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黑龙江方言词汇特点举例.docx
下载文档

ID:1292712

大小:20.20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黑龙江 方言 词汇 特点 举例
黑龙江方言词汇特点举例 :黑龙江方言是东北方言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支地域方言, 同时具有多民族语言交融性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了黑龙江方言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借词、俄语借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希望为黑龙江方言词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借鉴。 关键词:黑龙江方言,词汇,借词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两端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接内蒙古南邻吉林,全省面积四十六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的边陲大省。同时,黑龙江又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他少数民族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杂居状况使得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形成了今天的黑龙江方言。黑龙江方言可以有两种理解,广义的看法认为应指黑龙江省内所有居民使用的方言,本文取狭义的理解,即认为黑龙江方言特指黑龙江省内汉族人所使用的方言。本文主要从黑龙江方言的词汇特点来展开讨论。 黑龙江方言词汇中借词丰富,这是黑龙江方言词汇中非常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黑龙江省地处东北边陲,远离中原腹地,千年来这片土地一直是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几百年来,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语言接触频繁,这就赋予了黑龙江方言词汇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借词。第二,黑龙江省毗邻俄罗斯,两国之间文化经济往来频繁,因此,作为两种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黑龙江方言中保存着很多俄语借词。 黑龙江省在地域上远离中原腹地,长期以来都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千年的岁月里,这片黑土一直抚育着满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鄂伦春族以及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这些狩猎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明清之后,汉族人大量由关内迁往关外,逐渐成为黑龙江省人口的主流。汉族先进的文化、经济水平以及政府对汉语“官话〞地位确实定,使得汉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战胜了各民族的语言而成为黑龙江省的通用语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语言政策更使得普通话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少数民族的孩子在学校也以普通话为主要学习语言。在语言的接触过程中,一方面,汉语战胜各少数民族语言成为黑龙江省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在有些民族内甚至实现了语言替换,成为少数民族的第一语言,我们不得不成认,在各民族联系空前加强的今天,我们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消逝,人口在减少,很多没有文字的语言已经成为历史的绝响。另一方面,在各少数民族和汉语的文化交往中,或多或少地也在汉语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成为黑龙江方言词汇中独特的一局部。 黑龙江方言词汇中有大量的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满语借词尤多。满语借词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地名。黑龙江绝大多数的地名都是由满语地名音译得来的。例如巴彦,原名为“巴彦苏苏〞,“苏苏〞在满语中是高粱的意思,“巴彦苏苏〞意为“富裕之乡〞;这样的地名还有“佳木斯、伊春、嫩江、加格达奇、同江〞等,这些地名中都蕴含着浓厚的游牧民族文化色彩,不过随着满语的逐渐消失,这些地名现在已经很难探究其本义了。 除了地名,满语借词还渗入到汉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有些甚至成为常用词,在很多时候,人们很难分辨出普通词语和满语借词,这是两种文化深入接触的结果。黑龙江方言词汇中有一些生动的形容词也是来自满语借词。例如黑龙江人在形容人经济困难时常说“穷得叮当响〞,这里面的“响〞是汉语使用者说话时习惯性的加词,实际上“叮当〞一词在满族中的意思就是很穷。相似的例子还有“特勒〞,意为“邋遢〞;“马哈〞意为“糊涂〞等。黑龙江方言词汇中有的事物的名称也来自于满语。例如红楼梦中写怡红院的丫鬟在炕上抓东西玩,这个游戏玩的玩具在黑龙江叫“嘎拉哈〞,“嘎拉哈〞一词也是来源于满语,最开始说的是羊腿上的关节骨,后来泛指一切动物的关节,类似的还有“沙琪玛〞“胳肢窝〞等。黑龙江方言词汇中也不乏来自满语的动词。例如黑龙江方言词汇中有“嘞嘞〞一词,使用时多含有贬义,就是满语中“说〞的音译。类似的还有“埋汰〞意为“贬低、污蔑〞等。除了满族,其他少数民族也都或多或少地在黑龙江方言中留下自己的印记,这些词语极大地丰富了黑龙江方言的词汇系统,成为黑龙江方言的一种独特的个性特点。 另一方面,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疆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东、北两面与俄罗斯接壤,在长期的社会接触中,两国的语言也发生了密切的接触,汉语从俄语中吸收了大量的借词。在今天的黑龙江方言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痕迹。不过这种语言接触的程度并没有很深,只是停留在词汇的借用上,并未进入语言结构层面,借词在类别上也是名词占大局部。 这一时期黑龙江方言中的俄语借词主要是名词类的,名词类包括人物名称、事物名称等,如当时哈尔滨地区称官员为“戈比旦〞,称猪为“丘斯卡〞,称裙子为“布拉吉〞,称市场为“八杂市儿〞等等。最有意思的还有,在黑龙江方言中经常用“笆篱子〞代指监狱、看守所,其实这个词也是来自于俄语,属于音译兼意译的翻译方法。“笆篱〞的音在俄语中是监狱的意思,但这两个汉字在汉语中也可以理解为圈禁,这样看来,这一词算得上是借词与民族语的完美结合了,以致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词算是借词。俄语的借词还有很多,如骚达子意为“士兵〞、老伯代意为“苦力〞、玛达姆意为“夫人〞、杰乌什卡意为“姑娘〞、杜拉克意为“傻瓜〞、谷瘪子意为“商人〞等。除了名词,黑龙江方言的其他词类中也有一些俄语借词,如作副词的:涅肚意为“没有〞;作动词的:拔脚母意为“走吧, 该上路了〞;作问候语的:德拉斯意为“您好〞;作形容词的:哈拉哨意为“你好或好〞,普罗哈为“不好〞等等。丰富的借词是两个不同语言的民族深入密切交往的印证。 结论 总而言之,黑龙江方言中的少数民族借词和俄语借词是其重要的特点,这一特点表达着各民族的相互交融,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情。但是现在,这种特点在逐渐消失,在汉语普通话日益推广的今天,方言到底要不要保存的问题也是学界几十年来讨论的热门话题。没有人会希望自己家乡的方言特色消失,在不影响整个社会的正常交际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呼吁保护方言特色,保护我们自己家乡的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曹莉萍.浅析满语对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影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22 [2]吴红波.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和文化.[J].语言理论研究.2022 [3]常纯民. 试论东北方言程度副词[J].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3 [4]杜晓芒. 黑龙江方言中程度副词之语义根底[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 [5]曹凤霞. 建国后五十多年来东北方言研究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