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
下载文档

ID:1300199

大小:29.50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教育 教学 理论基础 知识 复习 提纲
教育教学理论根底知识复习提纲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那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那么);“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开展把学生的“一般开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开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开展教育的组成局部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开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根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开展的主体、是开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那么。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响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那么: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开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根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稳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那么:(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那么;(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3)直观性原那么:(4)启发性原那么;(5)循环渐进原那么;(6)稳固性原那么;(7)因材施教原那么。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根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根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根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方案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沉着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根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上下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开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根底。      44、德育原那么:社会主义方向性原那么;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那么;知行统一的原那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那么;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那么;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那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那么。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根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根底。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根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满意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根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根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开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响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根底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根底,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根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那么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拟、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根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满意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根底,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