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音乐课程评价标准 对音乐课程评价标准的再认识.docx
下载文档

ID:1289647

大小:20.67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年音乐课程评价标准 对音乐课程评价标准的再认识 2023 音乐 课程 评价 标准 再认识
音乐课程评价标准 对音乐课程评价标准的再认识   摘 要: 课程与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不仅要对被评价对象作出客观描述,而且要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以往的音乐课程评价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开展的价值,存在片面、单一化的弊端,因此,应建立新的音乐课程评价标准,围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目标展开评价,实现评价的科学、正确、全面。   关键词: 音乐课程标准 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      课程与教学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方案、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①,也就是一种价值判断。这就意味着它不仅要对被评价对象作出客观描述,而且要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在这个过程中,评价标准的合理制定和选择对作出科学、正确、全面的价值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一些人把音乐教育看成是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技巧的传授。反映在对学生的音乐评价上,把掌握音乐知识的多少、音乐技能技巧的上下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学校音乐课程评价通过期末自由组合演唱、音乐知识考核、演唱一首曲目等终结性考评手段,以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社会对音乐学习者的评价标准建立在音乐等级考核中。这些评价标准都有一个共性: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开展的价值,是片面、单一的,与素质教育下强调音乐课突出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开展价值相悖,与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着眼于教育、鼓励与改善的理念不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开展。因此,在新音乐课程标准②(以下简称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重新认识中小学音乐课程评价标准很有必要。   一、音乐课程评价标准的转变   (一)从单一性到多样性   美国开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由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种智能构成,向传统的智力观(即把智力看成是能被IQ测验所测量的单一能力)发出了挑战。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只是由于这八种智能在每人身上以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方式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而出色的。音乐教学也应坚持这一多元智能思想,不是每个学生都是朗朗、迪里拜尔,有的节奏感好,有的乐感强,有的思维敏捷、逻辑性强,等等。那种单一、片面的评价标准显然是落后的。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被人们视为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技巧的传授。反映在对学生的音乐评价上,把掌握音乐知识的多少、音乐技能技巧的上下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新课标指出,音乐评价应充分表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根本理念,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鼓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开展。③这就为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评价标准体系要全面多样,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开展。音乐课最能表达素质教育的精神,对它的评价也不应该是单一、片面的。音乐课程评价必须从以音乐知识技能为标准转变到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多方面为标准上来。   (二)从趋势性到个体性   以往的音乐课程评价标准注重表达整个班级、整个年级的整体水平。通过期末自由组合演唱、音乐知识考核、演唱一首曲目等终结性考评手段,以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有时也采用班级合唱形式,教师对整体表现进行主观评分。我们常常能听到音乐老师私下交谈“××班不错,纪律好、反响快,音乐感觉整体都好;××班不行,纪律差,缺少音乐细胞,上他们的课最害怕……〞。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程评价要遵循导向性原那么、科学性原那么、整体性原那么、可操作性原那么。这里的整体性原那么不是指全体学生的整体,而是指“评价要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层面和教学领域,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开展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忆和比照中,把握进步与开展,使评价起到鼓励和促进作用〞④。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所表现的音乐能力也都不尽相同。评价要真实、有效、科学,要表达每一个学生不同个性的开展,因此,评价标准就务必要从强调学生共性和一般趋势性转变到重视学生个性化开展的价值上来。   二、音乐课程评价标准的细化   音乐课程目标是人们对音乐课程价值认识的反映,是音乐课程评价得以表达的参照,也是建立评价标准的合理依据。新课标改革以往音乐课知识技能输导型教学观念,设立了三大教学总目标,分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音乐课程评价应围绕这三个总目标,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能力、对音乐教学成果等一系列问题给出科学、正确、全面的评价。具体说来,这一评价标准与三大总目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一)情感与价值的评价标准   音乐的本质是审美,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评价学生时要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放在首位。评价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2)浓厚的音乐兴趣和学习音乐的愿望;(3)较强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健康向仁的审美情趣;(4)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共同合作的集体思想;(5)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尊重、理解多元文化的态度。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其教育效应主要表达在熏陶、感染、净化、顿悟等情感层面上,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评价应是第一位的。   (二)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标准   音乐课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那就是体验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没有亲身参与和体验,对音乐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学生学习音乐是一个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标准可以具体制定到每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2)积极参与体验,充分展开想象;(3)对音乐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4)能即兴创编简单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5)能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音乐实践活动;(6)能自信有表情地参与综合性音乐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客观行为,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对学生的音乐体验与表现能力、探究的态度与能力、合作愿望、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及时给予科学、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开展中的要求。   (三)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标准   那些认为新课程制定后音乐课就淡化知识技能教育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根底。因此,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是必要的。具体的评价标准有:(1)了解音乐根本表现要素、音乐常见结构和音乐体裁形式;(2)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3)在听觉根底上识读乐谱;(4)了解中外音乐开展的简要历史;(5)了解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对以上知识技能评价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改变以前单一的评价方法,把其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等紧密联系,并着重评价学习知识与获得技能的方法与过程。也就是要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过程与方法的评价相结合,三者不是脱节的,而是紧密联系的。   图1: 三个总目标与中小学音乐课程评价标准的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评价标准的不同直接影响评价的正确实施,从而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开展。课程改革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波浪,浪花退去,留下的有彩贝,有珊瑚,也有沙子、石块。彩贝、珊瑚固然珍贵,沙子、石块也不能无视。对中小学音乐课程评价标准的再认识,就是要激起再一次思想的大浪潮,发现更多的彩贝、珊瑚,甚至沙子、石块,更加完善评价体系,推进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建设的进程。      注释:   ①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22年印:373.   ②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③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5.   ④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22年印.   [3]娆玲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