断自己声带的危险,除非走向歌咏和祈祷的语调;有些诗人最为自觉地有着对西方精神品格的接近,但是在大师的世界与自己个体的经验之间却无法建立自己的语词体系和想象空间;那些口语诗人呢一旦他们走向身体,外表上似乎可以避开这些外来语法的限制,但我们生命政治与生命经济的身体难道不是已经同样被西方现代性的生活经验的结构所同化了显然他们缺乏自觉的反省,从蹦词的口语到心灵的呼吸,这之间的距离真的只有一句诗行的距离还是有着生命之肺与喉咙峡谷的无尽深渊的距离
当然,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诗人于坚还是有着自己的禀赋和蛮力的,他以其个体性的坦率质朴,以对日常生活的切身体会,以对语词的直接信赖,避开了语法体系的网络,这就是他仅仅选择“字词〞!他大胆而无所顾忌地吸纳字词,但凡能够经过嘴边的字词,都可以在诗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同那些在南方或者高原上安然挺立的房舍、茅屋,或者就是石头,它们无论尊卑,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站立起来,站立得住。
于坚的诗歌写作,如果有着某种进展,不过是从日常生活的平铺直叙或者略带反讽,走向了一种以天地苍茫为底色的渲染,随着年岁的增加,语词渐渐在自然的深处寻找它苍凉而温存的底色!
阅读于坚的诗歌,我似乎感到他就坐在我身边,迫切要交代什么!没错,就是这个词――“交代〞――让我勃勃心动:如何交代以及交代什么,从交代的恳切和暗涌中,翻开了于坚语词的那个出口的瞬间时刻。诗歌成为一种交代,而不是表达,不是那种咬文嚼字的文人习气,而是迫不及待地交代,要一股脑儿地交代一切,时间地点人物等等。这里有着于坚这一代人所受教育的雏形,一种写作开始的拙稚,但是真实而恳切,有着他自己的口吻,来自于他的肺腑集蕴的底气,这在尚义街六号那里确立了基调。找到自己的口吻是多么难,只有那些成为歌唱家的音乐人才知道,通过固定自己嗓音的部位以及使之发出美妙的战栗之音,于坚找到了语词和经验契合的时刻,这就是直接交代,交代自己所看到的,尽可能的交代,不要发表自我评论和过多感想,能够清楚地交代,平铺直叙而不拐弯抹角地交代,让汉语本身具有交代的明晰,这是他诗歌写作的开始。交代,也是对自我声音的肯定,还是诗歌写作的自身肯定,因为这是一种服从语词的交代,交代他所看到的和阅读到的,他并不需要过多的反省和思考,否那么就走向了句法和思考的逻辑,因此于坚不屈服于世界和所谓的西方写作大师,因此于坚仅仅屈服于自己对语词的记忆,这种记忆也许并不是诗歌的,当然,随着后来他自觉回到传统的诗歌语气中,对时间穿越的衔接以及对空间断裂的敏感,他以引用和转移古代诗歌的语句来确认自己记忆的合法性,但是,他还是在语词的密林中,甘愿迷失,于坚所谓的口语诗其实是对语词记忆的肯定,因此这里有他的困境,有他对自己生活的原初记忆,尤其是能够让语词和日常经验一瞬间的契合的记忆,也有他不得不承受的要发泄的暴力记忆,而一旦面对未来的恐惧,他就会不由自主地退缩到语词的牢笼中。
重要的是记住那些曾经看到和听到的语词,让他们在写作或者诗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恰当或者不恰当,但是都得到了庇护。
于坚的诗歌是口语诗吗他自己似乎认为是如此,其实也不一定,一个写过如此多诗行的人,一个还反对诗歌朗诵的人,其实不是口语了,他的诗行已经给他附加了一层神经网络和经脉了。一方面,于坚句子的比喻并不多,语句的修辞内卷并不强烈,而且绝不会在比喻中套着比喻,这确实是口语的,那些带有西方色彩的翻译体的诗歌,一般是要以几个“的〞字来串联比喻走向深层的隐喻漩涡,显得拗口生涩,而于坚的诗歌直接明快,罗列相通词性的语词,并不控制,而是保持语词在口语中的重复,乃至�嗦,但是有着战栗的卷舌音,如同民歌中的拖腔,没有句法,是的,尤其是没有句法,如果于坚诗歌有着对西方语言的对抗,出自汉语传统本能的抵抗,那就是诗歌到了语词为止,不是“他们〞所言的诗歌到语言为止,于坚的诗歌主要是到“语词〞或者“字词〞为止,这是他与其他口语派最大的不同,这个不同至为关键,其他诗人的诗歌语词不得不走向语句或者语法,不得不说明某件事情,于坚的诗歌几乎没有语句,只有语词,或者准确说,是一个个的字,既然于坚深切领会到古代汉语的魅力是一个个的孤独的“字〞就可以巍然屹立――这是个体性品格的独特塑造,一如于坚本人!当然,困境是现代汉语却不得不是兼名的字组或者字词了,因此于坚让一个个语词彼此之间有着空隙,有着距离,在声音的嘈切和喧闹中彼此回响,但是不形成现代汉语的句法,当然不是说于坚不写符合语法的句子,而是他诗歌根本的元素构成是这些字词――刚刚苏醒或者过于喧闹需要行走起来的字词:名字,动词,尤其是形容词,让语词本身在重复与差异中找到情绪上的对应,不仅仅是行走,而是奔波,在吼叫中,彼此打着招呼中奔波,如同一群原始的少数民族在蛮荒的大地上第一次相遇,充满生气,赤裸的脚趾有力地抓住大地,让一个个字词生根,但不会走向句子――那是屈服,屈服于世界的现有的逻辑,屈服于已有的诗歌写作模式,于坚保持了自己厚厚双唇的尊严,维护了原始大地的深沉。
阅读于坚那么多的诗行,无论是快节奏的0档案与飞行,还是慢节奏的尚义街六号和网,他言说的节奏并没有根本改变,我简直惊讶于坚这么多年的写作,其诗歌的行距似乎没有根本的改变,一个个字词,两个,三个,乃至五个,可以是十个以上,就以简单的空格分开,并置而且并列,那么自然,其中透着气,就如同一个在高处或者密度地图对城市街道的形式性的惊鸿一瞥,诗人保存了这个视野,一直在这个透气而涌动的视野中呼吸,总是语词,或者是一个个名词,或者是一个个形容词,或者是一个个动词,都罗列在一起,如同一座座房子,语词之间有着空隙,似乎那是喘气的时刻,是行人穿越的空间。
于坚诗歌的日常性,就在于如此对应于我们这个日常的生活世界,在时间空间的秩序上回应了一个漫游者或者奔波者在世界上穿行的步伐。
阅读于坚的诗歌,目光要跟随什么节奏,气息还是语义的意群,还是叙事的情节还是观念的重音都是,也都不是,于坚诗歌中的语词这么几十年来彼此接近,但是有着空隙,这个有些粗暴的形式就是如此,像某种宿命的安排,于坚如此顺服于这排列组合,一颗狂放不羁的心,似乎需要如此干脆明了的形式来约束于坚诗歌写作的手感,我不说秘密与诀窍,就在于这些有着空隙但是语词一个个并列的诗行里,诗歌获得了外在的形式,在罗列中,如同现代绘画中的拼贴和并置,如此单纯,又如此充满生机,让语词获得了节奏。
于坚的诗歌属于某种风景,也许他那萨满一般带有原始野性的面容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只是这面容的风景已经被语词熏染过了,有着一层语词的面具。尤其是他厚厚嘴唇在几十年语词的倾吐中,已经更加柔软,更加熟悉声音战栗的余韵。但是,诗歌与诗人之间一直有着距离,诗歌一直需要面具,哪怕是最为本色的诗人,一旦进入诗歌写作,不得不让诗歌大于自己,我想这是于坚自己内心的煎熬:是保持语词的质朴与粗粝,让排列的语词在嘴唇的轻快中找到自己的节奏,还是以有意的分行约束语词的跳跃,乃至在叙事中形成某种事件的期待,或者诗歌走向苍茫之境时,语词是否有着足够的安静与空白令自身产生回响
一行行排列的语词让于坚的诗歌保持了吟咏的气质,不是朗诵,尽管有着噪音的背景,但诗人却保持着他内心的喃喃自语,尽管有时候言词剧烈恳切,但是一直保持了浑厚的吟咏,吟咏是保持个体生命气息或灵魂的品质,是在气息中去除小我,而走向生命本身的倾听。这也是为什么于坚的诗歌可以一直保持下去,因为吟咏是生命习语的倾听,一直是倾听,一个会说,一个不停说话――看看或者想想于坚现在已经写出了多少万行诗歌了吧,但是他保持了一种倾听,倾听自己心头或者心中的语词,尤其是字,因此,于坚彻底地保持了古代汉语原初的对一个个字的保持的能力,他似乎要让这些字击穿天空。
于坚的诗歌为我们保存了日常生活的余韵,在语词对经验的挤压和覆盖中,日常生活并不需要锤炼,它们昏暗的光线就照亮了语词的尘埃,是的,光明和尘埃都在生活中一起跳跃,古老的语词在吟咏中也鲜活起来,随着年岁的增加,窗格子上的玻璃会变暗,黄昏以其苍茫测度诗人的忍耐,诗歌将会变得更加单纯而充满了智慧。
[责任编辑欧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