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ppt
下载文档

ID:126433

大小:447.50KB

页数:49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糖尿病 流行病学 病因学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制 湘雅医院内分泌科 雷闽湘 流行病学 1型糖尿病 全世界1993年统计:不同地区1型糖尿病发病率有很大差别:最高的是芬兰:36.0/10万人口 东南亚地区较低:2.0/10万人口 19881996我国014岁儿童统计:平均确定校正发病率每年为0.59/10万人口 女孩0.66/10万人口 男孩0.52/10万人口 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发病率随年龄增加,1014岁发病率较高,19881996年期间1型糖尿病的校正发病率逐年上升 香港19841996年15岁人群调查:1型糖尿病发病率 0.1/10万人口 2型糖尿病发病率 1.2/10万人口 1型糖尿病各年龄段发病率 04岁:0.9/10万人口 59岁:1.5/10万人口 1014岁:1.7/10万人口 女性:1.7/10万人口 男性:1.2/10万人口 13年期间1型糖尿病每年平均以0.14/10万人口的速度递 增 欧洲1型糖尿病平均每年增长率为3.4%1型糖尿病的主要流行病学规律 1、主要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和未成年人 2、亚洲及我国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3、各国均有增加趋势,但增加速度要比2型糖尿病慢 4、不少地区的1型糖尿病发病与季节有关,四季分明地区的1型糖尿病高峰多发生在冬秋季节 2型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三次全国性调查 15年上升约45倍 时间 DM患病率 IGT患病率 1980 0.67%(1倍)-1994 2.51%(3.75倍)3.20%1996 3.21%(4.79倍)4.72%全国11省市分六层DM患病率(1996年)分层 DM患病率 省会市 5.76 中小城市 4.04 富裕县镇 3.82 富裕县乡 2.87 贫困县镇 3.13 贫困县乡 1.75 糖尿病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人口老龄化与DM发病年轻化)中国调查 年龄 1980年 1996年 20 0.05%0.56%30 0.17%1.36%40 1.69%3.03%50 3.13%7.03%60 4.27%11.32%糖尿病类型 其他:包括营养不良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特殊情况和综合症的伴随的其他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类型()n(%)1型 2型 其他 2397(98.6)5.6 93.7 0.7 WHO报告 全球DM:估测 1994年约1.20亿 1997年约1.35亿 2000年约1.75亿 预测 2010年约2.39亿 2025年达到3.00亿 在发达国家上升45 在发展中国家上升200 21世纪在中国、印度、非洲某些 发展中国家流行 19952025糖尿病患病人数前三位的国家 糖尿病患者预估人数 0 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1995199520252025印度印度中国中国美国美国2型糖尿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 1)、家族聚集 全国DM调查(1996)2)、种族 不同国家民族之间:中国3.2%德国4.1%美国6-8%瑙鲁30 同一国家不同民族间:美国白人:68 Pima印地安人:50 新加坡华人:4.6%马来西亚人:9.5 印度人:13.4%3)、单基因突变DM(5):MODY,线粒体糖尿病 4)、多基因遗传 有DM家族史 无DM家族史 DM 7.74%3.91%IGT 6.67%4.42%2、环境因素:DM患病率随经济发展水平而上升:食物消耗增加,活动减少,人口老龄化等 0 01 12 23 34 45 56 67 725-3425-3435-4435-4445-5445-5455-6455-642500RMB5000RMB5000RMB发病率()年龄(年)西方化的生活方式西方化的生活方式 肥胖发生率增加肥胖发生率增加 体育锻炼减少体育锻炼减少 生活跨度增加生活跨度增加(生活节奏增快生活节奏增快)2 型糖尿病多发人群的人口数增加型糖尿病多发人群的人口数增加 2 型糖尿病流行的原因型糖尿病流行的原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 高血压 2倍 脂质异常 3倍 冠心病 4倍 肾功能衰竭 17倍 失明 25倍 下肢病变 26倍 截肢 15倍 病因和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主要是以易感人群为背 景的病毒感染、化学物质所致的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性 炎症或胰岛B细胞凋亡导致B细胞破坏和功能损害,胰岛素分泌缺陷。1、易感基因:主要为HLA中DQ和DR的编码基因,DR3、DR4与易感性相关 DR2与保护性相关 2、环境因素:见下表 1型糖尿病发病的环境因素 病 毒 B细胞毒性物质 其 他 腮腺炎病毒 苯异噻二嗪 牛奶蛋白 风疹病毒 噻唑利尿酮 精神应激 柯萨奇病毒B4,B5 四氧嘧啶 不良生活方式 巨细胞病毒 链脲霉素 戊双咪 Vacor(CN-3吡啶甲基N-P硝基苯尿素 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是一种免疫调节性疾病,其依据有:1、1型糖尿病与类抗原(D区)相关联,类抗原与自身免疫 疾病有关。2、1型糖尿病可同时伴发其他免疫紊乱性内分泌疾病。3、1型糖尿病家族成员中也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4、人类和动物1型糖尿病早期胰岛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性胰岛 炎)。5、在临床糖尿病发病前后的血清中存在自身免疫性抗体GAD,ICA,IAA等 6、免疫抑制剂能防治1型糖尿病。但在1型糖尿病中有少数病人无体液免疫紊乱的依据。2型糖尿病 多基因遗传 环境因素 胰岛素抵抗 胰岛分泌功能缺陷 肝糖输出增加 以高血糖 为特征的糖、脂肪、蛋白质 代谢紊乱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分泌缺陷 高血糖高血糖 肝糖输出肝糖输出 增加增加 葡萄糖摄取葡萄糖摄取 减少减少 遗传依据:家系调查及双胞胎研究:38的兄妹和1/3的后代有糖尿病或糖 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双胞胎研究发现 58有糖尿病,追踪10年其余大部分人 也发生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基因研究有: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基因 UCP2基因(解偶联蛋白2基因)糖原合成酶基因 胰高糖素受体基因 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 3肾上腺素受体 瘦素 环境因素:同一种族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不同 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 与与 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敏感性 之间之间 动态相互关系动态相互关系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型糖尿病发病机理 胰岛素胰岛素 敏感性敏感性 胰岛素胰岛素 分泌分泌 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 30%50%50%50%70%-100%40%70%150%10%100%100%2型型 糖尿病糖尿病 糖耐量低减糖耐量低减 血糖代谢血糖代谢 受损受损 正常糖代谢正常糖代谢 2型糖尿病的发生(经瑞典S.Karger AG和Basel的同意,引自Groop L.C的文章: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因。文章出处:Leslie RDG等,于1997年编著的糖尿病发病的分子机制一书的第22章,131156页。)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血浆血浆 胰岛素胰岛素?信号信号 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与与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的关系 血浆胰岛素 血浆葡萄糖“胰岛素钳夹试验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估评估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敏感性 120 100 80 60 40 20 0 血浆葡萄糖血浆葡萄糖(mg/dl)血浆胰岛素血浆胰岛素 (U/ml)-60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时间(分)时间(分)“M”,葡萄糖输入率葡萄糖输入率=代谢的葡萄糖代谢的葡萄糖 “M”8 6 4 2 0 葡萄糖输入葡萄糖输入“M”(mg/,min)时间(分)时间(分)250 200 150 100 50 0-80 -40 0 20 40 60 80 100 120 40 35 20 15 10 5 0 动脉血糖锥动脉血糖锥(mg/dl)葡萄糖输入葡萄糖输入率率(mg/kg/min)“胰岛素钳夹试验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估评估胰岛胰岛细胞功能细胞功能 胰岛素第一时相快速释放的临床意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等待释放)维持正常血糖平衡所必需 正常肝脏胰岛素化的必需步骤 降低肝糖输出,抑制脂肪分解 一相释放消失是糖尿病的早期缺陷,导致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升高 动动 态态 葡葡 萄萄 糖糖 输输 注注 分分 160 120 80 40 0 四等分四等分 1 2 3 4 血浆胰岛素血浆胰岛素(U/ml)-30 0 20 40 60 80 100 120 血浆葡萄糖浓度血浆葡萄糖浓度 与与 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 之间之间 动态相互关系动态相互关系 STARLING曲线曲线 OGTT平均血浆平均血浆 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U/ml)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mg/dl)100 80 60 40 20 0 80 120 160 200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细胞的衰竭”细胞的衰竭”胰岛素:葡萄糖比率胰岛素:葡萄糖比率 正常正常 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型糖尿病(空腹血糖mmol/L)胰岛素缺乏胰岛素缺乏 己糖胺己糖胺 其它其它(?)TNF-胰淀素胰淀素(IAPP)激素作用激素作用 脂毒性脂毒性 FFAFFA TGTG 年龄年龄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毒性葡萄糖毒性 遗传遗传 细胞功能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分泌缺陷 高高 血血 糖糖 高血糖的毒性作用高血糖的毒性作用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基础基础(空腹空腹)状态状态 胰岛素刺激下胰岛素刺激下(餐后餐后)状态状态 基础基础(空腹空腹)状态状态(2.2 mg/kg min)分泌分泌 肌肉肌肉 20-25%(0.5 mg/kg min)肝脏肝脏20-25%(0.5 mg/kg min)大脑大脑 50-60%(1.2 mg/kg min)空腹肝糖异生空腹肝糖异生 对照组对照组 T2DM 肝糖异生肝糖异生(mg/kg min)P0.001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肝糖输出与空腹血糖的关系肝糖输出与空腹血糖的关系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mg/dL)4.0 3.5 3.0 2.5 2.0 1.5 100 200 300 HGP(mg/kg min)对照组对照组 T2DM r=0.847,p 0.001 2 型糖尿病中型糖尿病中,胰岛素对肝糖输出的影响胰岛素对肝糖输出的影响 肝糖输出肝糖输出(mg/m2 min)门静脉胰岛素浓度门静脉胰岛素浓度(U/mL)100 80 60 40 20 0 0 50 100 150 200 250 con T2DM*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基础基础(空腹空腹)状态状态 胰岛素刺激下胰岛素刺激下(餐后餐后)状态状态 胰岛素刺激胰岛素刺激(进餐后进餐后)状态状态 大脑大脑 肌肉肌肉70-80%肝脏肝脏20-30%口服口服100 g 葡萄糖葡萄糖 下肢骨骼肌下肢骨骼肌 葡萄糖摄取葡萄糖摄取(mg/kg leg wt Per min)时间时间 (分钟分钟)16 14 12 10 8 6 4 2 0 对照对照*糖尿病糖尿病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2型糖尿病中外周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型糖尿病中外周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肝脏肝脏 肌肉肌肉 葡萄糖葡萄糖 输出输出 基础基础(空腹空腹)状态状态 葡萄糖葡萄糖 摄取摄取 胰岛素刺激后胰岛素刺激后 状态状态 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受性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受性 之间的相互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Mean Plasma Insulin in OGTT (U/ml)Insulin-mediated Glucose Uptake(mg/m3 min)Con Ob.Ob.Ob.Ob.Ob.IGT Dia.Dia.Dia.Hi Ins.low Ins.Mean Plasma Glucose in OGTT (mg/dl)300 250 200 150 10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400 300 200 100 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敏感性与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的关系的关系 平均血浆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