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糖尿病
冠心病
糖 尿 病 与 冠 心 病 糖尿病糖尿病(DM)也称)也称糖脂病糖脂病,或称,或称代代谢综合征谢综合征,和冠心病(,和冠心病(CHD)关系密切,)关系密切,备受关注,且备受关注,且2型糖尿病防治策略型糖尿病防治策略 从降糖治疗变为全面防治心血管从降糖治疗变为全面防治心血管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否则冠心病发生率高,否则冠心病发生率高,病变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病变重,进展快,死亡率高。流行病学现状流行病学现状 1.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关系: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关系:一些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一些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 床研究和大系列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床研究和大系列荟萃分析结果表明:70702 2型型DMDM患者死于心血管病,而其患者死于心血管病,而其 中一半死于中一半死于CHDCHD。2 2型型 DM DM 冠心病死亡危险性较非冠心病死亡危险性较非DMDM 者高者高2 24 4倍。倍。2 2型型 DM DM 冠心病死亡危险性与非冠心病死亡危险性与非DMDM者者 AMIAMI后后1 1年内死亡危险性相同。年内死亡危险性相同。流行病学现状流行病学现状 2.DM2.DM并发并发CHDCHD发生率:发生率:国外:国外:42424545 国内:国内:25.525.5-3838 我院:廖志红,我院:廖志红,17.217.2(810810例住院例住院CHDCHD患者有患者有DM 7.2DM 7.2)3.3.男女比例:男女比例:我国我国DMDM合并合并CHDCHD男女发生率分别为男女发生率分别为16.016.0、33.833.8。其其DMDM合并合并CHDCHD发生率同性别非发生率同性别非DMDM的的CHDCHD患者分别增高患者分别增高1.41.4倍、倍、2.52.5倍。倍。流行病学现状流行病学现状 DM合并合并CHD发生率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而增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而增高。(1)国内普查,非糖尿病者)国内普查,非糖尿病者40岁以前,岁以前,CHD发生率极低。发生率极低。(2)黄凤兰材料:)黄凤兰材料:DM合并合并CHD者:者:40岁,岁,发生率发生率5.56 4049岁岁 发生率发生率14.24 5059岁岁 发生率发生率21.21 6069岁岁 发生率发生率40.63 90岁岁 发生率发生率62.5%病程:小于病程:小于5年,发生率年,发生率17.14,510年者年者36.36,大于,大于10年者年者45。4.年龄与病程:年龄与病程:流行病学现状流行病学现状(3)DM与与CHD诊断时间:诊断时间:廖志红:廖志红:1/2 DM 诊断于诊断于 CHD 之前,之前,1/4 DM 诊诊断于断于 CHD 之后,之后,1/4是是DM与与CHD同时诊断,但同时诊断,但 CHD的严重程度影响不显著。的严重程度影响不显著。发病机制:发病机制:高血糖与大血管(高血糖与大血管(CACA等)关系尚未十分明确,但等)关系尚未十分明确,但有几点已经明确有几点已经明确:(1 1)2 2型型DMDM大血管病危险因素复杂,除高血糖大血管病危险因素复杂,除高血糖 外,尚有非外,尚有非DMDM者的者的ASAS、CHDCHD的传统危险因素的传统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吸烟等);(如高血压、吸烟等);(2 2)2 2型型DMDM的的ASAS发生年龄较非发生年龄较非DMDM者大大提前;者大大提前;(3 3)2 2型型DMDM大血管病在糖尿前期空腹血糖升高大血管病在糖尿前期空腹血糖升高 以前已出现(以前已出现(UKPDSUKPDS表明,新诊断表明,新诊断2 2型型DMDM 已已5050有血管并发症)。有血管并发症)。多数人认为,多数人认为,DMDM易患易患CHDCHD可能:可能:(1 1)动脉硬化()动脉硬化(ASAS)脂相()脂相(“脂中毒脂中毒”)(2 2)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3 3)合并其他)合并其他CHDCHD多危险因素:包括肥多危险因素:包括肥 胖、高血压等胖、高血压等 (4 4)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 (5 5)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异常)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异常 (6 6)高凝状态,血栓倾向)高凝状态,血栓倾向 2型型DM合并合并CHD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快,简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快,简单综述如下:单综述如下:1.AS脂相脂相 2型型DM脂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故称脂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故称“糖脂病”糖脂病”,尤以,尤以TG、HDL 为突出。为突出。TG 致致AS形成可能原因:形成可能原因:(1)人及动脉实验证明:)人及动脉实验证明:TG ,特别是非脂肪细,特别是非脂肪细胞内胞内TG过度积集可干扰肌肉、肝、胰岛过度积集可干扰肌肉、肝、胰岛 细胞细胞/内皮细内皮细胞等胰岛素及代谢的信号传导,引起胰岛素抵抗(胞等胰岛素及代谢的信号传导,引起胰岛素抵抗(IR)促致细胞凋亡,)促致细胞凋亡,IR致高胰岛素血症和交感神经兴奋致高胰岛素血症和交感神经兴奋、代谢紊乱致、代谢紊乱致AS。(2)DAIS(加拿大、芬兰(加拿大、芬兰AS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调:调/降脂治疗能显著减轻降脂治疗能显著减轻CA狭窄的进展。狭窄的进展。TG 致致AS形成可能原因:形成可能原因:(3)贝特类降低)贝特类降低TG对对2型型DM者减低心血管病危险者减低心血管病危险性。性。(4)TG 促进血凝,增加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促进血凝,增加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5)TG 产生小而密产生小而密SLDL ,而,而HDL 致致AS和斑和斑块不稳定。块不稳定。2.DM伴肥胖伴肥胖 (1)肥胖和)肥胖和DM之间关系一直未弄清之间关系一直未弄清楚:可能胰岛素抵抗物质(楚:可能胰岛素抵抗物质(Resistin)和瘦素和瘦素(Leptin)有关?有关?(2)肥胖增加机体耗氧量,激活交感)肥胖增加机体耗氧量,激活交感N和和RAS,致心脏结构,致心脏结构/功能广泛改变,功能广泛改变,致血管重塑引起致血管重塑引起AS。3.DM伴高血压伴高血压 (1)DM合并高血压至少合并高血压至少1/3;并肾损害高血;并肾损害高血压患病率压患病率7080。(2)DM伴高血压可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伴高血压可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管腔弹性减退,糖基化蛋白积聚血管壁致多种管腔弹性减退,糖基化蛋白积聚血管壁致多种细胞因子释放,细胞因子释放,RAS激活,激活,No减少,内皮素减少,内皮素(ET1),使血管舒张能力,使血管舒张能力,增殖能力,增殖能力 致致AS。4.糖基化与糖基化与LDL氧化氧化(1)糖基化)糖基化 定义定义:血糖通过与蛋白质氨基非酶促性可逆的链重排反应。:血糖通过与蛋白质氨基非酶促性可逆的链重排反应。结果结果:使使LDL在细胞内积聚,变为泡沫细胞。在细胞内积聚,变为泡沫细胞。使使LDL具有具有免疫原性;免疫原性;糖基化的糖基化的LDL刺激刺激TXA2释放和血小板聚集,血释放和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栓形成。(2)LDL氧化氧化 定义定义:糖基化过程中产生自由基攻击:糖基化过程中产生自由基攻击LDL的未饱和脂肪酸残的未饱和脂肪酸残基,产生化学链的重排。基,产生化学链的重排。结果结果:氧化氧化LDL具有细胞毒性;具有细胞毒性;具有免疫原性;具有免疫原性;使使No 或扩血管功能受损。或扩血管功能受损。总之,危险因子协同作用致总之,危险因子协同作用致2型型DM合并合并CHD(见图):(见图):宫内及婴儿宫内及婴儿期营养不良期营养不良 胰岛素胰岛素B细胞细胞 血供不足血供不足 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 内脏性肥胖内脏性肥胖 骨骼肌血供骨骼肌血供 肾脏血供肾脏血供 肝脏血供不足肝脏血供不足 胰岛素原胰岛素原 胰岛素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ACE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原 微蛋白蛋白尿微蛋白蛋白尿 APOE 肝脂肪酶肝脂肪酶 PAII 高高血血糖糖状状态态 血压血压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TC TG 2型型DM CHD 氧化加剧氧化加剧糖基化或糖基化或 遗传因子遗传因子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1、DM合并合并CHD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多重性、非典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多重性、非典型性、无痛性:型性、无痛性:(1)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较为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较为严重,原因:原因:DM致代谢紊乱;致代谢紊乱;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游离脂肪升高;游离脂肪升高;心肌营养障碍。心肌营养障碍。(2)心力衰竭增多、程重严重,)心力衰竭增多、程重严重,原因:原因:冠脉广泛血管病变,致广泛性灶性缺血、坏死、纤冠脉广泛血管病变,致广泛性灶性缺血、坏死、纤维化;维化;糖蛋白沉着、钙化,使心肌收缩力与顺应性明显减低,糖蛋白沉着、钙化,使心肌收缩力与顺应性明显减低,CO。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1、DM合并合并CHD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多重性、非典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多重性、非典型性、无痛性:型性、无痛性:(3)心绞痛不典型或不明显,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不典型或不明显,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原因:原因:心脏痛觉传入神经受损;心脏痛觉传入神经受损;CA处于低氧状态、无足够代处于低氧状态、无足够代谢产物释放谢产物释放 (4)MI累及范围大、合并症多,再梗率高、死亡率高。累及范围大、合并症多,再梗率高、死亡率高。2、DM合并合并CHD者冠脉造影特点:者冠脉造影特点:(1)病变范围弥漫:累及多支血管或一支血管多次受)病变范围弥漫:累及多支血管或一支血管多次受累;病变程度严重;病变类型多样;累;病变程度严重;病变类型多样;(2)PTCA或其他介入治疗机会易丧失,术后再现窄或其他介入治疗机会易丧失,术后再现窄发生率高。发生率高。(3)易伴)易伴CHD多种危险因素: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多种危险因素: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压等。3、年龄大、病程长、年龄大、病程长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四个主要情况: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四个主要情况:DMDM并并CACA疾病;疾病;糖尿病自主神经性心脏病;糖尿病自主神经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脏毛细血管病变。糖尿病心脏毛细血管病变。但主要是糖尿病合并但主要是糖尿病合并CHDCHD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见表)(见表)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DM合并合并CHD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 项目项目 DM合并合并CHD 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 病理特征病理特征 大大CA粥样硬化病变心肌粥样硬化病变心肌 微小血管变化,心肌细胞肥大,微小血管变化,心肌细胞肥大,缺血坏死缺血坏死 心肌纤维化心肌纤维化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 有充血性有充血性HF及限制性心肌病特征及限制性心肌病特征 失常、心力衰竭失常、心力衰竭 HF 左心室收缩功能性左心室收缩功能性HF 舒张功能性舒张功能性HF为主,后为混合性为主,后为混合性HF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CAG:大血管多支,多位,多远大血管多支,多位,多远 中、小血管或微小管病变中、小血管或微小管病变 端粥样硬化病变或大及中端粥样硬化病变或大及中 小血管联合病变小血管联合病变 高频高频ECG :()率低()率低 ()率高()率高 心率变异性:心率变异性:治疗治疗 再通再通(药物或药物或PTCA支架等支架等)控制血糖、降压,保护心肌控制血糖、降压,保护心肌 抗凝,控制血糖,对症、抗凝,控制血糖,对症、抗心衰等、抗心衰等 支持疗法等支持疗法等 糖尿病性心肌病诊断糖尿病性心肌病诊断 1.有明确的有明确的DM史或标准史或标准(1)糖尿病:)糖尿病:空腹血糖(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或者或者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或随机血糖血糖或随机血糖(2)空腹血糖损害()空腹血糖损害(IFG)FPG 6.1mmol/L(110mg/dL)且)且7.0mmol/L(126mg/dL)2h的的PG7.8mmol/L(140mg/dL)(3)糖耐量减退()糖耐量减退(IGT)FPG7.0mmol/L(126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