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手工艺
物质文化
遗产
产业化
发展
探析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展探析
王思懿
摘 要:中国长期以来的现代化使地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生存土壤。新时代复兴传统文化成为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开展〞的方针,指明了“非遗〞的开展方向。惠山泥人作为手工艺类“非遗〞工程的代表,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和机遇。此类“非遗〞的产业化开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一方面坚持正确的开展方向,另一方面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调整“非遗〞保护政策,实现长久开展。
关键词:产业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政策;文化产业管理
一、前言
惠山泥人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大巅峰之作,于2022年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历史的漫长演进中,惠山泥人已逐渐成为当地民众生活的重要局部和情感的集体归宿,深刻影响着当地的习俗和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对惠山泥人的传承进行了一系列的扶持和援助。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工业化的开展,惠山泥人这一手工艺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面塑、陶瓷等其他摆件对泥人产生了替代效应,致使泥人产业产值逐年下降,惠山泥人的开展遇到新的挑战。
二、手工艺类“非遗〞的时代困境
(一)手艺传承后继无人
“非遗传承很大程度上依赖有人,有人才有传承〞。2022年起,无锡市政府招募了15名专职传承者,每月给予15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然而,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们却相继离开了泥人行业,另寻出路。一方面,老一辈传承人受传统思想的桎梏,固守“传男不传女〞“手艺不外传〞等观念,宁愿后继无人也不愿打破“规矩〞;另一方面,大局部手工艺类“非遗〞为保持手艺的原真性,依然采用小手工作坊的生产形式,经济效益很低,鲜少有人乐于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潜心做手工艺的传承人,导致一些手工艺类“非遗〞出现后继无人的境况。
(二)民众认知度低,与时代开展脱节
惠山泥人厂的产品正在慢慢退出无锡人的生活。可见,惠山泥人的开展并没有跟上时代的需求,在造型和工艺方面没有突破,致使泥人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传统手工艺讲究的就是“传统〞的气息,在造型和工艺上都最大程度保存了过去的痕迹,难免不敌工业流水线产品。再加上一些手工艺产品逐渐与时代审美和流行文化脱节,使手工艺“非遗〞逐渐不适应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和社会生态,失去市场竞争力,在变迁中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最终走向“曲高和寡〞。
(三)工程资金紧缺
当前,商品市场投资重视经济效益,传统手工本钱高、生产效率低,吸引投资的能力差,以致手工艺“非遗〞产值出现缩水,“非遗〞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往往被社会资本所忽略。此外,过去政府主导、财政扶持、传承人补贴等模式并非上上策,不但大量消耗了政府的财政资金,其保护和扶持效果也不尽人意。如何在政府引导下提升社会资本的参与度已经成为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化开展及政策出路
(一)“非遗〞产业化开展的价值和必要性
1.“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戏曲、绘画、工艺等,是一个民族珍贵的文化结晶。一直以来,我国对“非遗〞都采取静态保护的方式,无异于将“非遗〞像标本一样完完整整地存放在博物馆中。长久以来,一些“非遗〞工程,特别是手工艺类“非遗〞与现代生活出现隔膜,逐渐丧失了创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产性保护〞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生产性保护的代表——“非遗〞产业化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解决现实困境的不二之选。产业化,指将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專业效劳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在“非遗〞的传承和开展中同时建构特色文化,形成效益链条,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开展的重点。
实现“非遗〞产业化保护有助于其融合时代特色、扩大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标准和有序的产业化,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促使工程吸取时代文化精华,在保存其精神内核的同时更新自身的表现形式,从而扩大受众与社会影响,真正做到创新传承。
2.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化开展的有利条件
手工艺类“非遗〞的资源差异性是产业化的竞争力所在。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强调了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统一。而手工艺类“非遗〞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在漫长的积累中形成了独特的技艺体系,极具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是转化为文化资本的重要来源。
以惠山泥人为代表的手工艺类“非遗〞的准公共品性质决定了其可以进入产业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开展〞,为“非遗〞产业化开展指明了道路。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开展,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在日益扩大。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尚不成熟,在“传统文化热〞的潮流中,文化产业的开展并没有跟上人们的需求。
(二)开展路径与政策建议
1.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定位
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都面临着一个经典问题:是传承为重还是盈利为重?“文化〞和“产业〞本身是一对有斥力的概念,“产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作为公共精神产品的特点。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要时刻坚持正确的方向,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产业化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市场化〞,在“非遗〞产业化的同时,始终以保护和传承为重,保持“非遗〞技艺的原真性和精神内涵,不能为追逐经济利益而偏离重心。对于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庸俗化、碎片化、山寨化和过度开发的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维护“非遗〞的内核。对于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坚决维持手工生产的形式,在此根底上做到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2.打造“非遗〞品牌,形成产业链
商标在世界遗产的开发和经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常是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条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是无形的,需要将符号化的手艺、工艺具体化为一定的“产品〞,才能实现产业化。这一过程中,“非遗〞就成为“产品〞的品牌和商标。打造“非遗〞品牌,可以为产品打上独特的烙印,增加产品竞争力,并能够形成品牌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开展。
“非遗〞品牌的形成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规模效益。“非遗〞的产业化往往与旅游产业联系紧密,开展民俗村、陈列馆、文化古镇等系列工程,迎合当代人对于周边游的高度需求,已经成为趋势。
惠山泥人厂于2004年设立,此后相继成立惠山泥人大师工作室,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中国泥人博物馆于惠山古镇内落成,次年惠山泥人厂又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至今,惠山古镇已经成为无锡惠山的一大特色旅游工程,集成了泥人博物馆、泥人展销和古镇风貌等旅游热点。
3.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开展模式
品牌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和庞大的投入,在形成过程中,前述“非遗〞所面临的困境将成为品牌打造进程中的阻碍。要突破这样的困境,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开展平台,形成良好的开展模式。
首先,地方政府需通过监管保证“非遗〞的产业化始终坚持正确的开展方向,躲避开展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在合理适当的范围内实行产业化。
同时,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将手工艺类“非遗〞的保护与开发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开展规划,并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于手工艺类“非遗〞的开展进行税收和租金优惠。在后备人才的培育上,地方政府可以给予传承人财政补贴,用以建设和扶持研究基地等。
此外,地方政府需要完成从总揽一切到主导引导的角色转变。在手工艺类“非遗〞树立产业化品牌的过程中,政府可以构建良好运行的引资平台,积极与民办企业、非企业进行合作,引导、整合社会力量,调动全社会对于保护手工艺类“非遗〞的积极性。
市场力量方面,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适当促进其开展,实施“生产性保护〞,促进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同时,根据时代特色对手工艺类“非遗〞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抓住市场机遇。
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可以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充分唤起民众和社会各界的文化自觉,利用文化展览、举办文化节、设定文化日等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无锡惠山泥人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对这类“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实现产业化开展是当下的迫切要求。
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化开展必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这一工程的具体认识和更具体的策略,仍然有待实践的验证和探索。
以惠山泥人为例的手工艺类“非遗〞保护建议的核心目的在于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而非全面市场化运作。要传承此类“非遗〞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核心,坚持正确的导向,构建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开展平台和开展模式,充分利用手工艺类“非遗〞这一珍贵的文化资源,实行生产性保护,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顾江.文化遗产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
[2]凌金铸.文化行政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3]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开展重要的文化资本[J].广西民族研究,2022(3).
[4]王松华,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5]仇琛.“两创〞视域下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展思考[J].理论观察,2022(7).
[6]段超,孙炜.关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
作者单位:
南京師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