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传统管理模式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289726

大小:19.77KB

页数:1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传统 管理模式 思考
传统管理模式思考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新的长期课题,也是基层党组织需要力求攻克的重大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党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强、流动党员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类型也越来越复杂,这给我们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建立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流动党员的特点,改革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 一、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的表现 管理模式,是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形式,它是一定政治经济制度、管理的传统习惯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的反映。所谓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它就是受方案经济体制下思维定势的影响,习惯地把流动党员当作被动的、静态的、无个性的个体,封闭、单方面、保守地实施管理而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一旦形成,就有一定的稳定性,就直接影响我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也正因为此,改革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并非易事。其在工作实践中常常表现为: 1、就建党组织而言,存在一边在辛苦建、另一边在逐步散的现象。实际工作中,流出地建组织也好,流入地建组织也好,存在“三难〞。一是落实人头难。局部流入的党员不愿暴露身份,局部流出的党员不确定流向等,增加了组建组织的难度。二是稳固组织难。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建起来的组织,可能因为组织所依托单位的消亡或党员的流动分散,而难以长期维系。三是管理组织难。本地所建党组织,街道社区也好,职能部门也好,均多少显得缺力量管;外地所建党组织,本地跨长线疲于管,当地难沟通疏于管,从而存在流动党员的组织一边在辛苦建、另一边在逐步散的现象。 2、就流动党员而言,存在一边在大力“双找〞、另一边在失去联系的现象。借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大气候,各地各单位大力“双找〞,取得明显效果。但在联系流动党员上,仍然存在“三热三冷〞。一是党组织和党员积极促成“归队回家〞,但需要社会单位配合时不尽如意,或者不愿为组织提供本单位党员的根本情况,或者不愿为党员回归组织提供方便,表现为“党内热,社会冷〞。二是组织找党员积极,历尽千辛万苦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但党员找组织不主动,主要存在几个担忧,如担忧暴露身份后老板不支持,担忧群众不理解,担忧耽误务工时间,担忧当地党员不欢迎等,局部党员甚至千方百计地躲避组织,表现为“组织热、个人冷〞。三是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联系,大多只看到流动党员和其他党员一样,应该是思想境界高于一般群众的“优秀分子〞,而忽略了他们仍然是普普通通的人,是需要得到组织更多关心和帮助的人,从而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就当作传统的纯粹的管理,轻视甚至缺失效劳,表现为“管理热、效劳冷〞,从而导致了一边在大力“双找〞流动党员,另一边在失去联系。 3、就管理制度而言,存在一边在不断出台、另一边却有章难依的现象。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各地各单位已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但实际工作中,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仍然有“三多三少〞,即:出台多、完善少,内容多、坚持少,要求多、宣传少。或者夸大流动党员管理的难度,认为对流动党员能管多少就管多少、能管到什么程度就管到什么程度,因而制度缺乏创新、管理缺乏实效;甚至有人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流动党员不按时交纳党费、不按时过组织生活,不遵守纪律,是党组织应该严肃清理的对象,因而在流动党员中评先评优、树立宣传典型等普遍不够,其管理制度无针对性、管理措施也不切实际。 二、对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的分析 流动党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由方案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党内新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生活环境等与方案经济时代的党员已大相径庭。如果继续沿用方案经济时代形成的党员管理模式来应对流动党员,自然会出现前文所述等现象。改革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必须找准其问题症结所在。综合起来,主要如下: 1、管理力量未跟上。面对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流动迅速而频繁的现实,在流动党员的管理力量上,实际工作中并未相应跟上。一是机构设置“依然老套〞。大多没有从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专门机构,零星设置的流动党员管理站(点)等,也多是形式上挂靠于条块式的原有机构,仍然采取的是“你来我管〞的模式,很少主动联系、主动效劳,缺乏吸引力;站(点)标识也不醒目,连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如何与流动党员管理站(点)取得联系,更何况一个外地党员突然置身于完全陌生的城市,方向都摸不清楚,还谈什么主动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二是编制人员“相对减少〞。在方案经济条件下,党员相对固定,一个人可能可以“管住〞几十名党员。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党员流向不定、速度不一、情况多样,还指望沿用以前封闭的管理模式,把流动党员“管住〞、“管死〞,显然已经不适应形势开展的需要。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流动党员在不断增加,但从事流动党员管理的人员因为机构改革等原因反而在减少,突出表现为管理人员数量缺乏。三是思想意识“普遍落后〞。在本来为数不多的流动党员管理者中,不少人定势于方案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更多地看到流动党员管理的难度,把流动党员看作“包袱〞,而看不到流动党员敢于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之中,要么有知识,要么有技术,要么有信息、要么有社会关系,最起码也有胆量,他们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是一种人才资源,普遍没有树立流动党员是人才资源的意识和为流动党员效劳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现代管理意识缺乏。 2、管理内容未更新。改革开放20余年,在长期的实践总结之中,各地各单位纷纷出台了不少管理制度。但由于整个管理模式仍然是建立在方案经济的假设之下,因而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内容上没有太大突破。一是内容工程不变。如对流动党员同样要求的“三会一课〞的制度、“按时交纳党费〞的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的制度、层层接转组织关系的制度等,理想化地希望像方案经济时代的党员,党组织一召唤,流动党员们就自然集聚起来,一起响应、一起学习、一起突击。殊不知,对迫于生计忙于奔波、因各种原因居无定所的流动党员来说,让他为一次组织生活、一月的党费从千里之外奔波回来已越来越不现实;即使少数觉悟很高的流动党员,有意识地标准地接转组织关系,但按照当前“县以上单位对接〞、“凭组织关系层层接转〞的原那么,从所在党支部转到基层党委,再转到区(县)党委组织部,至少接转三次,再落到对方的党支部,又至少是三次,要是还遇到几次手续不顺利,恐怕仅有的热情都被消磨殆尽。二是标准要求不变。在原有的内容工程框架上,对流动党员的要求也普遍缺乏针对性。如对流动党员的党费收缴,虽然各种制度明确规定“按时交纳党费〞,但实际工作中大多早已突破这样的规定,或交纳党费间隔期限太长、或不定期,尤其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双找〞工作中,甚至找出几年都未交党费的,“无正当理由〞也不好把握。相应的规定,在流动党员这里已显得失去意义;又如对流动党员的民主评议,大家甚至可能互相都不认识,更谈不上了解,评什么。怎么评。难道就凭每名党员“自吹自擂〞。实在难以具体操作。三是权利义务不变。党章统一规定的权利义务,是对每一名党员的最一般要求,正是因为太一般而缺乏针对性,对流动党员而言无从着手难以履行,无从对照难以检验,无从考核难以奖惩,因而原党组织疏于管理和监督;而外地党组织,即使是重视流入党员教育管理的,也常常因为流动党员在外地多多少少有“外来户〞、“寄人篱下〞的感觉,很难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也难以管理和监督,从而导致局部流动党员权利无保障、义务无落实。 3、管理方式不切实际。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上,也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原因,显得不切党员流动、生活、需求等实际。一是重程序管理轻思想管理。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也常常看重的是按部就班地交没交党费、过没过组织生活、作没作思想汇报等程序性的内容,至于交党费是否主动、学习是否切实、言行是否一致等未作太多反思。但对流动党员而言,远离组织的照顾,能否坚决理想信念,从而发挥他作为一名党员的作用,恰恰是对他们进行管理的真义所在。二是重被动管理轻主动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应该是让被管理者从被动地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地接受管理。对流动党员而言,他们更容易游离于组织之外,因此更需要他们自发的主动管理。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潜意识地把流动党员当作静态的对象,认为在党组织的管理之下,他们应像以前的单位人一样,离开时请假,到外地时向对方报到,回来时销假――这种看似主动地接受管理,其实是当时体制下的被动地接受管理。对约束越来越少的流动党员而言,想继续沿用这样的被动管理也越来越难奏效了。三是重传统手段的管理轻现代手段的管理。对流动党员建档设卡,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流动党员的信息,但由于手段的传统性,常常是信息更新不及时,远远跟不上流动党员的流动速度;即使是形式上借助电子计算机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库,也只不过是将纸质档案变成磁盘文件而已,与传统的静态的档案管理没什么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在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上,传统的手段也远远满足不了流动党员多元化的需要。因此,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必须借助现代网络、通讯、信息等手段,从而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管理的实效。 三、对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的改革 改革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势必要建立一个流动党员新的管理模式。何为流动党员新的管理模式。根据国外对管理模式的研究,无论是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管理行为四分模式〞、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美国学者雷丁的“管理效率模式〞,还是以美国戴维斯为代表的管理学者把管理划分为“专制专制模式、监护模式和支持模式〞、以迈尔斯为代表的管理学者将管理划分为“传统模式、人际关系模式和人力资源模式〞等,均把是否看重被管理者的需求、价值、积极性等作为衡量管理模式好坏的重要标准。现在回过头来看流动党员传统管理模式,它恰恰是把流动党员当作被动的、静态的、无个性的个体,而对他们实施封闭的、单方面的、保守的管理,流动党员毫无价值、自由可言,因此是一种亟待被改革的管理模式。 所谓流动党员新的管理模式,它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把流动党员当作主动的、动态的、有个性的个体,开放地、互动地、与时俱进地实施管理而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要建立流动党员新的管理模式,在工作中应作如下努力: 1、大力创新组织设置。为流动党员“安好家〞,使流动党员“有家可回〞,须从流动党员新的管理模式出发,树立人本观念、与时俱进观念、系统观念,以高待动,提升党组织组建的层次。一是就流出党员而言,要尽可能跳出基层党组织“抓到党员就建〞的思维,而是整合全区(县)之力,如建立XX市XX县区红岩(安溪)流动党支部、××省××县建筑工程(广州)流动党支部,将全区(县)流动到该地的党员全部纳入管理效劳范围,这样,既便于稳固党组织,也便于节约资源。还可以赋予驻外地办事处管理流动党员的职能,这样既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效劳,也利于驻外地办事处丰富工作载体、拓展工作空间、提高工作实效。二是就流入党员而言,尽可能防止在规模小、业态活的单位“见子打子〞式建组织的方法,而是提升到整个商务楼宇、各类市场、工业园、商业街、小区等更高层次建组织。如探索“楼建统管〞型组建模式,把党组织建在商务楼里,把支部建在楼层上,把党组织的工作开展到每一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依托街道党工委进行集中管理;探索“社建社管〞型组建模式,社区集中建立非公企业党支部,纳入社区党委进行管理,从而应对“流水的党员〞打造“铁打的支部〞;探索“企建社管〞、“企建街管〞型组建模式,即对规模较大、业态较稳的非公有制企业,由企业建党组织,或纳入社区或纳入街道进行管理。 2、大力创新管理体制。从开放的、互动的、与时俱进的管理出发,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需要建立分级全覆盖管理体制。一是营造“全国一盘棋〞的大党建环境,建立以流出地管理为主、流入地管理为辅的双向管理体制。就像木桶原理一样,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需要全国各地互动起来,做到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双向联系、双向沟通、双向管理。在全国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