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抗日战争
第二
抗日战争(第二卷)抗日战争(第二卷)王树增,1952 年生于北京。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上、下)及19011911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第一章第一章 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 至少在九江失守后,中国最高统帅部意识到,如果日军执意进攻武汉,固守是极其困难的,以至最终难以守住。武汉已为我抗战之政治经济及资源之中枢,故其得失关系至巨。惟武汉三镇不易守,而武汉近郊尤以江北方面无险可守尽人而知;更以中隔大江外杂湖沼,尤非可久战之地。故欲确保武汉,则应东守宿松、太湖,北扼双门关、大胜关、武胜关诸险,依大别山脉以拒敌军,并与平汉路北段之积极行动相呼应,若敌悬军深入,则可临机予以各个击破,或在大别山预为隐伏待其深入,出奇兵以腰击之。如此方可制胜,方可以确保武汉,否则据三镇而守、于近郊而战,则武汉对我政治经济资源上之重要性已失所保者,仅此一片焦土而已矣。且受敌之包围,则视如瓮中之鳖,困守南京之教训实殷鉴之不远。故欲确保武汉而始终保持武汉为我政治经济资源之中枢,则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这就是说,保卫武汉,“须守备其外围要域”;若外围要地尽失,则武汉即失去屏障,“其本身无险可守”。然而,至少在九江以东,长江沿岸“要域”已落入日军之手。由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武汉会战的总体战略构想是:坚持持久战和消耗战,利用武汉周边的湖沼地带尽力实施防御作战,固守的时间越长越好。同时,把中国军队的兵力消耗控制在战后可以恢复的额度内:“第五、九战区沿江部队须绝对固守,其部队配置及江防阻塞尤要注意周到,步步为营,节节抵抗,以短小空间换取长大时间”。当时,中国的第五战区在长江以北,第九战区在长江以南,因此,蒋介石要求两战区在武汉会战的同时考虑到今后的作战:第五战区须“以大别山、大洪山一带”为后方依托,第九战区须“以九宫山、幕阜山一带”为后方依托,密切“注意襄阳与宜昌及南昌与长沙之间之交通线。以后两战区之联络线应以宜昌为中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于武汉会战兵力使用的整体把握是:“武汉会战之兵力消耗,以百分之六十为标准,其余百分之四十备作第四期作战之基础。预料其在攻略武汉后,敌当作较长时间之考虑,我可得恢复实力之机会。”上述战略预想基本符合后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只是,一九三八年的酷夏,当日军逼近武汉之时,中国人的心理还是备受煎熬。就政治军事而言,武汉显然不可轻易放弃,因此,蒋介石不惜损失百分之六十的兵力防御固守。可就中国军队的作战实力而言,死守型的防御战究竟能够打多久,是否会重演南京保卫战的惨痛往事?如果真的损失兵力达一半以上,中国有没有能力迅速恢复?一旦武汉失守,国民政府将如何在西南一隅撑持其政权并保证指导战争的权威?中国富饶的东部和中部丢失后,国家支撑战争的政治、经济和资源能力从何而来?更为重要的是:有多少中国人能够理解并相信,南京和武汉的相继丢失,并不意味着国家的灭顶之灾,而是战争实现转折的另一种历史契机?自日军发动对武汉的攻势以来,中国军队已经苦战了两个月,官兵伤亡数字惊人,补充供给杯水车薪。国民政府有限的财政几乎全部用在了购置军火上,以至于前线的作战部队衣粮短缺、伤员难以转运。长江沿岸天气酷热难捱,患病和中暑者日益剧增,特别是来自中国北方的官兵,一旦病倒就不得不撤离阵地。打仗是要靠士兵来实施的,那些在阵地上苦熬的官兵,他们是否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切实履行作战职责?他们是否还有足以支撑一场会战的牺牲精神?六月七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订了保卫武汉作战计划。其方针是:“以聚歼敌军于武汉附近之目的,应努力保持现在态势,消耗敌军兵力,最后须确保大别山、黄麻间主阵地,及德安、箬溪、辛潭铺、通山、汀泗桥各要地,先摧破敌包围之企图,尔后以集结之有力部队由南北两方沿江夹击突进之敌。”其指导要领是:“第五战区应以现在态势确保大别山主阵地,积极击破沿江及豫南进犯之敌。”“第九战区应极力维持现在态势,并须确保德安、箬溪、辛潭铺、通山、汀泗桥之要线,以维持全军后方,使尔后作战容易;尤须先击破经瑞武路(瑞昌至武穴)及木石港西进之敌。”“武汉卫戍部队准备改守沿江要点及核心阵地,应以现有兵力之一部(十三师)准备推进使用于五战区,三师、五十五师使用于九战区与敌决战。最后应固守核心阵地,使两战区野战部队得重新部署,向敌夹击。”“第一、二、三战区仍以现在部署积极向敌袭击,以牵制敌向武汉转用兵力。第三战区沿江要塞炮兵更应排除万难,妥为部署,俾发挥威力,截断敌舰长江联络线。”至一九三八年八月中旬,日军已完成制订作战计划、扩大集结地域、修建前进机场、轰炸中国战略要地等攻取武汉的一切军事准备。日军第二军的第十、第十三师团集结于安徽庐州(今合肥)地区;第十一军的四个师团和一个旅团集结于江西九江地区,其中第六师团在黄梅附近、第一六师团在九江以南、波田支队在九江以西、第一一师团在九江东南、第九师团先头部队连同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指挥部进至九江。而海军航空兵也已进驻安庆和九江机场;海军舰只在长江中下游集结完毕;空军的三个飞行团分别抵达了庐州、安庆和南京等机场。日军攻取中国武汉的态势已不可逆转。日方对中国战场的情势判断是:“蒋介石认为此次会战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因而倾注最后努力确保武汉。但其决心并不巩固,其内心为在本次会战后仍能保存自己的势力而煞费苦心。”对于中国军队即将投入的兵力估算,日方认为是九十个师,但“其中大部,都是在过去数次会战中吃败仗的部队以及训练不佳的新编部队”。其中位于长江北岸的中国第五战区威胁不大:“白崇禧以强大的一部配置在大别山脉以北地区,准备从该方面向我采取攻势。主力集中在该山脉以南地区,沿扬子江北岸前进,对我稻叶部队(第六师团)进行反复攻势,但其攻击能力不大,因受该部队的反击,正败退中。”而来自长江南岸的中国第九战区的反击则应给予重视:“对于来自扬子江两岸地区的松浦、波田两部队采取攻势的敌人,将主力集中在前线,企图使该两部队受到挫折,同时陆续向阳新、吴宁、南昌方面增加兵力,有分数段进行抵抗的企图。”日方估计,中国空军可以投入武汉作战的“破损飞机和组装进口飞机”,数量大约为“二至三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