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doc
下载文档

ID:1273133

大小:38KB

页数:11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产业链 构建 城乡 统筹 发展
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开展 龚勤林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城乡统筹是针对城乡分割而提出的,城乡分割并不是中国特色,工业化进程必然伴随某种程度和某种形式的“二元经济结构〞;围绕二元结构的缓解,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有过假设干精辟阐释,但都较少从同时统筹城乡的产业与地域两个空间进行探讨。本文提出构建一条在地域空间上延展于城市和乡村两个地域单元,在产业空间上链接效劳业、加工制造业和农业三次产业,以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为导向、农副产品加工和工业制造业为主体、订单农业为根底的贸工农产业链来统筹城乡经济开展。 关键词:产业链 二元结构缓解 城乡统筹开展 区域经济开展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龚勤林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在职博士生,四川成都 610064 联系 :13982091439 028-85413749 电子邮件:gongqinlin@16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且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建设现代农业,开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23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是在强调统筹城乡开展根底上指出要“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开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202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这实际上点明,当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开展的重难点与突破口就是拓展并丰富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内涵,打造链接三次产业、沟通城乡两个地域的贸工农产业链。统筹城乡开展的提出是基于城乡别离与城乡分割,城乡别离与城乡分割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几乎所有开展中国家都曾有此现象,国内外专家学者也为此进行了假设干经典演绎,提出了假设干精辟阐释,提供了假设干解决途径。本文试图在文献分析的根底上提出通过构建一条贸工农产业链,从产业空间和地域空间两个角度激活城乡要素交流、统筹城乡经济开展,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开展,并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开展的新跨越。 一、关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讨论回忆 〔一〕经典作家的阐释 基于生产活动的差异,城乡和乡村随着经济开展必然发生分异与割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别离。〞他还明确指出:“一切兴旺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根底,都是城乡的别离。可以说,社会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认识到当经济开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必须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开展。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页。 此后,他们在多种场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消灭城乡对立的必要性,“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用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2-543页。 。而恩格斯阐述的“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正如它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一样。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够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2-1878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336页。 ;以及,“断定说人们只有在消除城乡对立后才能从他们以往历史所铸就的枷锁中完全解放出来,这完全不是空想〞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2-543页。 ,等等,阐释了消除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反而从解放人类、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人文关心的高度阐释消除城乡对立的伟大意义。经典作家甚至提出了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别离的条件〞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2-1878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336页。 。 毛泽东针对我国的实际并没有系统地阐述城乡对立,但是仍然十分关注城乡经济关系。在他的眼中,这种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工农业关系。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阐述了工农业的辨证统一关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 在1957年1月,他又强调开展农业对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极端重要性,号召大家重视农业,工业部门要面向农业。他在这次讲话里提出了“农业就是工业〞的奇特命题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57 年1月。参见:毛泽东的独特视角:“农业就是工业〞, :// csonline ,2023年12月17日,星辰在线。 。随后他阐述了工农业之间的关系,“就是要使农业能够扩大再生产,使它作为工业的市场更大,作为积累的来源更多。先让农业本身积累多,然后才能为工业积累更多。只为工业积累,农业本身积累得太少或者没有积累,竭泽而渔,对于工业的开展反而不利。〞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57 年1月。 应该说,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别离的原因、城乡对立的消除以及城乡协调的途径的论述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对于我们正视现实、启迪思路都有理论指导意义。 〔二〕西方学者的分析 经典作家阐述的城乡别离、城乡对立和城乡协调在西方学者中间也有大量分析。这些论述根本集中在围绕开展经济学的二元结构理论展开的形成机理与缓解途径论争。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与阿瑟·刘易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他认为处于经济开展早期阶段国家存在并立的二元经济部门,一元是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部门,主要分布在城市,广义上代表经济开展程度高的地区;另一元是采用传统农耕技术、劳动生产率低的传统部门,主要分布在乡村,广义上代表落后的乡村地区。在开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现实地表现为城市工业与乡村农业的对立与矛盾。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产业的比拟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作为其表现形式的工农业工资水平的差异,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向城市工业转移。只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存在并且没有人为障碍,那么该转移过程将源源不断,直到变为一元经济,即实现城市和乡村经济的均质开展,这一转变过程就是传统农业部门被现代工业部门改造,逐步实现工业化的过程,最终可以实现国民经济均质开展。 在刘易斯看来,上述二元改造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是要确保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之间存在实际工资收入的差异,即农业生产率以及工资都不应提高,农业不能对经济开展作出奉献,只为工业开展提供廉价劳动力。从而,传统农业的改造受到无视。这也正是刘易斯模型受到费景汉和拉尼斯批评的原因。其批判有两点:一是无视了农业增长的重要性,从而,传统农业的改造开展停滞;二是无视了正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农产品剩余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转移的先决条件。在此根底上,他们改造了刘易斯模型而形成“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根本反映了开展中国家经济开展过程中城乡对立运动的一些客观规律,但片面夸大了城市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无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民收入增加,因而并没能较好地缓解城乡对立运动,也就对城乡一体化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M·P·托达罗根据欧美国家开展经验认为,人口流动根本是一种经济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理性经济人关心的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只要城市预期收入高于农村预期收入,人口就会继续涌向城市。据此,托达罗做出要重视农村经济开展并认为这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的政策主张。 此后,围绕着城市与乡村的经济开展,诸多经济学家展开了论述。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以支配学说和不平等动力学为根底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并将增长极应用于空间研究,提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从而增长极对所在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不仅使增长极所在地区优先增长,而且带动相邻地区共同开展。在佩鲁看来,城市是经济增长极,并带动乡村地区的开展。其隐含的意义是,城乡经济运动是一种对立运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在他眼中显然没有城乡一体或统筹城乡开展的范畴。 缪尔达尔〔Mydal〕进一步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阐释了兴旺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扩散效应与回波效应,描述了兴旺地区与欠兴旺地区之间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美国著名开展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Hirschman〕1958年出版经济开展战略一书,说明了与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极其相似的区域间不平衡增长及其传递机制。因此,可以说,在缪尔达尔和赫希曼脑中,城市与乡村的差异是先入为主的并且在相当时期内是难于消弥的,换言之,他们在城乡统筹这一问题上从本质上讲是悲观的。 约翰·弗里德曼〔J·Fredmann〕提出了“核心――外围理论〞。 J·Fredmann:“Regional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1966。 该论认为,在地域上客观地存在核心与外围地区,由于城市通常是创新系统之所在,故而城市是经济开展的中心而乡村那么成为其外围。他也没有看到城乡走向协调的可能性。 美国著名经济学和威廉姆逊〔Williamson〕在库兹涅茨〔Kuznets〕研究的启迪下对地区间,从而对城乡之间的开展差距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定量分析,得出其区域差距是“倒U〞型变化的结论。在他看来,城乡开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对立与别离必然最终走向更高程度的统一与结合,即城乡统筹成为必然。 二、我国对二元结构和统筹城乡开展的探讨 统筹城乡开展虽然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才正式提出,但是着眼城乡统筹开展的思路与研究还是早有体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三农〞问题的缓解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以及实现城乡产业互动等方面。 1、改革开放以前的研究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初级工业化,迅速缩小与兴旺国家的差距,政府在经过反复之后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开展的赶超战略。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内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所投入的资本品的技术含量高。而我国当时的国情恰恰是资本存量少、外汇资源短缺、经济剩余主要来自农业,而且资源非常分散、集中、发动这些分散的资源非常困难。在此情况下,要实现重工业优先开展和赶超战略的目标,最有效的手段是借助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重工业开展中,由此形成了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 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开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8-20。 在这一体制下,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城乡隔离制度,从体制上将整个社会人为地分解为城乡二元。这不仅人为地割断了农村内部产业间的联系,也割断了城乡多种产业之间的自然联系,从而造成人为地制造了城乡间的二元格局。而且,由于农业剩余被强制地过度发动到城市工业,国家对乡村的投入十分有限,城乡差距越拉越大。 2、改革开放以后的研究与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展和改革开放的推展,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愈演愈烈,对城乡经济开展的割立与别离的形成机理、开展形状和缓解途径的阐发也表现出多层次多角度。这些研究从大的方面看可以总结为三个层面。 一是党和国家政府对城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