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厦门大学龙岩挂职干部和青年校友座谈会发言(4篇).docx
下载文档

ID:1269946

大小:173.67KB

页数:1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2 厦门大学 龙岩 挂职 干部 青年 校友 座谈会 发言
2022年厦门大学龙岩挂职干部和青年校友座谈会发言(4篇) (一)赖永炫 信息学院教授,挂职担任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尊敬的张荣书记,李小飞书记,各位老师和校友: 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参加今天的座谈会,非常激动。感谢张荣书记和各位老师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专程来龙岩关心和看望我们。 我叫赖永炫,是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系的教授,从2020年4月开始,在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挂职,担任副总经理。接下来,我将去龙岩学院继续对口帮扶。以下,我就把本人挂职工作和体会,向张书记和各位领导做个简要汇报。 首先,先介绍下我的挂职单位:龙岩人才发展集团。它是龙岩市委市政府成立的市一级国企,2016年12月成立。集团形成了以人才引进、项目孵化、投融资服务,数字产业等业务格局。应该说,用地方国企专门运营 “人才”,龙岩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头,也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2019年、2020年,福州和漳州也都相继成立了人才发展集团。 本人担任集团副总经理,主要分管集团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板块。集团下属公司龙岩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组建。初创的地方国企,人才集团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和问题:方向不明确,人才稀缺,开拓业务缓慢。特别是龙岩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名头挺大,但来了发现,这个公司加上我总共5个人,2个人还被借调到政府部门了。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的心里有点泄气。我一想到出发之前,校党委组织部孙理部长和我的谈话,他说:你是厦大的教授,代表的是厦大!我知道,我不能就此放弃。 到任后我快速完成了工作角色的转换,工作重心从教书育人、学术研究调整到企业管理和经营上。我提出了思路,就是从“产业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三大领域寻找机会,发展数字经济业务。总的来说,挂职期间主要做了3方面的事情: 一是从无到有组建数字产业专业化团队,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亲自负责招募人才,构建了数字产业专业团队20余人,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比为40%。同时,推进数产公司的岗位内部竞聘和薪酬改革。 二是调研龙岩数字产业情况,积极探索和对接产业。先后走访十多家重点企业,深入各区县,了解掌握数字化提升需求。积极引进发展数字经济的外部资源,策划了灵活用工平台、数字化人力资源产业园平台等。主导策划的“龙岩市虚拟数字产业园”参加了第三届数字中国峰会成果展示,入选龙岩数字经济十五项创新应用场景。 三是作为分管领导和数字化平台的架构专家,主导了多个基础性公共性数字平台的建设。在人才服务方面,推进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国企人才库和专家库,国企招聘系统,龙岩“人才e家”平台等;在产业服务方面,与龙岩烟厂智慧5G场景达成合作,参与建设龙岩智慧环保平台;在金融服务方面,本人设计和主导了龙岩市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截止今年6月,平台成功撮合对接信贷超16000笔,授信超60亿元,大大缓解了疫情以来龙岩市中小微企 业融资难、融资慢等痛点问题。该平台被省金融局和省发改委表彰,相关经验被《金融时报》《新华网》《人民网》《福建日报》等多家媒体陆续报道。 两年的挂职的工作经历,收获颇多,个人的协调、组织能力,业务拓展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人分管的人才集团数字产业板块2021年总营收近500万元,实现盈利。数产公司,被集团评为2021年度“先进集体”。人才集团党委还专门为我设置了一个特色奖项——“特别贡献奖”。所有这一切,无疑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也是龙岩革命老区对于厦门大学的认可。 厦门大学和龙岩市都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闽西革命老区的振兴、扶持政策。龙岩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厦大在智力资源和学科建设上给予支持。借此机会,谨汇报以下三点建议,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做好校地帮扶对接顶层设计。厦大与龙岩的对接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在优势学科、智力支持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比如,作为双方对接的平台与抓手,产教融合院的功能设置还可更加清晰,目标设定还可更加明确。学校可以从顶层设计上着手,进一步强化和细化校地合作目标,制定3至5年发展规划。 第二,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研究院功能。研究院成立2年来,已成为沟通厦大和龙岩合作的最重要桥梁。为使其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建议成立分中心,经营厦大品牌和智力资源,在政策解读、咨询、智库、项目对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基于厦大智力资源,研究院可提供项目初期预研和调研经费扶持,协助落实中央和福建省帮扶政策,对接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项目。 第三,推动挂职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厦大教师在龙岩挂职,实际上是“半挂职”方式,课程安排和绩效考核与挂职前相当。挂职老师经常会遇到校地两方不能兼顾的情况,完全按照原来考核方式确实存在压力。为让后续挂职干部能更好开展工作,建议学校协调推动将挂职干部工作实效纳入院系绩效考核范畴。 9天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我们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倍努力,为续写厦门大学与龙岩的校地情缘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我的汇报到此完毕,谢谢! (二)高世杰  化学化工学院副科级干部,挂职担任龙岩市新罗区苏坂镇黄地村驻村第一书记 尊敬的张书记、各位老师、各位校友: 大家早上好! 我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挂任龙岩市新罗区苏坂镇黄地村驻村第一书记高世杰。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想起毛主席在1957年看望留苏学生,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不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却像是晌午十一二点最火热的年华,在这里挥洒我的能量和汗水。张书记今天带队亲临龙岩看望我们,倍感鼓舞和振奋。 2021年7月,组织部委派我担任驻村干部,开展驻村帮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对新环境和新任务,加上语言不通、饮食不同等诸多困难,心里难免有一些恐慌。但是我没有退缩,而是努力工作,尽快融入黄地村这个大家庭。 一到村里,我就开始走村串户,与老百姓交谈,了解村情村貌、生产生活、产业振兴等。每当到了饭点,老百姓会主动留我在家吃饭,我也总是想方设法买点东西送给他们。就这样吃了半年多的“百家饭”,我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的农村缺乏年轻的劳动力,去年适逢换届,几个年轻人感受到村里不一样的风气,再加上我的努力动员,他们从龙岩回到村里,勇敢挑起村干部的重担,共同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于是,在我住的老村部,开办了“爱心厨房”,村里那些光棍们都跑来跟我一起吃饭,其乐融融。我也趁这个机会,组建了一个小工程队,让这些闲散的村民发挥各自特长,为自己谋生也助力村里发展,团结的力量在此凝聚。 我用沾满了泥巴的双脚丈量着这片土地,了解他们的现实情况。村里有一个村民叫“光头强”。10年前,他怀揣着打工赚来的50万,返乡创业。他种了几百亩蜜柚、桔柚,这几年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水果收购价格较低,有时候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于是,他就向银行贷款,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不敢倒下,银行也不敢让他倒下。经过10年,他从小有积蓄到一无所有,又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负债累累,他欠了银行100多万,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一开始见到我,他就开骂,骂村里没有帮扶他们。去年年底,我得知“光头强”的水果滞销,就带着一箱回到学院让老师们品尝,大家品尝过后都觉得品质好。学院工会决定帮扶我们村,直接向村民采购了1800箱共计超过2万斤水果,用于学院的春节团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包括“光头强”在内果农们的销售问题。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我用实际行动在帮助他们,现在“光头强”再碰到我,不仅不骂我,还经常邀我去他家吃饭。 今年,我趁机谋划了一个乡村振兴项目,准备筹建集分拣、仓储、包装、冷藏为一体的水果综合加工厂。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帮助黄地村20多户果农解决每年300多万斤水果的销售问题,实现从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产业振兴新模式。 张书记、各位校友,我们在外挂职干部对学校的思念就像远方的游子思念自己的家乡一样。学校一直很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学校。去年8月,我组织了两支实践队到黄地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去年9月,我与化院院办党支部一起学习时代楷模孙丽美同志事迹;去年12月,我在本科生的《形势与政策》课上,以亲身经历分享乡村振兴;上周五,我还在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联席会上分享驻村工作的经历。挂职前,我带的是2018级本科生,作为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俊杰老师办实事项目,化院学工组一直千方百计努力提高学生升学率,我挂职之后也没忘记这件事,考研前夕,我带着十几箱寓意“大吉大利,马到成功”的桔子和橙子,并亲手写了祝福和寄语,为100多位考研学生送温暖;前几天,新辅导员告诉我,我带的这一届学生,考研成功率很高,目前统计到的升学率已达到53%。 在学校当一名辅导员,我告诉学生:聚焦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报效国家、振兴民族为己任,胸怀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做顶天立地的学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砥砺攻坚,奋斗不止,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在农村当一名驻村书记,我告诉自己:这里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村民都是我的亲人,要让村里出现“村上无闲人,人人有事干”,要切实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地、落细、落实,要让村民感受党的温暖,感受生活的有滋有味,要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根植于村民心中,形成共识。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去农村当一名驻村干部?因为我从红色热土上汲取了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写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一年来,我跟老百姓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切地感受到青年人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扎根祖国大地,扎根人民群众,为全面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我想用两句话结束我的发言:请党放心,强村有我;请张书记放心,强校有我!谢谢! (三)陈森  2012届法学专业校友,龙岩市纪委监委六室四级主任科员 尊敬的张荣书记,各位老师和校友: 很荣幸在闽西的土地上看到母校的老师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关心、关爱厦大学子。说实话,我作为一名普通厦大校友,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能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有幸发言呢?我找到了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那就是现实中有许多像我一样普普通通的厦大人,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但始终抱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努力态度,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从这一方面看,今天我代表普通的厦大学子报告一些我们的所思所想。我今天汇报的主题就是“做个自强不息的螺丝钉”。 一、始终自强不息,自助者才能天助 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的时候,我是厦大法学院法硕联合会的负责人,当时想如果能举办个大型活动庆祝厦大生日,人生也不枉在厦大读书过,后来就想到举办首届“全国高校法硕精英论坛”。举办活动最关键的是经费,可我们是个小社团,要拉几万元的赞助费是非常困难的,后来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几经挫折,终于有一个律师事务所肯赞助1万多元,同时也联系到北大、清华、人大、浙大等10多所高校法硕联合会的负责人,他们也表示愿意来参加论坛。之后,跟学校活动场地的对接,各种活动流程的安排,经费不足的解决等等,得到了时任法学院副院长何丽新老师事无巨细的指导与帮助,她亲自出面帮助协调解决了很多问题。据说,这是厦大法学院有史以来为一个社团垫钱最多的一次。 还有时任法学院团委书记廖志丹老师,也给予了很多帮助,最后我们的论坛、晚会圆满顺利结束,获得了广泛好评。 从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两点:一是始终自强不息,自助者天助。不管你当下的状态是什么,要用未来之眼看现在的奋斗,始终保持着自强不息的奋斗姿态,因为止于至善不仅限于目前的工作业绩,还包括以后的工作成就,也不仅限于工作成就一方面,也可以包含人格魅力、道德品质的提升等等。作为厦门大学培育出来的学子,可以有多种衡量人生价值的方式,能成为参天大树庇佑众人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