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核心
稳定性
脑瘫
儿童
康复训练
模板
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性与脑瘫儿童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性与脑瘫儿童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 马丙祥 脑瘫康复的发展 神经发育学理论运动控制理论、神经重塑理论 Vojta、BobathBobath、PNF、Rood、运动再学习 康复理念:国际功能分类(ICF)身体功能参与、社会、环境 早期诊断,早期康复长期康复,全面康复 传统力量的训练四肢 “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20世纪90年代初,在运动员的训练中,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他们从力学、神经生理学和康复等不同角度对躯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以稳定骨盆和脊柱、传递和衔接上下肢力量为主要功能的核心力量,在竞技体育的运动中,尤其是对于那些技术性强难度高的运动项目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先后提出了“核心稳定性(Core Stability)”和“核心力量”(Core strength)的问题。“核心稳定性”“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移动提供力量的身体姿态。核心稳定性的优劣取决于位于核心部位的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的力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即核心力量。“核心力量”“核心力量”是一种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不仅是人体核心稳定性形成的主要能力,而且在竟技运动中它还能够主动发力,是人体运动的一个重要“发力源”。因此,核心稳定性是人体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结果,而核心力量是一种与上肢、下肢力量并列的,以人体解剖部位为分类标准的力量能力。“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核心力量”的概念最早源于核心稳定性的研究。Punjabi在1985年首次提出了脊柱稳定性(spinal stability)的概念,他认为,脊柱稳定性涉及3方面的问题或系统:被动脊椎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1989年美国旧金山脊柱研究所(SFSI)在其设计的“动态腰椎稳定计划指南”中提出了中位脊柱(neutral spine)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它是核心稳定性的最早来源。1992年,Punjabi又提出核心稳定性的概念,认为人体的核心稳定是一种“稳定人体系统,以使椎间的中部区域保持在生理极限范围内的能力”。“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2000年之后,核心稳定性日益受到运动医学专家的重视,Willson等人提出,核心稳定性是腰、骨盆和髋构成的复合系统预防脊柱弯曲的能力,以及脊柱在受到干扰后恢复平衡的能力。同时他们还认为,核心稳定性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定义。运动生物力学上将其定义为“一个骨骼-韧带联合体在一定的阈值内防止躯干在过度负荷下发生过度弯曲的能力”。临床医学方面则可能将其定义为“腰-骨盆-髋联合结构上特定肌肉群的耐力和力量水平”。这些定义都强调了由腰-骨盆-髋构成的人体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和通过其稳定性抵抗脊柱失衡的能力。人体核心的构成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人体的“核心(core)”是指脊柱、髋关节和骨盆,它们正好处于上下肢的结合部位,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核心肌群的组成 在解剖结构上,人体的核心部位既包括了腰椎、骨盆和髋关节等骨骼以及它们周围的韧带和结缔组织,也包括附着在这些骨骼上的肌肉,如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等29对肌肉则组成了核心肌群,也有人把起于核心的股直肌、股二头肌归为核心肌群。核心肌肉的组成 核心肌群的分类 稳定肌(核心小肌群)运动肌(核心大肌群)主要肌群 骶棘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多裂肌等 背阔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及腰部的腰大肌等 形状 羽状 梭形 肌纤维构成 以慢肌纤维为主 以快肌纤维为主 位置 脊柱深部 脊柱表层 作用 参与稳定与耐力作用 主要参与快速运动“核心稳定性”的作用 核心部位的稳定并不是运动的目的,稳定是给不同肢休(如上下肢)的运动创造支点,为不同部位肌肉力量的传递建立通道。Hodges等人运用肌电图仪对人体做全身运动时的上肢肌、下肢肌和核心肌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核心肌肉(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和多裂肌)肌电的发生早于上下肢肌肉,尤其是腹横肌的肌电明显早于三角肌和下肢主要肌肉。因此,他们认为,核心肌群的提前动员使身体的核心部位首先做好准备,为四肢的发力建立支点。核心的控制核心的控制 重心的稳定与变换重心的稳定与变换 力量的传递力量的传递 力量的控制力量的控制 力量的整合力量的整合“核心稳定性”的作用 核心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稳定,运动中的稳定几乎都发生在一瞬间,其稳定的程度以及稳定与不稳定都一直处于频繁的变换和交替之中。因此,核心部位的力量不单纯涉及到单块肌肉收缩力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神经对多块肌肉的支配和控制能力。研究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提高人体在非稳态下的控制能力,增强平衡能力,更好的训练人体深层的小肌肉群,协调大小肌群的力量输出,增强运动机能,预防运动损伤。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的区别 在解剖位置上,它不同于以往的躯干肌肉,躯干肌的界定主要是以脊柱周边的肌肉为标准,而核心肌是指附着在腰椎一骨盆一髓关节周围的肌肉,一部分腰椎以上的躯干肌并不包含在核心肌肉之内,而一部分以往被定义为下肢肌的肌肉却属于核心肌肉的范围;在生理功能上,核心力量更强调稳定和平衡,更强调深层小肌群的固定作用,更强调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在作用上,核心力量在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上都不是直接的发力源,它主要是通过对核心部位稳定性的加强、稳定程度的调整和稳定与不稳定之间转换的控制,为力量的产生创建支点,为力量的传递建立了通道。核心力量的影响因素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 稳定脊柱、骨盆;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力;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提高上下肢和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预防运动中的损伤;降低能量消耗;提高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度。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 由稳定到非稳定 由静态到动态 由徒手到负重 先内后外、先小后大、先稳定后运动 核心力量训练 练习方法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力量训练:此类练习适用于核心力量练习初始阶段,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这种类型的练习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和肯定,普遍认为是最基础的核心练习的手段。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1 身体姿势稳定的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 练习方法2: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弹力绳、垫上、力量练习器械等。在这种练习方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平衡球、平衡板和瑞士球等这类不固定的器械和自由重量器械。使用这一类型的器械进行力量练习,可以有效的动员躯干部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从而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外力来支撑躯体的弊端。球上运动1 球上运动2 平衡步踏运动 平衡软垫 平衡板、弹簧板 核心功能性训练 Thera-Band弹力带(美国赛乐)、药球、振动杆、哑铃 核心力量训练 练习方法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诸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种形式的练习等。核心力量训练很关键的一点在于训练时练习者是在躯体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的,或者是运用的器械是不固定、必须要使用者自行进行控制的器械,如平衡球,瑞士球,平衡板等。核心力量训练 训练方法4:这种练习的关键是使身体处于一种不平衡、或者是在不稳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自由力量训练。这种非平衡性力量训练是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使用不稳定的装置进行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所训练肌群的力量水平和本体感受能力还可以激活核心肌群的参与,并使其得到发展和提高。核心力量训练 非平衡性力量训练: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这种训练操作通常使用健身球、摆动板、泡沫球、平衡盘或单侧支撑训练,以增加核心运动能力和稳定性,利用不稳定训练的运动员其神经肌肉系统的增强远远高于稳定的训练。使用不稳定的装置进行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所训练肌群的力量水平和本体感受能力还可以激活核心肌群的参与。脑瘫患儿的“核心稳定性”大多数脑性瘫痪儿童的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减弱,直接制约了患儿的运动及平衡协调能力。脑瘫患儿核心稳定性的训练 根据核心稳定性理论,脊柱的肌肉可为稳定肌和运动肌两类。稳定肌通过离心收缩控制锥体活动和具有静态保持能力,控制脊柱的弯曲度和维持脊柱的机械稳定性。运动肌收缩通常可以产生较大的力量,通过向心收缩控制锥体的运动。传统的腰腹力量训练侧重于对运动肌群的训练,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对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可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与运动。脑瘫患儿核心稳定性的训练 脑瘫患儿核心稳定性的训练 核心大肌群的力量训练:主要是通过等张训练或等长训练提高患儿核心背阔肌、腹外斜肌、竖脊肌、臀大肌、臀中肌、腰大肌等的力量,如仰卧起坐训练、搭桥训练、体轴回旋、弯腰拾物训练、俯卧位抬腿训练等;另外还可进行扶站位骨盆控制训练、立位姿势控制训练或立位促通板上被动站训练等以增强脑瘫患儿的骨盆与躯干的控制能力。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及患儿平衡性、协调性的训练:借助巴氏球、平衡板、圆滚等康复器材增强脑瘫患儿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如平衡板上的膝立位、坐位、四爬位、立位训练,巴氏球上的坐位、跪位平衡训练等。核心稳定与头部控制 头头 部部 的的 控控 制制 颈部肌肉无力颈部肌肉无力 或力量不平衡或力量不平衡 角弓反张模式消失角弓反张模式消失 异常姿势反射的消失异常姿势反射的消失 腰部肌力、肌张力正常腰部肌力、肌张力正常 腹部肌力、肌张力正常腹部肌力、肌张力正常 核核 心心 的的 训训 练练 仰卧位或坐位抱球训练 悬吊床滚动训练 上田正颈部法 手 支撑臀部加压训练 仰卧起坐训练、搭桥训练 体轴回旋 弯腰拾物训练 核心稳定与翻身 翻身的完成翻身的完成 原始反射消失原始反射消失 髋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 骨盆带肌群收缩骨盆带肌群收缩 躯干回旋出现 悬吊床训练 手肘支撑 抱球训练等 ATNR、TLR、角弓反张等 主、被动翻身训练 坐、卧位翻身训练 被单内体轴回旋训练 卧位体轴回旋训练 交替屈曲双下肢 骨盆带控制翻身训练 肩部控制翻身训练 核心稳定与坐位 姿势转换训练 坐位平衡训练 腰骶部肌群肌力正常 下肢异常姿势的消失 躯干肌群的连锁反应 坐位平衡的出现 体轴回旋 稳定的基底 抑制下肢异常姿势 肌力训练 自动态平衡 他动态平衡 不同体位 向坐位姿势转换 核心稳定与爬行 四爬的完成四爬的完成 巴氏球上俯冲训练巴氏球上俯冲训练 手支撑臀部加压训练手支撑臀部加压训练 躯干的回旋训练躯干的回旋训练 上田肩、骨盆法上田肩、骨盆法 腰腹肌力的训练 双髋关节双髋关节 加压负重训练加压负重训练 核心稳定与膝立位 髋髋 关关 节节 充充 分分 伸伸 展展 直跪 良好的髋关节良好的髋关节 负重控制能力负重控制能力 下下 肢肢 异异 常常 姿姿 势势 消消 除除 跪位平衡出现跪位平衡出现 髋关节 后伸 训练 促通平衡反应 外展肌力训练 内收肌力训练 缓解内收肌 痉挛 站立、行走的条件 站立、行走站立、行走 双下肢良好的负重能力双下肢良好的负重能力 下肢异常姿势的改善下肢异常姿势的改善 站位静态平衡反应的出现站位静态平衡反应的出现 站位动态平衡反应的出现站位动态平衡反应的出现 良好的四爬运动完成良好的四爬运动完成 尖足、屈膝、膝反张、足内外翻、髋关节内收内旋等 核心稳定与站立、行走 骨盆的控制骨盆的控制 姿势的转换姿势的转换 膝立位及立膝立位及立位平衡训练位平衡训练 弓步站训练弓步站训练 控制骨盆带控制骨盆带行走训练行走训练 单跪骨盆控单跪骨盆控制训练制训练 单腿站立训单腿站立训练练 立位骨盆控立位骨盆控制训练制训练 站立站立 行走行走 平衡反应的出现平衡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