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家
农业
节水
纲要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23-2023年〕〔以下简称纲要〕,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纲要共分6章28条,明确提出了农业节水的总体要求、体系构成、分区指导、重点工程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实施意见。到2023年,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亿亩。
纲要明确了农业节水的总体要求,提出开展农业节水要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宗旨,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严格水资源管理,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转变农业用水方式,完善农业节水机制,着力加强农业节水的综合措施,着力强化农业节水的科技支撑,着力创新农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着力健全基层水利效劳和农技推广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开展农业节水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分区实施,突出重点、示范推广,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建管并重、深化改革的原那么。经过努力,到2023年,根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根本覆盖农业大县;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到达10亿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亿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以上;全国农业用水量根本稳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到达0.55以上;全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到达5亿亩以上,高效用水技术覆盖率到达50%以上。
纲要提出要建立农业节水体系,通过优化配置农业用水,调整农业生产和用水结构,完善农业节水工程措施,推广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节水措施,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等,在全国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布局与水土资源条件相匹配、农业用水规模与用水效率相协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节水体系。同时,依据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经济社会开展水平等,提出了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南方地区开展农业节水的指导意见。
纲要规划推进五项农业节水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同步改造,优先安排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二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规模化推广工程,以东北、西北、黄淮海地区为重点,集工程、农艺、农机和管理等措施于一体,建设一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规模化推广工程。三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工程,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XX县区,完善田间根底设施,推广改土、覆盖、倒茬、平整土地和秸秆还田、土壤墒情监测等技术。四是农业节水技术创新工程,开展节水灌溉技术标准、灌溉制度、新产品与新技术研发和综合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等方面的联合攻关,集成和再创新形成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节水模式,并加大技术推广力度。五是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以西南地区为重点,在具有一定降水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
纲要要求健全开展农业节水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增加农业节水投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完善技术效劳体系,深化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第二篇: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23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23—2023年〕
水资源是根底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开展的主要瓶颈。农业是用水大户,近年来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局部地区高达90%以上,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大力开展农业节水,在农业用水量根本稳定的同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平安、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开展的决定〔中发"2023"1号〕和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23"3号〕精神,把节水灌溉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全面做好农业节水工作,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开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决策和部署,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宗旨,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严格水资源管理,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转变农业用水方式,完善农业节水机制,着力加强农业节水的综合措施,着力强化农业节水的科技支撑,着力创新农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着力健全基层
1水利效劳和农技推广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
〔二〕根本原那么。
——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编制全国性、区域性的农业节水相关规划,以供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合理确定农业节水开展目标和建设重点。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实施。根据各地水土资源条件、农业生产布局等实际情况,抓住影响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分区采取适宜的农业节水措施,兼顾节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坚持突出重点,示范推广。突出抓好重点区域、主要农作物的节水技术应用,集中连片建设农业节水工程,实行规模化开展。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加快节水技术推广。
——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农业节水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明确各方职责,调动和发挥广阔农民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坚持建管并重,深化改革。在加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农业节水产业支持、技术效劳、财政补助等政策措施。
〔三〕开展目标。到2023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布2局与水土资源条件相匹配、农业用水规模与用水效率相协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节水体系。根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根本覆盖农业大县;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到达10亿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亿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以上;全国农业用水量根本稳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到达0.55以上;全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到达5亿亩以上,高效用水技术覆盖率到达50%以上。
二、建立农业节水体系
〔四〕优化配置农业用水。通过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和实施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缓解重点农业生产区的用水压力。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视利用非常规水源,提高农业用水总体保障水平。在渠灌区因地制宜实行蓄水、引水、提水相结合。在井渠结合灌区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在井灌区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在不具备常规灌溉条件的地区,利用当地水窖、水池、塘坝等多种手段集蓄雨水,解决抗旱播种和保苗用水。
〔五〕调整农业生产和用水结构。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优化配置水、土、光、热、种质等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及农、林、牧、渔业用水结构。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严格限制种植高耗水农3作物,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在规划建设商品粮、棉、油、菜等基地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防止加剧用水供需矛盾。积极开展林果业和养殖业节水。
〔六〕完善农业节水工程措施。优先推进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节水灌溉开展。除有回灌补源要求的渠段以外,对渠道要进行防渗处理。要平整土地,合理调整沟畦规格,推广抗旱坐水种和移动式软管灌溉等地面灌水技术,提高田间灌溉水利用率。在井灌区和有条件的渠灌区,大力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在水资源短缺、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等地区,积极推广喷灌、微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因地制宜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雨水集蓄利用等措施。
〔七〕推广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节水措施。合理安排耕作和栽培制度,选育和推广优质耐旱高产品种,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大力推广深松整地、中耕除草、镇压耙耱、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以及合理施用生物抗旱剂、土壤保水剂等技术,提高土壤吸纳和保持水分的能力。在干旱和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区,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八〕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明确农业节水工程设施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加强水费计收与使用管理。完善农业4节水社会化效劳体系,加强技术指导和示范培训。积极推行农业节水信息化,有条件的灌区要实行灌溉用水自动化、数字化管理。加强技术监督,标准节水材料和设备市场。
三、实行分区指导
〔九〕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XX省自治区东部。西部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积极采用深松整地、抗旱坐水种等措施,合理施用生物抗旱剂和土壤保水剂;合理开展膜下滴灌、喷灌,在有规模化耕作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开展大、中型机械化行走式喷灌。东部要加大现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新建灌区应到达节水灌溉工程标准要求,大力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十〕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和XX省自治区中西部以及XX省西部,要严格按照水资源配置总量,控制灌溉开展规模。在灌区重点开展渠道防渗,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喷灌技术。在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地区,适度开展大、中型机械化行走式喷灌,兼顾开展小型移动机组式喷灌和管道输水灌溉;在具有水力自流条件的地区优先开展自压喷灌、微灌和管道输水灌溉。在内陆河区优先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维护生态平安。要加强土地平整,改良沟畦灌水技术,推广垄膜沟灌、覆盖保墒等技术,配套施用长效、缓释肥料及抗旱、抗逆制剂。根据水资源条件,在草原牧区积极开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大力实施小流域、坡耕地综合5治理和黄土高原淤地坝等工程建设,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十一〕黄淮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市〕和山西东部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在井灌区重点开展管道输水灌溉,积极开展喷灌、微灌和水肥一体化,推广用水计量和智能控制技术。在渠灌区、井渠结合灌区重点开展渠道防渗,因地制宜开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在地下水超采区严格控制新增灌溉面积,大力提倡合理利用雨洪资源、微咸水、再生水等。
〔十二〕南方地区。包括长江沿岸及其以南的各省〔区、市〕,要以渠道防渗为主,重点加快灌排工程更新改造,适当开展管道输水灌溉,大力开展水稻控制灌溉。在丘陵山区兴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抗旱减灾能力;搞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推广坡耕地综合治理,采取覆盖等农艺措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东南沿海经济兴旺地区要采取各类节水综合措施,提高灌溉保证率,率先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
四、推进重点工程
〔十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优先安排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着力解决工程不配套、渠〔沟〕系建筑物老化、渗漏损失大、计量设施不全、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加强末级渠系建设,加快6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十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规模化推广工程。以东北、西北、黄淮海地区为重点,选择农业生产急需、开展条件好、农民积极性高的地区,集工程、农艺、农机和管理等措施于一体,建设一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规模化推广工程,为周边农户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让实用节水技术进村入户到人,努力做到节水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示范作用较大。
〔十五〕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工程。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XX县区,突出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集成配套,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与区域优势产业开展相结合,完善田间根底设施,开展补充灌溉和微水灌溉,推广改土、覆盖、倒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