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新渔农村建设经验交流.docx
下载文档

ID:1279824

大小:19.60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新渔 农村建设 经验 交流
新渔农村建设经验交流 党的xx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新的历史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和开展。中央提出的“生产开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核心是促进经济开展、确保农民增收、改善农村面貌,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义所在。 舟山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双轮驱动〞,城市化水平已到达61.1%。但目前全市尚有62.47万人口在渔农村,占全市户籍人口的64.68%;尚有农村劳动力36.91万人,其中从事纯农、纯渔的农村劳动力12.23万人。因此,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渔农村,关键也在渔农村。针对舟山渔农村实际,近年来我市创造性地实施了“暖人心、促开展〞工程,开展了渔农村新社区建设,全市渔农村出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村容村貌加快改变、渔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广阔渔农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在促进渔农业开展、改变渔农村面貌、增进渔农民利益上下功夫,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转变渔农业开展方式,促进渔农民持续增收 渔农业是根底产业,是广阔渔农民就业的根本依托。渔农业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二、三产业,是促进渔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开展海岛渔农业,关键在于转变渔农业开展方式。 一是开展现代渔农产业,努力促进增效增收。要做优做强海洋渔业,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改造传统捕捞业,建成一支装备精良、素质优良、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海洋捕捞队伍;拓展远洋渔业,扶持开展大洋性远洋渔业;促进健康养殖业,着力开展生态、高效、精品养殖,逐步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做优做精特色农业,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抓好结构调整和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渔农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海岛渔农业特色优势,走出一条高效、平安、生态的现代渔农业开展路子。加快培育现代渔农业的经营主体,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渔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渔农户〞组织形式,让渔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是开展涉农二三产业,积极推进转移就业。要依托临港工业开展,积极促进渔农民转移就业。充分发挥效劳业的吸纳集聚作用,建设临港工业、港口物流生产效劳基地和社区生活效劳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放宽准入门槛,促进渔农民创业增收。加快开展休闲渔农业,拓展渔农民转移就业空间,进一步完善开展渔农家乐扶持政策,为渔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新的平台。鼓励规模企业扶持家庭工业,支持企业产品生产向渔农村转移渗透,加快培育一批家庭工业示范基地。全面落实城乡统筹就业的各项政策,大力培养渔农民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加强针对性、目标性的就业培训,重点抓好公益性岗位、劳务性岗位、技能性岗位的培训,提高渔农民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渔农村后备劳动力队伍。 二、加快渔农村根底建设,切实改善渔农村面貌 根底设施建设是推进新渔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舟山本岛城乡及相连岛屿根底设施一体化,促进城市根底设施向渔农村延伸辐射,着力改善渔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要明确新渔农村产业开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立足实际、统筹兼顾,突出个性、注重特色。适应渔农民生产生活要求,保存渔农村的历史文脉,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既展现渔农村的山海田园风光,又彰显渔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按照“不以同一标准衡量、不以同一模式标准、不以同一进度要求〞的原那么,妥善处理阶段与目标、经济开展与村庄建设、富裕村与贫困村的关系。 二是加大根底设施建设力度。建立“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开展机制,积极推动城市交通、供水、供电、排污、通信、流通等根底设施向渔农村延伸。重视抓好农田水利、渔港码头等根底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标准渔港、防洪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节水灌溉设施和海水淡化等工程建设,提高渔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加强乡村道路、渔农民平安饮水、河道整治等工程建设,为渔农业生产持续开展和渔农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创造条件。深入推进村庄整治活动,开展“三清〞(去除垃圾堆、去除柴草堆、去除乱石碓)、“四改〞(改水、改厕、改污、改线)、“五化〞(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绿化、通道美化、路灯亮化)等专项行动,切实改善渔农村人居环境。 三、加强渔农村公共效劳,完善渔农村社会保障 社会公共效劳是当前新渔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要按照“三个高于〞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渔农村的范围,使广阔渔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努力促进城乡公共效劳均衡化。加强渔农村公共效劳产品供给,促使城市文明向渔农村延伸覆盖。着眼城乡教育均衡,大力推行十五年义务教育制,进一步改善渔农村办学条件。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使所有渔农民子女成为既有高中以上文凭、又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解决好渔农民最根本的读书问题。建立渔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重点完善提高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渔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效劳和医疗救助体系,解决群众最必需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和投入,全面实施渔农村健康健身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解决好渔农民群众最所望、最迫切的娱乐、健康问题。 二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按照“低门槛准入、低标准享受〞的原那么和保根本、广覆盖的要求,建立渔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法和与文明守法相挂钩的“以奖代保〞制度,力争通过假设干年努力,全面建立起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衔接的渔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做好渔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继续深化助困、助残、助医、助学、结对帮扶、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解决好渔农民群众最急需、最实惠的救助和保障问题。 四、建设渔农村小康社区,创新渔农村工作机制 创立渔农村小康社区是推进新渔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要不断创新渔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渔农村社会管理,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新渔农村。 一是大力创立渔农村小康社区。按照“分批创立、五年完成〞的总目标,坚持力度不减,进度不慢,持续推进。在任务分解上,实行方案指导、年底实报;在组织实施上,坚持区分档次、梯度推进;在考核验收上,实行一年一评、三年复评;在工作落实上,坚持参照指标、更求实效;在成效稳固上,力求完善机制、开展提高。要真正落实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合力、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重点解决好群众主体、部门合力问题。充分发挥渔农民的主体作用,在“多对群众教育、多请群众参与、多让群众知情、多与群众联系、多帮群众解难〞上下功夫,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渔农民参与和受益的关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解决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问题上。协调、整合、凝聚相关各部门的力量,细化分解任务,强化部门考核,形成步调一致的工作节奏和整体工作合力。继续推进小康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发动机关企事业、社会各界及部队军警共同支持和参与新渔农村建设。 二是切实加强渔农村建设管理。积极探索集体经济保值增值的开展机制,探索渔农村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渔农村金融扶持投入机制。构建渔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三位一体〞的综合效劳平台。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努力在内容、程序、机制上下功夫,切实保障渔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渔农村宣传和教育工作,不断培养渔农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市场意识、法律观念、生态理念、科学素养和卫生习惯,努力提高渔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乡镇〞。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渔农村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建设。 第6页 共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