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课讲稿.doc
下载文档

ID:1299836

大小:51KB

页数:40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推进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 党课 讲稿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课讲稿 一、正确分析形势,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开展的重大变化 2005年是我国经济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一年,也是农业农村开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的一年。中央坚持统筹城乡开展,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在上年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出现重要转机,2005年基数较高、困难较多、灾害较重的情况下,农业农村继续向好的方向开展。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良好势头〞、“四个继续推进〞。“两个良好势头〞:一是粮食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产根底上保持稳定增产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预计到达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291亿斤,两年粮食共计增产超过1000亿斤,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粮食亩产在上年创历史最好水平的根底上再创新高,连续两年超过600斤,历史上前所未有。二是农民收入在上年较大幅度增长根底上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3250元,实际增长6%左右,这是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高增幅年份。农民增收连续两年超过300元,历史上也不多见。“四个继续推进〞: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大宗农产品在优势产区的集中度提高,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品种的优质化率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产值中的份额提高,农产品在产区的加工率提高,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比重提高。二是农村改革继续推进。农业税减免进程加快,已有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农业税,全国农民负担又减轻220亿元。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正在展开。粮食流通体制、农村信用社、供销社、集体林权和国有农场管理体制等改革取得新进展。三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取得进展。农业科技推广效劳不断强化,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农业信息“三电合一〞和农机跨区作业积极推进。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初步建立,灾后重建和灾民救助有效开展。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基层防控能力有所加强。特别要指出,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并出现感染到人的新情况。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开展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共资助中西部贫困家庭学生3000万人,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根本上免除了杂费,395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了寄宿生活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有620个县市开展试点,覆盖了全国1/4的农村人口。农村贫困人口在上年减少较多的根底上又减少200万左右,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最多、幅度下降最大的两年。同时,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总之,广阔农民群众对农村开展取得的成绩感到快乐,对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衷心拥护,心气比拟顺,开展劲头足,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业农村开展的好形势,特别是连续两年粮食稳定增产、农民较多增收,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开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农村开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强“三农〞工作的结果,是政策有力、调控加强、科技进步、工作扎实和气候总体有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广阔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在中央加强“三农〞工作新决策、新举措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农村开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第一,经济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开展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全党全国根本形成共识,统筹城乡开展在许多方面得到表达,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度增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多予〞有了良好开端,“少取〞迈出了历史性步伐,“放活〞正在积极推进。第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展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进展,绿色生产、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开始起步。农村二、三产业从注重外延增长转向注重内涵开展。农村劳动力中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村经济增长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第三,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项改革措施综合配套推进,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触及的矛盾越来越深,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即将实现。农村综合改革在试点根底上即将普遍推开。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农村信用社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实践中不断开展。第四,农民权益保护开始步入标准化、法制化轨道,农民经济社会地位和开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保护农民权益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权益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各地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效劳方式有了明显改良。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法正在完善,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受到重视。第五,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农业开展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特别是参加世贸组织以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对农产品质量平安的要求明显提高。农业开展越来越注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外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引进步伐加快。农业“走出去〞战略取得进展。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争端的能力有所增强。第六,农村根底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受到重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对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农村电网、道路、饮水和沼气等建设取得积极成果。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水土保持和土地沙化治理继续加强,很多地方农村生态环境趋于好转。第七,农村社会事业开展步伐加快,公共产品供应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农村公共事业开始更多地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得到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局部方案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继续扩大。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进展。第八,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乡村治理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健全,村务公开普遍实行,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保护和尊重。适应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新要求,县乡政府更多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基层干部的工作任务、方式和作风逐步转变。第九,全党全社会关注“三农〞的气氛更加浓厚,农业农村工作领导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解决好“三农〞问题已明确成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区各部门更加注重立足全局抓“三农〞、抓好“三农〞促全局,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根底性作用,更加注重调动农民群众、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促进农业农村开展。社会各界更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 在看到“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农业农村发生重大积极变化的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制约农业农村开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粮食稳定开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开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总的看,农业农村开展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对此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农业农村开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达为“六个不相适应〞:一是农业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与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人均自然资源较少,而且相当长时期内耕地缩减、淡水短缺、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还在继续恶化,农业开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持续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确保粮食平安,确保生态平安,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与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开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当前我国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拟低,相当大程度上仍在靠天吃饭。如果这种局面不能根本改变,就很难适应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很难持久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平安和优质化、多样化的供应,很难长期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开展。三是农村公共效劳能力严重滞后,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农村社会事业和根底设施与城市的差距很大。农村上学难、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公共设施薄弱等问题相当突出,严重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四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增收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最近两年农民收入虽然增加较多,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破解这一难题,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五是农业农村开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与加快开展农村生产力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开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城乡二元结构还未根本破除,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六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与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已进入参加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趋剧烈。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科技实力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上国际市场中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新的表现,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拟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比拟劣势更加凸显。这不仅使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困难加剧,而且使国内市场的压力增大。如何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我国农业农村开展正处于一个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既面临难得的宏观环境和有利条件,又面临复杂的矛盾问题和制约因素。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开展变化的新趋势,始终与时俱进谋划农村改革,始终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推进农村开展,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增进农民福祉。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变化,以新变化带动新开展,农村经济社会就能够步入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新阶段,“三农〞工作就能够开创一个新局面。 “十一五〞时期,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打下坚实根底的重要时期;既是把我国经济社会开展转入科学开展轨道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时期;既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开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农村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倍加保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倍加努力地稳固和开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主要任务是: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开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根底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开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二、把握总体要求,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今后5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展现的亮点很多,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提出的任务很多,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制定的举措很多,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开展规律、开展阶段和开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