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XX
人民政府
办公厅
关于
加快
我省
国有
粮食企业
改革
意见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意见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日期:2023年1月25日
川府函(2004)283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推动水泥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水泥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开展,现就我省水泥工业加快结构调整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当前我省水泥工业开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水泥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根底原材料。经过多年的开展,我省水泥工业在规模和水平上有较大提高。截至目前,我省现有水泥企业410家,生产能力约6200万吨。2004年预计全省水泥产量3900万吨,比上年增长3.8%,仅占生产能力的63%。总体上看,水泥工业总量过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水泥企业普及全省21个市(州)的110个县(市、区),平均规模仅为15万吨,平均产量不到10万吨。生产能力大于30万吨的只有45家,89%的水泥企业能力小于30万吨。
二是工艺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全省水泥企业中,新型干法窑生产能力485万吨,占全省水泥生产能力的7.8%;机立窑能力4770万吨,占77%。全省水泥企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415吨。其中,新型干法生产企业实物劳动生产率8000吨。2003年全省水泥产量占全国的4.4%,税利仅为全国的2.9%,亏损面高达30%。
三是过度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严重。“九五"以来,全省共关闭取缔小水泥厂51户,累计淘汰落后能力424万吨。但近年来不少地方小水泥厂盲目改扩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有所加剧。全省水泥生产能力2001年为4540万吨,3年间产能净增1660万吨,结构依然未得到改善。
今年初,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开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假设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3号)精神,省政府发出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意见的通知(川府办发电(2004)13号),对全省水泥行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最近以来在需求拉动下,一些地方和企业受利益驱动,违规新建、扩建水泥项目,甚至违法生产的情况又有所抬头。同时,我省除局部大中型水泥企业外,大多小水泥厂无自备矿山,靠收购民采石灰石进行生产,利用率仅40%。据环保部门统计,水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量占全省工业排放总量的40%。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市场无序竞争、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甚至造成金融风险和经济社会其他方面的隐患。各级政府和省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清醒认识当前我省水泥
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加强水泥行业开展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从规划布局、市场准入、生态建设、矿山整治、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推动水泥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二、明确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那么
四川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坚决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的方针和产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优化为中心,大力开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基地,切实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进兼并联合,加快改组改造,支持重点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现代化方向开展。节约并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我省水泥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开展。
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到2023年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6400万吨,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新型干法水泥到达50%以上,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水泥企业矿山复垦率到达70%以上,可持续开展能力显著增强。节能降耗,余热、工业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普遍推广,水泥散装率提高到30%以上。
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和重点把握以下原那么。
(一)坚持规模效益原那么。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日产熟料4000吨及以上规模的大型新型干法窑;禁止新建和改扩建日产熟料20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窑,任何规模的立窑水泥及其他形式回转窑水泥。
(二)坚持资源保障和合理利用原那么。建设大中型水泥项目必须有可靠的资源保障。日产熟料2000吨以上的水泥项目必须有自备矿山。一般情况下主要原料矿山效劳年限应不低于50年。矿山建设必须标准设计,合理开采。禁止采用对资源具有破坏性的民采民运的方式。
(三)坚持技术进步原那么。结构调整要体现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新上项目要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设备,防止一味追求节省投资和降低本钱,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现有湿法旋窑、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等要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节能降耗,治理污染,提高水平。
(四)坚持环境和生态保护原那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限期淘汰、关闭落后的水泥生产能力。对新建项目必须严格环保审批。切实加强矿山管理,落实矿山复垦及生态保护措施。鼓励企业在开展清洁生产,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有害废弃物等利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大力开展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水泥生产企业的水泥散装率必须每年有较大提高。
(五)坚持扶优扶强原那么。按照一定条件和标准,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重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等方式跨区域、集团化开展。大力扶持对行业有带动作用,对市场有引导
作用,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逐步实现集约和规模经营,促进市场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泥工业集中度。
(六)坚持合理布局的原那么。水泥熟料基地规划布点和建设应充分考虑区域平衡和市场、资源等条件。凡以文化、旅游、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为开展重点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以及风景名胜区控制范围内一律不准建设水泥项目。严格控制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能力。
(七)坚持有进有退原那么。坚持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凡新建水泥项目,应同步落实等量或超量淘汰落后能力的方案和措施。鼓励在开展大项目的同时兼并小水泥企业。有条件的可改建为粉磨站、散装水泥中转库或开展商品混凝土等水泥接替产业。
三、结构调整的重点及区域规划布局
我省具有开展水泥工业的良好条件,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和重视。要防止一哄而起,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开展,更要充分肯定和注意保护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地方和企业尤其是民间投资要保护好、调动好、引导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根底性作用,切实加强宏观引导和调控。
推进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上大压小〞。支持和鼓励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加快开展,淘汰关闭落后的工艺和装置。实践证明,大水泥不上,小水泥就淘汰不了。要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优胜劣汰。开展新型干法水泥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根据水泥工业开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资源、能源、交通等条件和分布实际,考虑各地区水泥工业现状和预期需求,按照比较优势确定规划布局重点。
(一)川西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都江堰、彭州、绵竹、乐山的沙湾和峨眉山等地。一是峨眉山熟料基地。依靠现有重点企业,新建2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二是成都熟料基地。抓紧都江堰日产4000吨生产线和彭州2×4200吨/日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尽快落实“等量淘汰〞措施。三是根据市场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条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
(二)川北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江油、广元、北川、南江等地。2023年前规划建设:一是绵阳熟料基地。建设北川2×5000吨/日新型干法生产线。二是依托现有根底,在江油建设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三是抓紧建设南江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四是根据市场情况,广元预留一条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
(三)川东北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华蓥、开江、邻水、大竹等地。在现有根底上规划考虑:一是邻水再扩建一条日产25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二是在达州布点建设4000吨新型干法熟料基地。
(四)川南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XX县区、叙永、古蔺等。自贡、资中等地有一些石灰石资源,但矿层较薄。一是尽快建成川南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二是考虑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等重点工程需要,规划2023年前在宜宾再建一条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三是在泸州新建一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
(五)川西南地区。资源集中分布于攀枝花、西昌、天全等地。2023年前规划建设攀枝花和西昌各建一条25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
甘孜、阿坝等民族地区和局部遥远山区根据资源和市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可因地制宜建设适度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或供应基地。
四、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加快我省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必须大力开展新型干法水泥。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装置,切实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始终抓住开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根底性作用,切实加强水泥工业开展的宏观引导。
(一)加强协调配合,严格市场准入。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水泥项目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省开展改革委要加强开展规划及布局研究并按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方法的规定严格水泥项目核准;省经委要加大技改力度,支持现有企业节能降耗,治理污染。加强国内外开展态势的研究和分析,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管理和指导;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制度;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用地和矿山管理。新建、扩建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方案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和完善矿山开发的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政策和措施;安全监察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矿山安全评价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质监部门要严格生产许可证管理,对无证生产企业坚决依法予以取缔;财税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现行的资源综合利用中有关水泥的税收政策。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意见规划的或越权审批、违规建设的水泥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核准,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建设用地和采矿许可手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审批手续、不核发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质监部门不予颁发生产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颁发营业执照。
(二)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生产的水泥企业。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水泥企业和市场流通领域水泥质量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产品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停产整顿。对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企业,一律依法撤销并予以处理。要及时查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不让其流入市场。环保部门要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
许可证制度。没有排污许可证的一律不准生产。逐步安装在线监控装置,提高监控能力。对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水泥生产企业,要按照管理权限对超标企业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要实行限产达标排放。限期治理到期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产整治,直至关闭或取缔。
(三)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装置。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开展新型干法水泥,必须坚持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原那么。凡新建水泥项目,项目所在地市(州)政府应落实等量或超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具体措施,其淘汰承诺书和具体进度安排经省开展改革委核准后交有关执法部门监督执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凡达不到环保要求和质量标准的机立窑,直径2.5m及以下(不合特种水泥)的干法中空窑和不宜改造的湿法窑等,应按规定限期淘汰。各市(州)政府要组织有关执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