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析
宋元
文人
绘画
思想
浅析宋元文人画的绘画思想
:宋元绘画是中国绘画开展的重要时期,文人绘画在这时期得到了快速开展,并成为一种潮流,所产生的绘画思想一直流传到现在,对历代绘画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研究。
关键词:逸格;神似;修养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22)04-0108-01
宋代邓椿在画继中云:“画者文之极也,故古今之人,颇多著意。〞直接道出了文与绘画的密切关系。“其为人也多文,虽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显而易见,“文〞不仅仅包括诗词、散文、还应该包括画家的画艺,鉴赏能力等等。苏轼对此有颇多见解,其曾在画论中借朱象先只语说“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把文人画意识提到明处,也最能表达出文人画的创作目的。文人画家绘画是一种寓意于物,面对物像只要达意就可,未必一定要与物的现实状态保持一致,因此,苏东坡才会有“绘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感慨。由此,文人画家与画工就有显著的差异,文人画妙而不求其工,画工画虽工而不妙,文人画家与画工的区别就在“全在气韵间求之〞。其根本特征是以水墨写意为主流,讲求诗书画的统一,注重笔墨趣味,不求形似,注重抒情性和意向性,笔致超逸,气韵生动,意蕴丰富,风格高雅本文就着重论述一下与气韵相关的逸格、神似、修养在文人画中的重要地位。
一、逸格
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逸格居于神格、妙格、能格之首并作出解释。“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逸格〞在最初时常侧重于为人,放纵不羁,身份不分贵贱,礼贤下士……..,苏轼也以此云“遇其欲画,不择贵贱,顷刻而成〞,的为人与作画态度。宋元时期,最能把逸格作为理想的画格的画家,就是倡导“逸笔〞、“逸气〞说的倪瓒。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代山水画四大家,他曾在张仲藻书中云:“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其言逸的重要思想根底在于“聊以自娱〞,不求形似,主张发挥主观感情,表现作者“胸中逸气〞,其作品多画太湖一带的山水,构图平远,景物极简,多作疏林坡岸,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超逸清丽。在此时人们对“逸〞的理解尚且较为简单,此后经明清得到更大的开展。
二、神似
欧阳修在盘车图诗中说:“古画画意不画形〞之旨,指出宋人崇尚神似的文人画论。他的观点得到苏轼的赞同,并作进一步的开展。苏轼态度明确地否认对形似的追求:“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其论画提倡神似,不拘泥于形似,笔简形具,气韵已生,脱去俗气,吐胸中逸气。宋代重视绘画开展,设画院,画师地位较高,宋徽宗赵佶,喜爱绘画,对画院关注极高,倡导法度“专以形似〞的最高评判者。在这种思潮子下形成两类人,一是士人,他们身居官职,拥有王公贵族或者官员的高贵身份,为皇家贵族绘画,主要以写实为主;二是隐士,他们不愿做官,逃离现实政治和世俗生活,退隐江湖,以书画来抒发闲情逸志。他们的思想正如邓椿在画继中竭力标榜的,文中曰:“画之为用达矣!盈天地之间者,万物悉皆含毫运恩,曲尽其态。而所以能曲尽者著,止一法耳,一者何也?曰:传神而已矣。〞元代黄公望写山水决云:作画只个“理〞字最要紧。吴融诗云:“良工善得丹青理〞的理来论画,导致“神似〞压倒“形似〞成为一时的潮流。黄公望既讲到写山之形,又讲“生气〞、“生意〞,看似形神兼重,更追求“合古人意趣〞讲究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确立了以传神论为核心的文人画之“丹青理〞。
三、修养
论语—述而有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只有“艺〞尚缺乏,“道〞是创作的重要前提。苏轼论画家修养,有“有道有艺〞的说法,云:“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知与百汇通。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那么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道〞主要是“画以适吾意〞的创作态度及要表现对象的深刻了解和本质把握。他重视画家修养,倡导绘画与诗歌相结合,增加绘画思想意蕴,情致深远,推动了我国绘画的开展。文学修养与绘画相联系,诗画相通以致结合,“诗画本一律〞成为普遍共识,并出现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作画风气。画在客观描摹对象并赋予感情,诗在主观表达抒情,从而更好地从画中体会并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画家胸中不应有尘俗之气,眼中不应无鉴裁之精,否那么纵极工妙,亦十分鄙陋。学画领先修身,身修那么心平气和,能应万物,未有心不平而能书画者,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画知名作的很少很少。“胸中有书〞方能出神入化,画出胸中逸气。
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开展过程中,以一种潜在的文化意识渗透在那些在文化素养上颇有造诣的画家的审美思想中是文化思想在画家审美观念中的一种契合,也是在各个不同时期觉识高层次文化境界的重要契机。文人画在这一时期以崭新的风貌登上了中国绘画艺术舞台,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仁恺.中国书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郭假设虚.图画见闻志[M].邓白,注.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49.
[3]高建平原.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M]. 张冰中,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22.
[4]文震亨.长物志[M]//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 北京:中华书局,1973.
[5]王琪森.中国艺术通史[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李杰(1990.01-),女,汉族,山东泰安,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中国画写意山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