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抑酸药
合理
使用
抗酸药和抑酸药在酸相关抗酸药和抑酸药在酸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性疾病中的应用 药剂科:曾宪慧 2018.2 合合理理 酸相关性疾病是指一类与酸攻击作用密切相关的上消化道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以及消化性溃疡等。以往常用的抑酸药为 H2 受体拮抗剂(H 2 RA),但疗效不甚理想,质子泵抑制剂(PPI)的问世为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医院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我国有研究报道,PPI 在医院消化系统用药约占 75.5%的份额,PPI 的用药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伴随着 PPI 的长期、大量应用,以及应用人群的不断扩大,一些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逐步被发现。为提高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故在此与大家共同学习。前言前言 目录目录 1 1 抗酸药、抑酸药的作用机制和种类抗酸药、抑酸药的作用机制和种类 2 2 H2 H2 受体拮抗剂药理作用比较受体拮抗剂药理作用比较 3 3 质子泵抑制剂分类及作用特点质子泵抑制剂分类及作用特点 4 4 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 6 6 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5 5 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 7 7 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SUSU)的指征)的指征 8 8 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的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的应激性溃疡的防治 抗酸药、抑酸药的作用机制和种类抗酸药、抑酸药的作用机制和种类 抗抗酸酸药药 1 1 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铝碳酸镁等 种类 抗酸药是通过降低胃内酸度,从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弱胃液消化作用的药物,为弱碱性,口服后能直接中和胃酸,减轻或消除其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机制 联用抗胆碱能药物可延长胃排空时间。增加给药频次的疗效优于增加单次给药剂量。影响抗酸药疗效的因素主要包括药物中和能力、胃酸 分泌和排空速率,延长药物在胃部作用时间可增强疗效。抗酸药、抑酸药的作用机制和种类抗酸药、抑酸药的作用机制和种类 1 1 抑酸药抑酸药 H2 受体拮抗剂(H 2 RA)质子泵抑制剂(PPI)分类 机制 种类 竞争性拮抗 H 2 受体,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M 胆碱受体激动剂引起的胃酸分泌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和罗尼替丁等 机制 种类 作用于胃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H+-K+-ATP 酶,使其不可逆性失活,从而抑制胃酸分泌,抑酸作用强而持久,疗效优于 H 2 RA 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右兰索拉唑等 抑酸作用是西咪替丁的5 12 倍,作用时间维持 8 12 h 服用 300 mg 平均峰浓度为 1 44 g/mL,可抑制 50%基础胃酸分泌达 4 5 h 抑酸药的药理作用比较抑酸药的药理作用比较 2 2 能抑制肝脏细胞色素 P450(CYP450)的活性,与华法林、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茶碱、氯吡格雷等药物均可相互作用,合用时需调整剂量。西咪替丁西咪替丁 对肝药酶影响较弱 雷尼替丁雷尼替丁 对肝药酶几乎无影响 抑酸作用比西咪替丁强 20 倍,作用时间可达 12 h 以上 法莫替丁法莫替丁 夜间胃液酸度在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夜间给予 H 2 RA 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白天服用 PPI,睡前加服 H 2 RA,可使夜间酸突破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达到持续抑制胃酸,加速溃疡愈合的目的 质子泵抑制剂分类及作用特点质子泵抑制剂分类及作用特点 3 3 质子泵抑制剂 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 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 优点:第一代 PPI经济,花费少,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不足:药动学及药效学方面的局限性,包括起效缓慢、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效果不持久,夜间酸突破、不稳定性,抑酸效果受给药时间及食物的影响、依赖 CYP450 酶代谢、药物的相互作用及疗效的个体差异等。第一代 PPI因为可以引起胃排空延迟、壁细胞肿胀和明显的停药后胃酸分泌反弹,所以临床应用有局限性。新一代 PPI 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了原有同类产品的某些缺陷,同时能增强对 GERD 及其他酸相关性疾病的疗效,在治疗 GERD 及其他酸相关性疾病时具有明显优势。其主要特点包括:临床抑酸效果好;抑酸作用起效快;半衰期相对较长,24 h 持续抑酸,昼夜均可维持较高的抑酸水平,NAB 短;疗效确切,个体差异小:药物代谢对 CYP2C19酶的依赖性小,不受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与其他药物之间无相互影响;不良反应少。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 4 4 多次给药,夜间酸突破现象(nocturnal acid break-through,NAB)第一代 PPI起效时间慢,需要多次给药方能取得最大抑酸效果,如使用 3 d 才能达到最大的抑酸效果。由于起效慢,导致 GERD症状缓解较慢,从而限制了这些药物在按需治疗中的应用。不能 24 h 抑制胃酸,夜间对胃内 pH控制比较差,而 GERD的症状多在夜间发生。即使每日 2 次给药亦可出现夜间 NAB,即在应用 PPI标准剂量,每日2 次情况下夜间胃内 pH值 4 的时间超过 60 min。加大 PPI剂量和使用新一代 PPI均不能完全克服 NAB,往往要加用 H 2-RA,以减少 NAB 发生。由于 PPI 对胃壁细胞膜上的“活性泵”有抑制作用,对胞质内的“静息泵”无影响,而质子泵再生主要在夜间完成,因此早晨服用药物效果最佳。其次,PPI 为短半衰期药物,食物的刺激可使“静息泵”向“活性泵”转化,因此最佳服药时间为早餐前半小时左右,使质子泵转化峰与 PPI 吸收峰相重叠,达到最大抑酸效果。服药时间 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 4 4 第一代PPI 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 作为高效抑酸剂,近期疗效十分显著,用药后几乎100%的症状得到控制,溃疡愈合,然而远期疗效不佳,复发率高,临床实践证明,治疗一个疗程,1年内复发率在 40%80%。亲脂性较强,因而在酸性条件下,可迅速透过壁细胞膜转变为次磺酸和次磺酰衍生物而发挥作用,可作用于质子泵的 3 个部位,结合位点比奥美拉唑多 1 个,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提高了 30%抑酸、细胞保护和促进溃疡愈合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在抑酸分泌剂量时,有显著的预防黏膜损伤发生的作用,对醋酸所诱发的胃溃疡模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具有选择性高、疗效好、低毒性的特点,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前途的 H/K -ATP酶抑制剂。其特点如下:在中性、弱酸性和酸性条件下比奥美拉唑更稳定。泮托拉唑只与 2 个位于质子泵的质子通道上的半胱氨酸序列结合,而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还分别与质子通道外与抑制作用无关的半胱氨酸序列结合,因此,泮托拉唑对壁细胞的选择性作用比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更专一,与质子泵结合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在分子水平上比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作用更为准确,生物利用度比奥美拉唑提高 7 倍,达 75%以上。与细胞色素 P450 酶的结合力较弱,并且能够通过硫酸基转移酶的相代谢进行旁路代谢,因此在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高于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 5 5 临床抑酸效果好;抑酸作用起效快;半衰期相对较长,24 h 持续抑酸,昼夜均可维持较高的抑酸水平,AB 短;疗效确切,个体差异小:药物代谢对 CYP2C19酶的依赖性小,不受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与其他药物之间无相互影响;不良反应少。其主要特点包括 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作用特点 5 5 第二代PPI 雷贝拉唑 埃索美拉唑 艾普拉唑 一个部分可逆的 H/K -ATP酶强抑制剂,较其他药物作用更快(对质子泵的抑制速度快于其他同类产品)、更持久、抑酸强度更强。主要代谢途径是在肝脏通过非酶途径代谢成为雷贝拉唑硫醚和碱基。PPI 还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HP)的作用,且以雷贝拉唑为最强。雷贝拉唑的硫醚衍生物能够抑制对克拉霉素耐药的 HP 的生长与活性。奥美拉唑是 R型和 S 型 2 种光学异构体 11 的混合物,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中作用强的单一 S 型异构体,把药效差的 R 型异构体剔除后,其抑酸作用大大增强,药效比奥美拉唑强而持久,作用较奥美拉唑强 60%。临床试验表明,其对胃酸分泌的抵制作用明显高于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钠以及雷贝 拉唑,是迄今控制胃酸最强的 PPI 药物。,S型异构体更多地 由 CYP3A4 代谢,对 CYP2C19 依赖性小,且代谢速率很慢,故药物之间相互影响小。属不可逆型 PPI,不可逆抑制 H /K -ATP酶,产生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6 6 随着 PP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除了常见的不良反应外,其导致的以下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关注:骨折的风险及对钙吸收的影响,长期服用 PPI会增加骨折及骨质疏松的风险。感染的风险,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PPI是腹膜炎、肺炎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定植的危险因素。长期使用 PPI的人群,胃内 pH升高,失去胃酸屏障而导致胃肠道微生物群的特定细菌群的改变从而有利于艰难梭菌的感染。胃泌素升高及相关改变,长期使用 PPI至胃内酸度降低可以促进胃窦 G 细胞产生胃泌素,一方面直接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另一方面刺激分布于胃肠道黏膜中的肠嗜铬样细胞释放组胺,组胺再通过组胺受体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高胃泌素血症是否会导致肠嗜铬样细胞、壁细胞以及胰腺、结肠内一些类型的上皮细胞突变、增生、癌变等问题引起了临床的关注。因此规范 PPI的临床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良反应 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SUSU)的指征)的指征 7 7 机械通气超过48h;凝血机制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血小板50109/L或部分凝血酶时间正常值2倍;原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严重创伤,多发伤;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或持续低血压;脓毒症;心脑血管意外;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1、具有以下一项高危情况者应使用预防药物 2、若同时具有以下任意两项危险因素同时也应考虑使用预防药物;ICU住院时间1周;粪便隐血持续时间3d;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氢化可的松250mg/d);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的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的应激性溃疡的防治 8 8 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的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的应激性溃疡的防治 8 8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处理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关于替代治疗 消化道损伤的治疗 Hp 根除治疗 如果患者仅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可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而给予抑酸药;如患者发生活动性出血,常需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直到出血情况稳定。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在经过 PPI 治疗和(或)内镜下止血后,在严密监测下至少观察 24 h,如没有发生再出血,可重新开始抗血小板治疗,但需与PPI 联合用药,同时密切监测患者出血复发的可能。对于溃疡出血复发危险较高的患者,不建议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而应该给予阿司匹林和 PPI 联合治疗。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替代阿司匹林,尤其是作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应选择 PPI、H 2-RA 和黏膜保护剂,其中 PPI 是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相关消化道损伤的首选药物。急性消化道出血总的治疗原则是:多学科合作共同商讨,平衡获益和风险以决定是否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大剂量静脉应用 PPI;必要时输血或内镜下止血。急性、严重出血的患者需暂时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并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对于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较低者,不建议常规预防性应用 PPI、H 2-RA。所有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建议检测并根除 Hp。目前推荐 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加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 10 1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