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
不合格
党员
处置
情况
调查
思考
关于对农村不合格党员处置情况调查与思考
在全市农村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中。结果让人深思,在考评的28543名党员中竟有1952名不合格。为此,我们对不合格党员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中分析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并就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作了一些思考。
一、农村不合格党员根本特点及所反映的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村不合格党员主要集中在务农、老年、低学历和原村干部中。突出的问题是:
(一)理想信念淡化,党员队伍出现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目前不少农村党员世界观模糊了,理想信念滑坡了,革命意志衰退了,宗旨观念丧失了,讲奉献精神缺少了,求实惠的风气严重了,党员身份忘掉了,政治淡薄、金钱唯上。表现在两个方面较为突出:一是农村信教和参与封建迷信的党员多。全市不合格党员中,信教和参与封建迷信的占了约12%,在评议中因信教而要求退党的有85名。二是农村违纪党员增多。据市纪委统计,自去年初至今年9月底,市纪委立法查处违纪农村党员124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46人。
(二)党性观念弱化,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受到削弱。具体表现在:一是组织纪律性松散,“三不〞(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的工作)党员大量存在。农村中一些党员对自己无所谓,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二是党性原那么缺乏。不少农村党员讲话乱发议论,不负责任,讲消极话、讲片面话,讲不利于团结和不利于开展工作的话,讲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不一致的话,拿自己视同为普通群众;一些党员缺乏党员应有的原那么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个人主义思想抬头,对错误行为不敢公开揭发和进行批评。
(三)模范作用退化,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未能较好表达。主要表现在四个标准性不能很好发挥上:一是政策执行模范性不能发挥。不少农村党员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过程中,当触及自身利益时,讲条件、讲得失,拖后腿,有的长期拖欠应依法上缴的应缴款和集体公款,有的违反村镇规划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未批多建,少批多建,建新不拆旧,非法转让土地,有的甚至与村里对着干,带头上访,这类党员被群众称为“落后党员〞,在不合格党员中占了近25%。二是为人民效劳的模范性不能发挥,不少农村党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宗旨忘掉了,不能自觉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己多为人少。有的对村里的公益事业不热心;有的对群众碰到的困难和生活疾苦不管不问,不能伸手帮助;有的联系群众少,自顾自多,脱离群众;有的甚至与群众关系十分紧张,在这次民主评议出的不合格党员中,群众满意率不到50%的占了四分之一以上。三是倡导社会新风气的模范性不能发挥。目前,农村党员参赌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党员群众对一般性参赌行为,已熟视无睹。一些农村党员包庇、纵容、放任直系家属违反方案生育和殡葬改革政策;一些党员道德意识下降,不履行赡养义务或生活作风腐化,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四是带头致富和带着群众致富的模范性不能发挥。目前,尽管一局部农村党员已勤奋致富,并在带着群众共同致富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有相当一局部农村党员自身致富能力弱化,致富示范作用不明显。据一乡镇的调查,全镇农村党员所在家庭人均收入约4600元,比同期该镇农民人均收入低约202300元。
二、农村不合格党员的成因分析
(一)疏于教育,缺乏监督。这是导致农村党员队伍出现问题的根本性原因。目前农村党员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一是思想重视不够,教育出现断层。重开展轻教育,重干部教育轻普遍党员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党支部一年开了不少会,但大多数是就是论事谈工作和布置任务,真正搞教育的少;有的党支部一年只召开一次党员会,有的甚至一年都未召开党员会或组织过任何形式的党员活动。二是教育方法陈旧,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绝大多数党组织对农村党员的教育还是以传统的强行灌输和说教方法为主,未能正确把握农村党员日趋活泼的思想脉搏,不能借鉴市场经济规那么做到因人施教,因需施教,教育搞一刀切,使得对农村党员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缺乏有效载体,农村党员教育形不成良好气氛。由于近几年来,农村党员教育缺乏一种有效的活动载体,使得全市抓农村党员的教育形不成整体合力。与此同时,在对农村党员的监督上,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制度保证,支部对党员教育谈心少,党员民主生活会形同虚设,相互之间不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进口把关不严,出口渠道不畅。农村党员进口把关不严有历史形成的问题,也有其现实开展的问题。从党员开展的历史因素看,建国以来的一些重大政治运动中,农村开展党员没有很好地坚持党员标准和开展程序,使得当时农村的各类“标兵〞未经组织考察和党的根本知识教育而大量进入党内。特别是“四清〞时期开展党员搞一刀切,只要是贫协会成员、查帐小组成员、生产队(组)长、“四清〞工作组借住的农户都开展为党员,而无考察期,许多村一年开展党员六、七个。这些由于历史因素开展的党员,素质差异较大,不少本身是思想政治素质不合格的,不少“标兵党员〞自身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适应形势的能力较差,从而使得过去的“标兵〞变成了现在的不合格党员。从党员开展的现实因素看,一些地方开展党员不注重质量,在理解和把握党员标准上出现偏差,有的认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员标准可以降低一点,质量服从数量;有的认为开展市场经济可以不讲政治或少讲政治;还有的把吸收党员作为奖励手段,特别是对“经济能人〞入党不能正确分析,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存在过分迁应和“一俊遮百丑〞的问题,导致不少思想政治素质不合格的“经济能人〞混入党内。此外,目前农村党员开展中还存在“干部论〞、“近亲论〞两大误区,这些都使得农村党员开展偏离了正确方向,影响了党员开展的质量。而相对于入党把关不严而言,出口渠道不畅更是当前影响党员队伍素质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党员队伍建设重进轻出,有的担忧处置不合格党员会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有的认为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党员标准可放低些,只要不违法乱纪,可以不作处理;有的认为党内不合格党员人数较多,去除一、二个人解决不了问题,处置不处置无所谓;有的认为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费力不讨好,不仅得罪人,弄不好受处置的党员还会找茬儿,给自己惹麻烦,以致今后工作难开展,与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相安无事;有的认为不合格党员处置多了,等于揭自己的短,给自己和单位的工作抹黑,从而对不合格党员听之任之,缺少采取组织处置的真正决心。而与此同时,前几年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标准不明确,比较原那么,伸缩空间大,实际操作中不好把握,使得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评议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由于出口渠道不畅,使得农村中的不合格党员长期滞留在党内,腐蚀党的肌体,并得以漫延,以致农村不合格党员人数越来越多。
(三)党员流动性增大,传统静态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传统的党内活动方式和党员管理方式,大都是在方案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活动方式和管理方式,侧重于静态的,具有固定性、稳定性、集中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党员一般只能在指定的一个基层组织内过党的生活,这种方式适合党员工作、生活相比照拟固定,流动性不大的情况。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员在地区和产业间的流动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这种农村党员的大批量流动使得原有传统静态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管理出现混乱。首先是一些地方没有支部不能迁,目前农村党员外出大多奔向城市(包括城乡结合部),又多集中于流通领域,而这些部位组织设置比较薄弱,难以吸纳和接受大量农村流动党员,使得农村大批流动党员处于无组织管理的散漫状态;其次是有些地方有支部不能迁,一些基层党组织习惯于管理组织关系在本单位的党员,而不重视对外来党员的管理,有些地方、单位甚至对外来党员一概不接收,导致农村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在流入单位不能迁入,而流出单位组织又管不了。再次是流动党员本人不愿迁。目前,一些农村流动党员“叶落归根〞的意识较强,认为外出只是为了赚钱,是暂时的,户籍关系在原地,亲戚朋友在原地,从小生活在原地,最终归属在原地,组织关系也应该在原地;一些农村党员组织观念淡化,认为组织关系无关紧要,外出不与党支部打招呼,不主动迁移组织关系;有的甚至视组织关系为包袱,认为迁移组织关系既烦又易被“管死〞,不自由;农村流动党员不愿迁移组织关系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政治经济待遇的差异,他们认为在村里,可通过参加党员会参与村里重大事项的决策,村级支部的活动又相对经常,不少地方行政村党组织还存在着党员开会支付误工补贴的情况;而在企业或其他单位内上述诸方面相对欠缺。二是党员活动开展困难。由于党员流动面广量大,使得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内的党员成分过于复杂,分布于不同行业和领域,而且由于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生产经营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具有差异性、分散性和流动性,使党支部不能按需和按时组织党内活动,出现党员开会难集中,办事难“叫拢〞的现象,不但正常的“三会一课〞难以组织,有的甚至连正常的换届选举都难以进行。三是党员考核难以实施。党员外出后,平时与支部维持联系的多数是托人代缴党费,很少向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的,支部对其一年之中的工作表现、思想作风难以作出比较客观的评定,导致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员缺乏客观评价的依据。而党员在党组织管理不严的情况下,易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四)市场经济大气候和党内腐败对农村党员思想产生消极影响。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物质财富有了极大繁荣和开展,但与此同时,“一切向钱看〞、“金钱决定一切〞等西方的腐朽思想也乘虚而入,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气候,这些错误思潮已深刻地影响到广阔农村党员,导致一些党员把金钱放在第一位,放松自己的思想改造和对西方腐朽思想的警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发生偏离,最后做了西方腐朽思想的俘虏。此外,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根源蒂固,农村一些党组织、党的干部至今还严重存在官本位、家长制现象,各种各样的庸俗人情网、关系网等封建剩余尚存,这些落后的思想和现象,时刻影响和侵蚀着每一名党员,稍不加注意,便会堕入封建思想的深渊。
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
一是提高对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如果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党员,党就不可能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上下直接影响到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落实党的方针、政策需要依靠全体农村党员在各项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模范地宣传和执行党的主张和决定,就能影响、团结和带动农民群众,从而将党的主张变成广阔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不仅如此,农村党员的素质还直接影响着党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农村党员素质高,党性强,能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效劳,与广阔农民群众同生死共命运,党就能始终保持同农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相反,农村党员素质差,不能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效劳,党就会脱离农民群众,甚至会被农民群众抛弃。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也是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的根底。干部来自于普通党员,只有党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而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一些突出问题如任其长期存在和开展下去,势必严重影响到党的建设和开展,影响到党的生命力。
二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乡镇两级要制订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作规划,对农村党员的开展、教育、培训、管理、处置等重大问题提出原那么性意见,并由乡镇党委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实施,杜绝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断层加工不力现象,在农村党员教育做到一杆子插到底。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建责任制考核,重点要着眼于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主要工作环节和对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解决,并由定性考核为主转向以定量考核为主,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介对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