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2T
3647-2019微生物小球及菌液联用改善河道水环境操作技术规程
DB32
3647
2019
微生物
小球
联用
改善
河道
水环境
操作
技术规程
ICS 07.100.20Z05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 3647-2019微生物小球及菌液联用改善河道水环境操作技术规程Operationaltechnicalregulationforriverenvironmentimprovement by the microbe-containing spherules and microbialfluid2019-09-19 发布2019-10-31 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与管理局发布DB32/T 3647-2019I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制。本标准归口单位为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由江苏东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志东、王闯、刘志刚、束霖平、秦庆东、许妍、李奎鹏、王钧。DB32/T 3647-20191微生物小球及菌液联用改善河道水环境操作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小球及菌液联用改善河道水环境的术语和定义、使用前水环境检测、操作技术要求、效果评估。本标准适用于流域面积1 万亩、宽度50m 的小型河流水环境与水质改善。2 规范性引 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本。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6920水质 pH 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 11893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30989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规程GB/T 32208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GB 50179河流流量测验规范HJ/T 346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 506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HJ 535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636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SL 94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测定法)3 术语和定 义GB 3838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复合微生 物菌液composite microbial fluid以众多水体、底泥作为初始菌种源,从土著微生物中筛选培育的多种稳定高效且互不拮抗的脱氮菌、对有机质具有降解功效菌等制成的微生物菌剂。3.2微生物小 球 microbe-containing spherulesDB32/T 3647-20192将复合微生物菌液中的菌体固定在由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组成的载体上制作而成的固体颗粒,微生物小球的密度为(1.11.2)g/mL,直径为(35)mm,菌落总数9.0105cfu/g。3.3黑臭水体 black odor water body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水体透明度25cm、溶解氧2.0mg/L、氧化还原电位50mV、氨氮8mg/L。4 使用前检 测4.1按 GB 50179 分别测定河道水流速度、河水断面等,计算需要改善的河道平均流速和水量。4.2按 GB/T 6920、GB/T 11893、GB/T 32208、HJ/T 346、HJ 535、HJ 636、HJ 506、SL 94 分别检测河道水体的 pH 值、总磷、COD、硝酸盐氮、氨氮、总氮、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等,采用塞斯圆盘法测定水体透明度,了解河道水环境与水质现状。4.3取水样及河道底泥样品,按GB/T 30989对水中悬浮微生物及底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检测。5 操作技术 要求5.1使用方法采用人工或洒水泵等机械均匀投加。微生物小球能固定在河床上释放微生物但分解污染物速度较缓,投加微生物菌液分解污染物速度较快但易随河水流动而流失,为能较好地改善河道水环境,宜将微生物小球与菌液联用,底泥厚度10cm 的河道使用效果较好。使用期间河道内排入含氯等具有杀菌功效的物质后,需间隔 2 天以后再投加微生物小球及菌液。5.2使用量微生物小球与菌液联用的使用量根据表一操作。表一河道水体情况每次投加量/河道水量(kg/m3)微生物小球微生物菌液类水体0.8-1.00.05-0.1介于类与黑臭之间的水体1.0-1.20.1-0.3黑臭水体1.2-1.40.3-0.5DB32/T 3647-201935.3投加周期5.3.1 微生物小 球的投加微生物小球的投加周期根据表二操作。表二河道水流速度(m/s)0.10.1-0.30.3-0.50.5每次投加间隔(月)321不宜使用5.3.2微生物菌 液的投加微生物菌液的投加周期根据表三操作。表三河道水流速度(m/s)0.050.05-0.250.25-0.50.5每次投加间隔(天)5-73-52-3不宜使用6分析与评估6.1 微生物小球及菌液联用后 3 个月后,按 4.2 分别检测河道水体 COD、总磷、硝酸盐氮、氨氮、总氮、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水体透明度。河道水环境与水质达到预期目标,可以停止投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则调整用量或缩短周期继续投加至预期目标。6.2 需了解微生物小球和菌液投加前后河道水体与底泥中微生物群落变化情况的,按 4.3 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