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着力提升村改居社区党员队伍综合能力素质的对策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1286336

大小:23.05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着力 提升 村改居 社区 党员队伍 综合 能力 素质 对策 思考
着力提升村改居社区党员队伍综合能力素质的对策思考 近年来,随着xx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征地拆迁使市区内传统意义上的村不复存在,原有的行政村大局部已实现“村改居〞,现有的少数村也转变为“城中村〞。2023年12月,为适XX县区化进程需要,xx区进行区划调整,原东岸乡划分为东岸、东湖、马坡岭三个街道。目前,东岸街道下辖5个社区、2个行政村,共有4个党总支、14个党支部、直管党员443名。其中,隆平公园、望龙社区为“村改居〞社区; 东宜、黄泥塘、东瑞社区为新生城市社区,面对效劳群体大局部为拆迁安置农民; 东屯、杉木村实施城中村改造,也将由村民委员会逐步转为居民委员会,实行社区管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东岸街道“村改居〞社区如何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有效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影响全街整体开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和新挑战。 一、“村改居〞社区党员队伍的问题特点 东岸街道“村改居〞社区均位于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社区,又与农村有别,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社会地位、人群特征和地域位置,党员队伍“三多一散一弱〞问题特点较为突出,给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 (一)“三多〞。老党员多、学生党员多、待业党员多。东岸街道“村改居〞社区新老居民身份复杂,就业状况多元,相应的党员队伍构成也比较复杂。具体而言,有转为居民的原村民老党员、新入住商品房小区的居民党员、毕业后将组织关系转回社区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参军退伍后回到社区的党员。目前,望龙、隆平公园两个“村改居〞社区党员总人数173人,平均年龄44.68岁,55岁以上的老党员53人,占30.64%,就业年龄段内(55岁以下)的党员120人,占党员总数的69.36%。其中,大学毕业将组织关系转回来的学生党员44人,占就业年龄段内党员总数36.67%; 失业待业党员25人,占就业年龄段内党员总数14.45%。由此可见,街道“村改居〞社区党员队伍呈现出老党员多、学生党员多、待业党员多的特点,这些党员群体由于来源、身份、从业情况不同,彼此差异大,从而引申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思想观念相对传统等问题,影响到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 (二)“一散〞。党员居住地分散。在征地拆迁、村组变社区、村民变居民的背景下,东岸街道“村改居〞社区党员中原村民党员占比大,且由于长期居住和生活在本辖区,影响作用也大。原村民党员居住地分散,大体又分为回迁安置在本社区的党员、回迁安置在其他社区的党员以及未安置入住在外过渡的党员。其中居住在本社区的党员仅有68人,回迁居住在其他社区的党员有20235人,其中回迁居住在其他社区的党员局部已在外购置商品房,这局部党员迁移到新居住地后,不愿或无法转移党组织关系。党员居住分散,难以集中,更难以管理。 (三)“一弱〞。发挥作用功能弱。当前“村改居〞社区老党员、学生党员、待业党员人数多,且人员居住地分散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其中,社区老党员党性意识虽强,但理论水平不高,受原有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仍然存在农村党员思维定式,参与社区效劳远远不够; 高校毕业生党员大多并不在社区辖区范围内工作,因工作时间受限,难以在本社区发挥党员作用; 待业党员那么根本为“4050〞人员,教育程度、思想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主动融入党组织生活。此外,还有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素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导致“村改居〞社区党员队伍综合素质不够高,整体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原因分析 由于村改居社区的特性,造成社区老党员、学生党员、待业党员人数多,且人员居住地分散,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弱,无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调研发现,存在组织因素、队伍素质、其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一)组织因素 1.党组织作用不突出。村改居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承担着重要的组织和领导职能。但调研发现,村改居社区召开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议、党小组会等会议时,存在单纯就党建抓党建、虚多实少等形式问题,村改居社区的中心工作、大小事务、财务开支等会议上讨论少,党员难以真正参与村改居社区事务的监督管理,严重影响党组织和基层党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党组织在推进民生事务解决中的组织和领导职能作用不突出。 2.党组织制度执行不够严。为全面加强党员管理,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求各基层党支部通过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强化党员日常管理。但经统计,村改居社区党支部开展日常学习,平均到会率为50%,最低到会率仅30%。这主要是因为硬性措施执行不严,惩罚力度不够,活动趣味性缺乏。一是硬性措施执行无长期性、有效性督导,时间一长,思想上放松,责任心减弱,行为上就自然松懈。二是现行党员评议无量化标准,无强制惩罚措施,难以产生约束力。三是学习方式停留在念文件、读资料,单调枯燥; 学习内容与实际需求脱钩,缺乏实用性与吸引力,难以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参与积极性。 3.党组织区域设置不合理。社区党组织划分以地域范围为界限。现行村改居社区党员仍主要是原行政村党员,党员分散在周边梅园、竹园等四个安置小区,管理困难,各区域党建工作缺少相互衔接,整体推进合力不强。同栋小区的党员隶属不同的党组织,其开展工作的方式和范围出现交叉,往往出现很多工作这边做了那边又做,浪费了时间、精力和时间,影响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 (二)队伍因素 1.党员队伍核心力量缺位。数据显示,35周岁以下及55岁以上的党员是党员队伍的主要力量,占74.72%,其中村改居社区为73.84%。35周岁以下主要为学生党员、退伍军人党员。这些党员文化水平较高但是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决、党员意识不强、为民效劳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且大局部年轻党员工作缺乏稳定性,长期人户别离,在参加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活动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个别党员甚至只能在年底或换届选举时才参加党组织活动。55岁以上的党员主要是离退休老党员,这些老党员的党员意识强,积极性高,但由于年龄偏高、身体素质下降,个人学习能力、效劳能力等难以提高。党员队伍的主要力量长期缺位,导致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受现在社会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党员干部群体党性修养整体下滑,思想意识发生偏差,先锋意识越来越淡薄,集体观念、宗旨观念越来越淡化。有的党员只关心个人利益,不讲党员责任义务,在社区治理、社会公益活动等工作中,不仅不能完成应尽义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甚至成心与组织唱反调,产生负面效应。有的党员在工作中不敢碰硬,怕得罪人,只顾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不积极参加党的工作,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还有的党员经不住利益诱惑,贪污腐败,侵害群众利益,破坏党组织的形象。 3.能力素质跟不上开展需要。调研发现,80%的人认为党员干部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综合素质不高,不适应村改居新环境。具体表现在:一是干部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创新精神不符合新形势下村改居社区建设要求。村改居社区干部多数是从村干部过渡而来,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懒于钻研、懈于深思、疲于应付社区党建工作,面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习惯于当“甩手掌柜〞,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二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符合新形势下村改居社区居民的要求。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干部将自己置于普通老百姓之上,对社区居民工作上偏离、生活上远离; 三是年轻干部缺乏群众工作经验,解决群众问题时有畏难情绪,缺乏开拓精神,工作方法不多,缺乏敢抓敢管、一抓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三)其他因素。历史遗留问题多。系征地拆迁型社区的属性,现在的村改居社区还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影响范围广,涉及政策多,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社区治理复杂。除原住居民外,还存在局部商品房住户及租户,本地稳定人口和外地流动人口充满的情况下,社区人口格局日益复杂,社区治安管理、环境卫生保护工作的难度日益增加。社会信任弱化。在村改居社区中,居民被楼层单元阻隔,邻里关系网络变得不再紧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方式和频率也在相应减少,再加上社会观念的转变,人际关系不再那么纯粹,带有局部功利色彩,党员干部原有的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也在下降。 三、提升村改居社区党员队伍综合能力素质的路径探析 鉴于东岸街道村改居社区、新成立社区及“城中村〞改造社区化建设同时存在的现实情况,攻克村改居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提升难题,既可解决村改居社区的现有难题,夯实基层党建根底,也可为新成立社区中农村党员接收及东屯村、杉木村社区化建设后党员干部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1.坚决理想信念。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等理论知识,让党员干部深入、具体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加强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理解。二是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长期化、常态化。把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督办、同落实,逐步形成工作常态。充分利用革命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学习强国等平台资源扩大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解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三是要充分发挥反面典型警示作用。弘扬优良传统,宣传先进典型的同时,注重运用道德谴责、党纪、法律惩罚、反面教育等警示方式补充,起到警戒思想,稳固信念的作用。 2.加强组织建设。一是要选优配强骨干。把党性观念强、热心党务工作的同志选为骨干,在党员领导干部人员选拔任用方面,选取了解社区情况、具有一定号召力、有担当的本社区人员,他们最了解社区疑难症结问题、人员往来关系,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往往能迅速融入角色,高效完成好工作。在人员年龄构成方面,打造一支年长者有威信、中年骨干能谋事、年轻力量有创新能干事的党建开工作队伍,切实把党支部搞坚强。二是要深入推进支部“五化〞建设。在建成1个示范化“五化〞党支部(东宜社区党支部)的根底上,根据东岸街道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确定建设重点,明确辖区各社区村党建水平的梯队属性(根据2023年党建工作实绩,划分东宜社区为第一梯队、隆平公园社区、望龙社区、黄泥塘社区为第二梯队、东屯村、杉木村为第三梯队),对党建工作相对较弱的单位加大指导扶持力度,提升街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营造浓厚的党建气氛。三是要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从学党章、上党课、过党日、交党费等根本制度抓起,着力完善硬性措施,维护严肃性,调动积极性,强化主动性。党课教育采取轮换式,打破书记一人唱主角的传统模式,鼓励优秀党员轮流上台讲,强化主人翁意识;党日活动采取开放式。鼓励党员“走出去〞,探索推行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组织党员观看、品读优质文艺作品、到红色革命资源教育基地参观等,把知识讲授、现场观摩、亲身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党员干部开阔视野、认清差距,提倡党员在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交流,提高党员认同感、自豪感,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四是要搞好传帮带。开展经验交流会,结对帮扶制,结合群众工作连心活动,通过老党员讲党史、优秀党员传经验的方式,形成思想上带动、技能上传授、能力上培养的传帮带模式,培育好年轻党员,补足基层党建主要力量。 3.标准教育管理。一是要落实学教共管。依托街道“夜课堂〞(1所),各社区(村)分课堂(6所)、学习小组(28个)全面开展党的政治建设专题辅导。壮大街道授课队伍,继续邀请专家名师、基层党组织书记、业务能手、党员先锋宣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办群众工作能力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