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综合医院
康复
建设
难点
对策
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的难点和对策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西方引进现代康复医学理念,其后卫生部又制定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标准,规定二级以上医院须建立康复医学科;同时指出,承担医疗第一线任务的综合性医院对康复负有重要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探讨和解决。1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现状1.1康复科设置的几种模式和特点1.1.1独立设置康复科
在新建医院或医院管理者较重视康复的医院中,一般独立设有康复医学科或康复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科设置合理、完整,可在短期内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利于学科健康开展,关键是必须选好学科带头人。
1.1.2在理疗科根底上组建康复科
国内大多数综合医院是在原理疗科的根底上组建、开展康复医学科。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整合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但需要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否那么,开展较缓慢。
1.1.3在临床科室根底上设置康复科或开展康复工作
确切地说,此种康复应称为医疗康复。如在神经内科或骨科等临床科室根底上,开展康复治疗工作。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促使临床医务人员具有康复意识和手段,尤其有利于专科疾病的早期康复;缺点是易受经济利益驱动和病种局限而影响康复的完整性。
1.1.4为应付检查而拼凑设置康复科
有些综合医院在原有科室根底上,挂一块康复科牌子,添置一些康复设备,局部地开展一些康复治疗工作,形成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这种松散组合只是一种为应付检查的权宜之计,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康复的开展。
1.2康复开展明显存在地区间的不平衡现象
自20多年前现代康复医学理念从西方引进至今,我国的康复医学取得了长足开展,但国内的康复医学开展明显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受当地经济开展水平制约,社会经济开展快的省、市和地区,康复医学开展优于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二是受观念的影响,与全民康复意识的普及有关,普及程度高的地区开展相对较快,反之那么较慢。2康复科建设的难点和问题2.1康复的观念依然陈旧
2.1.1政府官员的观念重形式、轻内容
政府官员对康复工作的重视多是在形式上,缺少实质性内涵,呈现“三多一少〞现象,即政府官员在康复学术团体中兼职较多;针对残疾人福利事业、社会捐赠较多;政府的一般号召多;支持康复开展的政策性导向较少,因此,尽管费力不少,康复医学的开展仍较缓慢。
2.1.2医务人员的观念重临床、轻康复重临床、轻康复的意识在综合性医院的医务人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医务人员认为,临床工作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精力去搞康复,因此把康复作为一项附属工作。有些医院管理工作者那么单纯考虑经济效益,认为开展康复工作投入人力、物力多,而经济效益不高,所以不愿在康复方面多花精力。
2.1.3患者和家属的观念关注生命,无视健康
家属对患者的前期抢救治疗,往往舍得花钱,强调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但对后期的康复治疗那么不易理解,认为回家锻炼,慢慢恢复就可以了,以致错过了康复的最正确时机。殊不知,一旦后遗症形成,那么悔之已晚。
2.2康复医学教育开展滞后2.2.1康复医学教育开展缓慢
国内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唯独康复医学教育20多年来开展甚慢,至今全国仅有两所康复医学院及少局部医学院校开设的康复专业,加上局部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的康复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不超过202300人。在美国,康复医学教育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规模较大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事实上,美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已形成医师、护士和治疗师培养三足鼎立的格局。
3.2.2康复医学教育开展不平衡
目前,国内的康复医学教育培训基地不仅少,而且分布明显失衡,如我国现有的康复医学硕士、博士点绝大局部在东部地区;卫生部的康复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广东等东南地区。
2.3康复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2.3.1康复专业人员严重短缺
国内不仅康复医师少,康复治疗师也严重短缺。据统计,全国康复治疗师仅有2万人左右。而按国际一般标准,我国康复治疗师的最终理论需求为30万人左右,故现有数量离理论需求及卫生部的最低要求都相差甚远。
2.3.2康复专业人员学历低,专业水平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康复医学不仅起步较晚,而且专业人员学历层次较低,多为中专、大专,仅有少量的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就更少,甚至有不少人员尚未经过正规的康复培训。康复专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康复事业的需求。
2.4医保政策对康复的限制2.4.1医保政策对康复存在认识误区
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在制定医保政策时,十分关注医疗费用上升的幅度和财政的承受能力,但由于观念未转变,康复意识未宣传到位,决策者误把康复治疗视作疾病后的恢复训练,故而在许多省、市地区,不少康复工程未能列入医保报销范围,影响了康复医学的健康开展。
3.4.2低劳务本钱收费挫伤康复工作者积极性
由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使康复医疗实行低劳务本钱收费,不少康复治疗工程收费偏低。这样既挫伤了康复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不少临床医务人员不愿从事康复工作,也影响了医院管理者支持康复医学科建设和开展的积极性。3促进康复科开展的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观念,提高全民康复意识3.1.1宣传医学新模式和健康新概念
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按照新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因病致残的患者,应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使其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尽快融入社会、回归社会。
4.1.2提倡绿色疗法概念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上升迅猛,尤其是药费增幅过快,以及因药物使用不当引起药源性疾病增多的情况,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康复治疗那么是一项相对花钱少、副作用小的平安可靠的绿色疗法,理应大力提倡。
4.1.3增强全民康复意识
康复医学的开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开展,它与社会经济开展同步,但又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浙江、杭州等省、市,虽然社会经济开展速度很快,但康复医学开展的速度远不如兄弟省、市,其原因就是在经济开展的同时,转变观念,普及和提高全民康复意识的工作做得不够,未能让全社会了解康复,认识康复,支持康复。
3.2康复要开展,教育须先行3.2.1重视康复医学教育投入
综观国内外康复医学的开展史,只有当康复医学教育得到提高和普及后,才能使康复医学事业快速开展。因此,政府部门重视并加大对康复医学高等教育的投入已变得十分关键。
2.2.2抓紧专业人员在职轮训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现有康复专业人员数量少,学历层次偏低,大多数人甚至未经过正规、系统的康复培训,而他们又一时难以从现有岗位上撤下来,因此,建立和完善在职培训(或轮训)、考核制度,提高专业队伍整体素质显得很有必要。
3.3完善等级医院评审机制,严格准入制度3.3.1严格检查,坚持标准
卫生部已对综合性医院设置康复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要求,因此,建议利用这一契机,在医院等级评审中,严格检查,坚持标准,通过评审,真正促进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
3.3.2坚持学科建设的科学态度
坚持学科建设和开展的原那么,以科学的态度,从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等根底着手,严格准入制度,防止康复医学科建设因数量滥、质量低而影响学科开展。
3.4调整医保政策,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3.4.1针对老龄化社会特征,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我国已于20世纪末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人口数量之多,开展速度之快,对康复需求之迫切,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亟需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康复医学的开展。
4.4.2坚持早期康复原那么,调整医保政策
不少学者通过调研指出。康复的介入对降低医疗费用,尤其是药费比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国外学者已明确提出早期和超早期康复概念。有的国家规定,对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必须早期康复介入,否那么保险公司可以拒付医疗费用,以促使患者抓住早期康复的最正确时机,减少后遗症,降低残疾率和残疾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负担。因此,国内的医保政策应借鉴国外的这些经验。
第二篇: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一、总那么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标准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根底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管理者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根本诊疗技术根底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效劳的临床科室。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
二、根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2023平方米为宜。
第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根本评定工具的同时,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以配备康复测评系统;并应配备中药浸浴设备、熏蒸(洗)设备、低频治疗设备、电针治疗设备、微波治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水平的设备,有条件可配备手功能治疗设备、运动训练器等设备。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各种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康复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根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开展的人才梯队。第十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医生在掌握中医理论和知识的根底上,应接受1年以上的康复医学专业培养,掌握康复医学的根底理论和知识,建立康复理念。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标准化培训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与功能障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