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法治保障问题.docx
下载文档

ID:1296768

大小:20.03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谈 乡村 振兴 战略 实施 法治 保障 问题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法治保障问题 张海军 [关键词]法治乡村;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战略 一、阻碍乡村法治建设有序推进的主要因素 (一)涉及“三农〞的立法工作明显滞后 有法可依是推进乡村法治建设的前提,而我国在涉及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法律制度数量和质量都相对滞后。涉农法律制度总体数量少,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待研究、未出台等问题依然严重。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形成的一系列问题也急需合理的解决方式。在这一关键阶段,涉农法律、法规未能及时制定和修改完善,未能适应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客观需求,严重损害法律、法规权威、影响操作性。比方:城镇化进程中引起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投资融资问题、规模化农业开展引起的产权问题、产业化农业开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方面,目前的解决途径更多地依靠地方政府在开展中的变通和探索,没有真正形成标准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 (二)农村传统观念对法治推进形成不利影响 受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影响,在广阔农村“人治〞大于“法治〞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導致农民习惯以“走后门〞“找关系〞等形式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农村年轻的劳动力大量外出,在形成“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知识、新思想进入农村的障碍。由于农村剩下的群众在法律意识、依法维权的意识都十分薄弱,对法律的需求也不高,即使遇到问题也会首先依靠亲戚朋友或村干部的帮助,给乡村法治建设带来现实困难。 (三)法治建设方式简单粗暴推进效果不佳 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居住分散,“摆摊设点式〞的法治宣传,“干瘪〞的法治口号,造成普法教育无法深入人心。目前,依然有少数农民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法律教育,依然停留在法盲的水平。比方,随着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我国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教育力度。在农村,为了禁止燃烧秸秆,“禁止燃烧秸秆,违者罚款、拘留〞“ 蹲到地里点把火,拘留所里过生活〞等标语随处可见。即使如此仍然收效甚微,不少农民仍然不惧法律的红线,冒着罚款、拘留的风险也要将秸秆进行燃烧处理。究其原因,还是法治宣传方式单一,未结合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形成了农民群众和法律法规之间的对立,损害了法律的权威。 二、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农村的开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研究乡村振兴战略法治保障的同时,立足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根本情况,寻求适应于农村地区的法治开展的举措,将乡村法治建设稳步推进,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一)健全乡村法律制度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屡次强调要提高立法质量,要加强立法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把在实践中已经成熟的方针政策上升为法律层面,通过人大将政策变成法律文件,让农村法治建设工作的每一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逐步建立并完善农村的法律体系。首先,要积极在实践中找寻新问题,对某一类问题、某一些现象做到既有根本法的理论框架,同时也有法规等可操作性标准,提高法律的实效性。其次,要逐步推进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的无缝衔接。村规民约是村务管理的重要准那么和村民行为的传统标准,是村集体组织民主自治和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推手。既要发挥村规民约的自身优势,又要结合乡村法治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及时调整村规民约的内容和形式,推进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的衔接,形成整体合力。 (二)完善法治化纠纷化解机制,维护和谐稳定的乡村开展环境 以法治方式解决村民纠纷,为村民提供平等公平、诚信友善的开展环境,及时释放其不满情绪,化解社会矛盾风险。 1.要加强基层执法司法队伍建设 结合乡村经济开展情况,逐渐增加基层执法人员、法律咨询和法律效劳人员的数量,推动执法、司法部门的工作重心不断向下延伸;增加基层法律效劳所等公益性效劳机构的人员素质,确保为村民提供免费的高质量的法律效劳。 2.要强化主动作为、化解纠纷 在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方〞联动的纠纷解决机制下,逐步建立起相关部门联动、协调协作、高效便捷的矛盾化解联席机制。以内部协商代替相互推诿扯皮,以高效廉洁代替优亲厚友,不断增强执法司法人员主体效劳意识和村民的法律意识,切实解决不信“法〞而信“访〞、不信“法〞而信“权〞等农村面临的紧迫问题。最后,要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对村委干部的法律培训和法律指导,推动依法依规办事。 (三)培养农民法治意识,提高村民幸福感、平安感 坚持法治宣传教育这一治本育人的根底工作,持之以恒提高乡村干部和群众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以农村法律工作者和基层干部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为典范,运用法治书屋等载体,深入开展有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提高法治意识。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涉农法律法规的执行和落实,加强市场监管,标准乡村市场秩序,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实际成效提升农民对法律的信任和信仰。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推动司法资源向农村延伸,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树立农民群众对法律的信心,形成法律解决问题纠纷的习惯,消除司法心理障碍,自觉以法治思维解决矛盾纠纷,推动学法用法常态化。 参考文献: [1]李慧.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开展新篮图[N]. 光明日报,2022-11-14. [2]叶敬忠.乡村振兴战略应关注几个关键内容[N].农民日报,2022-11-20. [3]王鑫. 乡村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J].南方农业,2022(2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