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师范
专业
大学生
职业
能力
培养
探究
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究
关键词 师范专业 大学生 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姚玉坤,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 ki.1009-0592.2022.06.223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高等教育群众化开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剧烈。就业形势的变化,促使高校与学生对职业能力的提升愈加重视。院校与专业特点的差异,使得其面临的就业问题有所不同。师范专业不仅涵盖范围广,同时承担着高等教育与根底教育的衔接作用,在高等教育体系构成具有重要地位。与之相应,以教师技能为代表的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情况,不仅关系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根底教育的师资力量与长远开展。
一、师范专业的就业形势
建国初期,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逐渐确立的过程中,出于解决各级学校师资短缺问题等因素的考虑,高等师范教育在原有根底上,规模不断扩大。此后,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师范专业的就业途径由以往的统一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与此同时,根底教育的师资来源也由之前依靠分配补充的单一渠道向招聘考试、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转变。在此过程中,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参与,既丰富了根底教育师资来源,也在客观上与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成了竞争。同样,自主就业政策也使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不用局限在教育领域。近些年来,伴随国家对根底教育事业的重视,义务教育等階段教师的薪资待遇与社会地位均有了大幅度提高,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一变化反映在就业市场,那么表现为教师招聘与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人数的激增。
整体而言,在党和国家大力开展教育举措的持续推进下,根底教育、职业教育规模稳步扩大,对于师资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移,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师资供需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城区学校因便利的生活条件与丰富的资源配置成为师范生就业首选,而乡村学校因环境限制而关注较少,城乡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处境较为悬殊。与之相似,区域经济开展水平的差异,造成教师收入的差距,使得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师范毕业生关注的重点。除传统的学校招聘以外,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与子女教育更加重视,各类教育辅导机构应运而生,极大拓展了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国家与各省为改变贫困偏远地区根底教育薄弱状况,开展的公费师范生、农村全科教师、特岗教师等多项措施,既增加了师范专业吸引力,也为其就业提供了保障。
在看到师范专业就业渠道多元、前景较为广阔的同时,更应当注意到当前师范专业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高等师范教育规模趋于饱和,年度师范生毕业人数已超过当年各级学校师资需求量。尽管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较为多样,但正式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使得师范生的就业意愿变得更为集中。加之各地为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从学历与院校类型等层面,对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区别对待。综合性高校毕业生因在视野、综合素养等方面的优势,反而日渐受到局部教育机构的青睐,更加剧了师范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紧张局面。作为承担师范教育主体的师范院校,其专业构成以师范类及相关文理专业为主,在师范特色的影响下,学生职业事业受到影响,就业意愿较为单一。并且,受社会对师范院校普遍认知的影响,前往参加校园招聘的单位仍以教育机构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
二、师范生职业能力现状
作为构成师范专业职业能力主体的教学技能,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对从业者各方面素养均有较高要求。职业能力也是专业知识与人际交往等能力掌握程度的重要表达,是包括师范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在日趋剧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凭借。然而,目前相当一局部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局部师范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缺乏的首要表现,便是缺乏专业思想与职业意识。与社会经济开展同步,职业类型愈加多样,高校专业设置也不断调整。在此期间,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未能充分意识到自身兴趣所在,而是从就业前景与收入水平等角度考量。进而导致大量学生集中于少数所谓的“热门专业〞,却忽略了社会需求与个体差异。师范院校与师范专业更多成为学生的备选之一。局部师范专业也确实需要通过调剂来实现招生方案。缺少专业兴趣与自身定位不清,成为制约局部师范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缺乏清晰的职业认识与规划,是当前许多高校学生较为普遍的现象。局部青年学生未能完全适应大学期间的学习方式,仍停留在被动学习阶段。专业根底知识与教师教育理论掌握程度较差,既是目前局部师范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缺乏的表现,也限制了其职业能力提升的空间。对于师范专业学生而言,从事教育工作仍是其就业的主要方向。这就提醒处于知识学习与就业准备阶段的在校大学生要提前做好相应准备,能够准确全面的了解教师职业开展动态、及时掌握教育方针政策信息,主动对照自身情况,积极完善提升,方能有备无患。其实,虽然工作性质存在差异,但对于诸多岗位而言,其对工作人员的根本要求却是共同的。因而,对于师范专业学生而言,无论其今后从事何种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以提高自身在自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十分必要。
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集中表达在其教师技能的掌握方面。教师工作的内容与根底教育开展的实际,要求有志于此的师范生具有表达、书写、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的学习与提升,需要在不断强化训练根底上,长期积累。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局部师范专业学生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等根底书写能力欠佳,甚至笔画、笔顺难以分清。除此以外,教育工作强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局部青年学生在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过于追求个性,服饰着装等不分场合,上课乃至在求职面试时,迟到早退,缺乏时间观念。师范专业大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所表现出的各类问题,具有差异性与普遍性,需要在认真分析的根底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与引导。
三、系统训练与多元并举
虽然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当前的就业渠道较为多元,但由于求职人数庞大,优质岗位的竞争日趋剧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学习之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要辩证看待。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根底上,开展系统的职业能力训练,进而提升整体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师范专业大学生应当在充分认识自身情况的根底上,结合专业背景、兴趣特长的情况,制定较为准确的职业规划。在此根底上,通过对工作内容、岗位职责、资格要求、开展前景、市场需求等与就业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进而,针对相关要求开展强化训练。通过系统训练,形成较为全面标准的职业技能,结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吸收,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职业能力。教师技能中板书、备课、讲课等既有统一标准和流程,同时更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根本技能的充分训练与必要认知那么是其前提条件。
以教师技能为代表的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主客观条件的有机融合。学校管理与教师引导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师范院校而言,教师技能的训练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师范教育内涵建设的题中之意。因而,学校层面应当对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制定完善的方案,形成制度,并给予经费保证。在此根底上,增加教师教育理论课程课时,加大对微格教室、录播系统等软硬件的建设力度。根据师范专业学科与年级特点,设置明确的培训目标和考核标准。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全方位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气氛,以具体鲜活的案例,从细节着手,增进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理解与认同。此外,组织书法、教学技能、微课等多形式的技能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真正的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教学技能是具有强烈实践性与经验性的能力。单纯的理论学习和模拟训练,与现实教学实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师范专业学生在系统掌握教育理论知识,经过完善的强化训练之后,需要深入参与一线教学,切实体验课堂教学全过程。对于学校而言,要充分调动各项社会资源,对各类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合理制定师范生教育实习活动,确保实习效果。同时,将教育实习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地方教育改革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发挥师范教育优势,并与人才培养形成良性互动。职业类型及相关能力,与社会变迁相一致。因此,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意识,有效掌握学习方法与途径,能够将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到新的层次,以促进学生的长远开展。
四、结语
师范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既是增强其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前提,也是确保高效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根底教育开展的客观需要。大学生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主体,在充分分析自身特点的根底上,有针对性的进行理论学习与系统训练,是确保效果的关键所在。必要的外部条件与有效的指导,那么是职业能力培养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由于学校教育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客观缺乏,与相关行业开展深入合作,拓展培养途径与场域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于永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22(1):86-90.
[2]吴春苗.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特点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22(22):58-60.
[3]王华.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结构及培养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11):60-65.
[4]李林.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实路径[J].人民论坛,2022(24):188-189.
[5]赵丹琦.谈案例教学在高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2(44):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