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落实
辖区
执法
打假
责任制
做好
区域
监管
工作
落实辖区执法打假责任制做好区域监管执法打假工作
落实辖区执法打假责任制做好区域监管执法打假工作落实辖区执法打假责任制
做好区域监管执法打假工作
近年来我局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了区域监管新的模式。两年多的实践,历经试点、开展和完善三个阶段,管理体制逐步成熟,工作机制日臻完善,推动了质监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也是如此。紧紧围绕经济开展这一中心,重点针对在质监工作实行区域监管后,如何增强行政执法有效性,结合泰安实际,探索实施了融执法、管理和效劳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监管执法打假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实行区域监管,建立辖区执法打假责任制
为了从源头上抓好产品质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活动,从2022年2023月份开始,我市各系统积极探索实施区域监管,建立辖区执法打假责任制的工作。我们在每个县市区按照经济开展水平、交通状况、企业分布情况,设立了3至5个监管分局。监管分局代表县市区质监局在辖区内履行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四位一体〞综合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效劳工作职能,即对辖区内的企业实行综合管理,负责查处违法行为,开展技术效劳,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主要做法是:做好一个根底(企业档案)、两个重点(食品质量平安、特种设备平安)、两个别离(抽检别离、查处别离)、两个网络(监管员、协管员、联络员网络,信息员举报网络)、一个手段(日常巡查)为主要内容的执法监管工作。首先是建好企业档案。监管区对辖区内的所有企业建立了纸质和电子档案。并根据企业生产资质、生产条件、质量保证能力等情况,将企业分成a、b、c、d四个级别。特别是对食品企业和特种设备企业单独建立企业档案,增强了特殊行业监管的针对性,以保证监管到位。其次是突出食品质量平安和特种设备平安这两个重点。各监管机构都把确保两个平安作为区域监管、执法打假的首要任务,对涉及两个平安的生产企业和重点区域严抓细管,设立重点监控点,明确专人负责,实行近距离、高频次的执法检查。第三是实行两个别离。一是产品质量抽检别离。市、县两级技术机构需要抽检取样,都由监管区来承担,监管区抽样后再送到技术机构检验检测,抽样和检验完全别离。检验结果出来后,需要进行后处理的,再交给企业所在的监管区负责。二是案件办理查办别离。监管区受理案件,调查取证后,把材料移交到县市区局的稽查队,由稽查队对案件进行具体审理和处理。案件办理完后,稽查队将处理结果反响给企业所在的监管区,由监管区负责帮促企业整改等后处理工作。稽查队和监管区的关系是:监管区负责案件的前期调查,稽查队或市稽查局负责案件的后期处理。稽查队在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可以自行受理和查处案件,市稽查局在全市范围内受理质监行政执法工作,不受区域监管的限制。对于跨区县的案件由县局报市局处理,市局接到有关县市区的12365举报 ,假设急需处理的,立即电告监管区进行控制,案情较小可由县市区局处理,案情较大由市稽查局办理。第四是建立两个网络。一个是监管员、协管员、联络员网络。监管机构从乡镇、社区、村庄、企业中聘请协管员、联络员,对这些同志全部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证书,持证上岗,构成了区域监管的“明网〞。一个是信息员举报网络。各监管机构在重点村庄、企业和区域性食品加工企业周围,聘请局部人员,隐藏身份,暗中监督企业行为,构成了区域执法打假举报的“暗网〞。
二、建立两项机制、防止新的保护,实现市级行政执法与区域监管工作的有机结合
区域监管作为一种新的监管体制,目前尚没有成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一切工作都是在摸索与尝试中进行。从理论上讲:设立监管区,成立监管机构,工作人员沉到一线,通过对辖区内的企业调查摸底、建立质量档案、开展定期巡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催促整改,确实能起到直接、迅速的效果。但久而久之,由于监管机构与企业关系逐渐密切,且受现行财政体制的制约,监管机构的业务收入也来自于监管范围内的企业,会不会发生监管区的“监管保护〞呢。既然实行区域监管,且赋予了监管机构综合管理、行政执法的职能,市级机构没有直接的监管区域,其稽查队伍的行政执法工作将如何进行,就成为了摆在市级执法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广泛吸取各方面意见,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和建立了全市行政执法工作的两项机制:即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和行政执法的联合机制。
监督机制。为了充分调动监管机构的积极性,(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在赋予充分职能,发挥其就近、快捷作用的同时,市局明确市级执法机构在全XX县区内开展行政执法不仅不受监管区域限制,而且通过对违法行为案件的查处监督监管机构的工作。发现案源可以直接组织查处,无需与县市区局和监管机构事先通气。凡市局依法查处的案件,市局案审委在审理案件的同时,要认真分析违法行为的存在与监管机构的关系。凡属于监管机构应该发现而未发现、监管区人员明知其违法而不查处、虽查了但不处分、虽处分了但企业未改正其违法行为,甚至帮助违法企业逃避处分等行为,市局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的责任。使区域监管工作时刻处于管理者和被监督者的环境之下,从而也防止了形成区域监管新的保护。
三、实施“查办别离〞,提高执法的有效性
以往我们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比较注重案件本身的合法性,无视了后处理工作,有的甚至罚过放行,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实行区域监管,行政执法工作也由过去的“查审别离〞转变为“查办别离〞。即监管区受理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后,要把材料交到稽查队,由稽查队处理后将结果反响给企业所在的监管区,由监管区负责帮促企业进行整改等后处理工作。这样做既防止了执法工作中“人情案〞、“关系案〞的办理,及时纠正了企业的违法行为,又积极帮助监督企业进行整改,将执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了执法的有效性。
四、依托“两个网络〞,拓展执法空间
随着打假工作的深入开展,制假售假的手段更加高明、地点也更隐蔽。要使这一类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有效查处,仅靠几十名执法人员难免捉襟见肘。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强化措施,积极应对,充分发挥区域监管的优势,充分发挥“区域监管协管员、举报员网络〞、“12365质监热线效劳网络〞两个网络。形成了一个无缝覆盖的平安预警系统,大家齐抓共管,去除一切有可能的食品、特种设备等平安隐患,打击假冒伪劣使造假者无处藏身。
五、区域监管的巡查手段,为执法工作提供了更多案源,打假治劣初见成效
各监管区在对企业进行普查登记的根底上,按照企业分类分级,开展不同频次的日常巡查。对辖区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平安等状况实现动态监控,对于存在的各类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并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组织力量及时查处。特别是对一些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黑窝点,通过高频次的巡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使其无法“生存〞。通过实施区域监管,有效遏制了区域性制假行为和成心违法行为的发生,为保证两个平安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区域监管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有效推动了行政执法的开展,标准了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经济和事业的健康开展。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区域监管工作中,行政执法与履行职责、监管、效劳的有机结合,发挥行政执法的龙头作用,带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质监事业和地方经济的健康开展做出积极奉献。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