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艺术院校
课程
改革
创新
研究
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改革守正与创新研究
刘凤梅
摘 要: 艺术院校是培养文艺工作者的重要阵地,如何培养出“崇德尚艺〞的未来艺术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守好自己的責任田,在教学改革中坚持守正与创新, 力求做到用“灵魂〞来引领“灵魂〞,用“师魂〞来塑造“灵魂的工程师〞。
关键词:艺术;思政课;守正;创新
中国自古就以礼乐之邦著称。自从教育家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治国理政须臾也缺失不了问文化艺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文化文艺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节点上,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如何凝聚中国力量,会聚中国共识?文学艺术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人才? 艺术类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担当文艺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时代使命?这是新时代必须答复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1.文艺的元概念解析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的层面来看,文艺属于意识、思维、上层建筑的范畴。文艺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是客观存在在人类头脑中积极地、创造性地反映,是主体的人用文字、声音、图片、动作和视频等媒介来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对社会生活加以主观能动的反映,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又释放出真善美的感染力来影响和提升社会生活。文艺作品是文艺的现实载体,文学、诗歌、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各领域作品都是其表现形式。
文艺的元概念是富有哲学底蕴的。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作为物化意识和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是对物质、存在和经济根底的反映,因此文艺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物质、存在和经济根底决定了文艺作品的素材。同时,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反过来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思维反过来对存在、上层建筑反过来对经济根底同样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还告诉我们,文艺对生活的反映不是被动的,而是以一种通过主体的头脑,对客体进行选择、改造、虚构、提炼等作用的反映。
[1]可以说,文艺表达为语言、文字、声音、器具、舞美、意向的混合体,浅表的文艺只是对历史人物与现实事件的直接呈现或情绪的单纯释放,真正的文艺应该有血有肉、有筋骨、有灵魂,即文艺是高于生活的。
2.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现状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应该去呼唤沉睡的灵魂,去净化混沌的灵魂,去感化孤寂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培根铸魂〞。然而,现实中文艺作品创作中存在着话语权迷失和价值观偏移等亟待解决问题:数量不少质量不高,“高原〞林立“顶峰〞不显,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过度娱乐化,“为艺术而艺术〞,低俗作品充满着市场;新兴起的网络文艺对经典的不良解读,反对文化经典,对文学经典泼污水, “恶搞〞和亵渎经典的现象时有发生;艺术类院校主题艺术创作活动乏力,精品力作偏少,艺术美育的功能发挥有限……古人云:“凡作传世之文者,比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深刻思考上述现状背后的原因会发现,当前艺术创作主体急躁模仿,不求创新,缺乏匠心,文化自信和自觉意识不强,形式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历史虚无主义的弊病犹存……文艺工作者应该追求的艺术理想和艺术人格无从谈起,应该恪守的道德准那么和职业操守被抛诸脑后,文艺工作者没有真正承当其“言为士那么,行为示范〞的重任。[2]
3.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守正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意味着文化工作者首先必须自己有灵魂,才能实现用“灵魂〞去塑造“灵魂〞。文艺工作者的灵魂必须是高尚的、圣洁的、温润的,才有可能去唤醒沉睡的灵魂,去净化混沌的灵魂,去感化孤寂的灵魂,才能最终实现改造和塑造受众的灵魂。艺术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如何围绕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灵魂的工程师〞。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灵魂和艺德——“心〞、“那么和范〞的主要渠道,必须要守好“立德树人〞的责任田,在课程改革中坚持守正与创新。
二、思政课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守正
当前,我国文艺作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但是在观念碰撞、思想活泼、文化交融的复杂情形下,文艺领域存在着娱乐至上、缺乏社会良知、急躁粗俗、唯市场化、沾满铜臭气等问题,通过追求美,进而延伸至向善、向真、向上的“风气〞还不够强劲,价值引领的任务艰巨迫切。俗不知“风气〞的转变即价值观的进步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角度。对文艺而言,引领价值和社会风气的使命艰巨迫切,“大美〞的文艺作品能够促使个体与他人在核心价值领域形成最大公约数,在公共道德层面上达成共识。对文艺家而言,能否引领时代“风气〞之风骚,令人信服地把价值观的变化过程及其影响描述出来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艺术伦理道德要长期修炼,大学时代甚为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艺术生培养顶层设计中重要一环,在教学改革中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崇德〞与“尚艺〞协同修炼。
1.思政课理论教学要守住“三观之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价值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其责任田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根底上促进其德性的养成、知性的开展、信仰的体悟,。艺术生未来的艺术创作要想融入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大学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要培育他们的“灵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在教学中要突出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要帮助学生从更高层面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我关系、群己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要科学理性讲清为什么在关键领域要形成人类共识的核心价值观,站在国家开展大局和人类文明高度阐释道德和社会公德对于维护公共秩序的功能,从历史纵坐标和世界其他国家横坐标比照中告知学生如何维护法律权威,增强法治意识,最终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艺术类院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思想靠拢,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处开掘,然后将之内化于学生的文艺创作中,在文艺创作中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然后再通过文艺的方式让受众者心动,让人们去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人格的美、社会的美、国家的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与文艺的向美的最高境界不约而同。
2.思政课理论教学要守住“历史之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守住“中国传统文化之正〞,守住“革命文化之正〞,守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正〞,坚持内容为王,正本清源。文艺记录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根本生态,表现和反映的当代生活不仅仅是简单的现实形式,必然与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存在着丝丝缕缕的粘合。因此,尊重历史是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剧)最根本的一个价值取向,这在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都本该是无可置疑的。然而现实中很多文艺作品为了取悦观众随意窜改,把历史的“剧中人〞变成了戏台上的“跳梁小丑〞,让观众难以体会到历史的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精准把握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本科生中开设的中古近代史纲要课程、高职学生和本科生共同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在历史与现实比拟中,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开展规律,理直气壮地讲清楚马克思主義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3] 没有透彻的学理分析,就不可能让学生真学真信,更不能入脑入心。
3. 思政课理论教学要守住“立场之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站稳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马列主义使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的方式,领悟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感受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讲清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重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科学思维的培养,勇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必须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根本经验,从学理性和思想性角度,讲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历史背景、核心实质,通过理性认知,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
三、 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坚持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创实践教学之新,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设计好每门思政课的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和“大思政课〞的课外实践教学,使思政小课堂无缝对接社会大课堂,在“两个课堂〞中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听故事、悟思想,‘阅经典,学思想,‘辨思潮、研思想,‘评时事、用思想,‘立信仰、践思想等多种课内实践方式嵌入理论教学过程;每周的新闻评述、典范的力量、拍摄短视频、画出我和我的祖国等等,把艺术元素融合实践教学;积极探索专题式教学、问题导入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等具有实践内涵的教学方法和环节。让学生在行走中更加透彻地读懂中国、认识世界、把握时代,更好地认同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与中国文化,增强四个自信,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个人开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通过理论上的守正与实践上的创新紧密结合,使学生将小我与大我、个人与社会、个人开展与民族复兴相统一,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在历史开展的滚滚潮流中有所作为,创造出融哲学高度、历史厚度、生活深度和文艺温度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和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四、结语
完成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开展这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要把打造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改变过去哪种“靠娱乐耍酷赚钱、靠青春颜值吃饭、靠不实炒作知名、靠幼稚卖萌吸粉〞的老路,走“靠学识、靠知性、靠修养、靠品行〞的新路,以德艺双馨的职业魅力和全新的职业形象,承当民族复兴和文化繁荣的使命。
将艺术院校的学生培养为未来的文艺工作者,尽管开展起点、成长道路和艺术成就各不相同,这需要经历一个长期修炼、全面提升的开展过程,遵循普遍和共同的根本规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和专业课的技艺锤炼,最终培养出“养德和修艺相统一,悟道和练术相统一,重情和循理相统一,修心与修身相统一,传承与创新相统一、敬业与乐群相统一〞的讲品位、讲风格、讲责任的文艺人才
[4]。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要求 “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努力做到“坚决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效劳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用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开展〞,“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推动文化创新开展〞。
[参考文献]
[1]谢宝利.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哲学底蕴[J].2023(3):9-11.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23.1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4]胡艺华,张霞.论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逻辑体系[J].理论月刊.2023(2):005-011.
基金工程: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党建研究工程“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入机制探析〞(2023JKDJ023),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研究(2023JKDJ071).
(作者单位: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