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校思政课
教学改革
存在
问题
对策
探讨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间的信息不对称、教师教学考核不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等方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如下: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改革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加强高校自身对教学改革的重视;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5-0212-0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高校开设的必修课,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来广阔学者和师生的共同改革与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随着新形势的开展,思政课教学也呈现出新的问题。局部学生对思政课不够重视、不感兴趣、不认真学习的现状还一定程度存在。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仍有一定差距,教学改革仍需要不断深入。分析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剖析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因素,提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是师生之间存在教学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多一些[1]。当前思政课大局部为大班教学,教师面对的是几十甚至上百名的学生。这些教学对象来自五湖四海,其成长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背景和后天的经历都各不相同,对教学的诉求也不一样。学生诉求的多样性与教师单一性、要求传达思想和内容的统一性的矛盾,是导致教师所传达或发出的信息与学生想要的信息形成不对称的原因。师生间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出现“逆向选择〞行为,在教学上的表现就是对学习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浓、产生厌学情绪,课堂上玩 ,看其他课外读物,甚至打瞌睡,到最后就变成厌学、逆反、抵抗心理,出现迟到、旷课等行为。老师所教的不是学生想要的、感兴趣的,这就会导致教学效果异化。
二是教师教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建立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学更好开展的有力措施。然而事实上,这种评教体系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甚至偏离初衷。学生的评教和教师的被评教更多的是建立在相互博弈的根底上:学生对教师的评教,更多是从自身是否考试过关获取学分来评价教师上课质量的好坏;而教师为了使自己在学生当中的评教分数不算很差,不被领导批评,不卡着评职称、晋升等往往违心取悦或迎合学生,改变教法、降低要求。而有些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屑一顾,也不愿意做太多的改变,依然老教法、老方法,导致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易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久而久之对评教也变得无所谓,随便点评应付了事。教学变成教师的良心活,对学生负责一点的教师或许舍得花些精力去改善教学,否那么更多的是上课下课、学完就完的任务式教学。
三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缺乏。局部学生认为思政课就是初高中知识的再呈现、再复习,换汤不换药,内心就有一种自我设定的排斥感。思想上没有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心里提不起对思政课的兴趣。据调查发现,关于“思政课在大学所有课程中的地位〞的情况,有近50%的同学认为思政课不太重要和一点都不重要[2]。相对于对自己今后工作有着密切关联的专业课,学生对思政课更多的是考虑到考试及格,修完学分,简单应付了事。他们对不得不学的公共必修课――思政课表示出一种无奈。这使得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网上百度然后复制粘贴,马虎应付。考试过程中希望老师网开一面,降低要求,划出复习范围,给出考试重点。过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使得学生急功近利,对一门课程是否需要认真学习简单地以是否对自己有用来衡量。学习动力缺乏导致学生在学习时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试过关,及格就是学习思政课的目标,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表现出冷淡、不感兴趣。
四是教学方式单一,讲解缺乏深度V度。局部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性不够,教学方式单一,在“教师教学缺乏吸引力的原因〞调查中,44% 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3]。当前思政课教学更多的是大课堂PPT教学模式,考虑到学时分配、学生外出安全责任等问题,对问题性教学、讨论式和实践性教学应用不多。思政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需要采取一定的灌输和说教方式才能确保根本思想教育效果。同时,教材的不断更新和内容浓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这需要教师花足精力,深研教材,搜集材料,拓展知识。而教师受评职称搞科研、报课题做调研等方面的影响,精力有限,很少主动花费心思放在改良教学上,更多的是按部就班、蜻蜓点水式的对根本理论知识的讲述,而对于国际和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回应不够,讲解不深。
二、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复杂的国内外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冲击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适应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而这些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这主要体现在: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开展的关键时期,开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比拟突出。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导致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还存在。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西方大量与社会主义相悖甚至反社会主义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也被有意无意地带入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推动下,各种社会思潮和不良信息无孔不入,充满和影响着高校师生的三观和思想。社会环境对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表现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影响,冲击着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二〕高校体制开展和改革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当前高校体制开展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重科研、轻教学,重职称、轻管理的现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无论在科研申报、教学评奖、职务晋升、福利发放和待遇增加等各方面都与称挂钩,职称越高所获取的资源就越丰富、渠道就越便利。对科研的奖励往往较为丰厚直接,而对教学的奖励却很少。在这一导向下,高校教师更多是想方设法搞好自身科研和评定职称的事情,而不愿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教学改革。因此,造成不少教师不愿意上课、少上课,上课态度不够端正,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不思改良。此外,局部高校专职教师有较多的学习培训时机,拥有更多的科研、教学资源。而承当大局部教学任务的兼职教师时机不多,这无形当中导致教师内部的不平衡。由于长期得不到外出学习培训提高的时机,使得局部老师教学理念、思维和能力始终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提升, 导致教学水平和能力有限,制约教学效果。
〔三〕学生主体新变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挑战
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今校园的主体,他们的成长环境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开展、物质财富增多而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和交织的时期,互联网快速开展,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广泛应用,各种信息充满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的思想和言行举止有着不同以往的鲜明特征。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他们思想虽然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立场不够坚决、思想理念模糊、价值取向功利化、奉献意识淡薄、缺少社会责任与担当、艰苦奋斗精神缺失、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4]。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开展,他们认识事物、了解信息、接受事物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他们接受信息的时空比以往更为广泛、更为直接、更为快捷。相比现代信息所带来的视觉动感强烈、信息量丰富、选择方式多样,传统的说教和灌输教育教学方式与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变化规律难以适应,导致教学缺失吸引力和有效性。
三、推进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对高校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
教育主管部门需要从制度、人力、财力等方面,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评价倾向,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鼓励,调动教师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让大学回归教学。一是制定和完善教师从教鼓励机制,加大对从事教学教师的奖励。将精神鼓励、物质鼓励和政策鼓励有机结合,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通过内外两方面的力量、正反两方面的鼓励,疏堵结合,变外发型压力为内生型动力,使教师更加积极投身教学[5]。二是严格教学管理,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切实改变以往以检测为主要手段的传统评价方式,改变单一以结果或成绩进行考量的做法,加强过程的监督评价,增加其他主体对教学行为的评价参与。充分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评分与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多方面寻求突破,使评价全面化、整体化。
〔二〕重视和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建设
一要严把教师准入关,严格按照高校思政课教师选聘和任用的条件和要求,认真考核严格选拔,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教学上有真才实学,勇于改革创新的同志选配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上来。二要从政策扶持、工作条件、职务晋升、待遇保障等方面建立教师从教的动力机制,切实落实和真正体现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的重视。要营造全校关心和支持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气氛,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学校管理事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话语权,克服高校思政课属政治任务型、可有可无、谁都可以干的错误思想,防止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边缘化。三要经常组织专职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高水平的专题学习和培训,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业务技能培训和理论学习,增强教师回应时代、回应学生的问题的勇气和解疑释惑的理论底气,切实以理论和实践解决好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三〕运用和发挥好互联网+课堂的教学功能
互联网的开展正改变和影响着教育生态。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现代信息思维,主动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多样性,大力加强现代信息化教育管理。要主动出击,积极获取大量对思政课教学有价值的信息,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信息量的输送。同时,教师要善于整合网络教育资源,积极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育模式,挖掘思政教育资源优势,适当纳入课堂教学与管理体系,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模式。从教学方式方法上看,教师需要提高自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能力,提高对办公软件、课件设计和制作、课件演示信息技术的掌握,转变过于依赖传统板书的观念[6]。教师要善于把线上线下的信息资源整合优化运用到教学上,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与学生的无障碍交流。要在新形势下对现实问题予以关注,树立问题意识,了解学生的教学需要,丰富教学方式,变换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发挥协同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四〕教学需要与学生的思想问题相结合,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卫生、婚姻等一切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7]。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应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社会和学生实际,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讲述。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积极探索专题讲授、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参观学习、辩论赛、演讲比赛、网络互动等方法,让学生在自我参与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8]。而这种教育和引导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解释和说理,不同于网络的泛泛而谈,而是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以思政课教师独有的理论深度和广度,站在更高更广的视角,以事实为依据,以身边的实例回应学生关切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理性信仰,解决思想困惑,增强学生的思想定力和政治素养,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