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闻
文体
迫切
问题是
规范
新闻文体:迫切的问题是标准
开栏的话:
新闻文体要不要创新?怎么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刊特就此问题开辟了一个新栏目“争鸣园地〞,并请宗春启先生开了头一炮。宗先生是位学者型资深记者,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令人敬佩的是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们希望,宗先生的文章会如清风吹皱一池春水,引来各路豪杰各抒宏论。
“争鸣园地〞是一个思想者的舞台,也是一个没有胜利者的舞台。这里永远见不到拳击场上裁判员举起胜利者手臂,迎接万众欢呼的场面。在这个舞台上,高悬着一行大字。屈子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闻与写作要讨论新闻文体的创新问题,窃以为很有必要。无论说新闻文体的创新是否有必要、是否势在必行,都会引起读者对新闻文体的关注和思考。关注那么必有发现,思考那么必有收获。而新闻文体的问题,也确实有值得关注的理由。编辑约我写篇文章作为这个栏目的开头,为了抛砖引玉吧,于是欣然从命,将我对新闻文体问题的不成熟思考抛出,以供批判。
所谓文体和新闻文体
所谓文体,不过就是文章的体例。只要是以文字为表述符号的,都有一个文体的问题。它包括文章的根本格式、功能和适用范围,以及对内容的限定和对文字表述方式的大致要求。小说、诗歌、散文,书信、申请报告、合同协议、打官司的诉讼状,都有各自的文体。每种文体有着各自的功用、各自的格式,对文字的表述方式,比方语气,修辞方式,也有着各自的要求。
毋庸赘言,你不熟悉某种文体,就无法正确使用这种文体。有位公司老板抱怨他新聘用的一个大学中文系毕业生,说他连个合同也不会起草。其实一点不奇怪:大学中文系没学过写合同。要找会写合同文书的,得用文秘专业的毕业生。
新闻文体,即用于新闻传播的文章体例。新闻文体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等等。其中有些新闻文体,还可以细分。比方新闻评论文体,就可以再细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时评,短评等。
写新闻,必须使用新闻文体。比方,要报道一件已经发生的事件,要用消息文体;
报道一个典型人物,要用通讯文体。发表观点看法、阐释某种道理,要用评论文体。消息报道的重点,是事情的结果;
特写、侧记的重点,是事情发生的经过。中国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航天员成功完成太空行走,报道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用消息文体。如果有必要将事件发生的经过和有关细节详细向公众披露,诸如航天员是怎样走出轨道舱,进入太空后又怎样克服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等等,再用消息文体表述就不适宜了。可以在另外用“特写〞或“侧记〞之类文体,来复原事件发生的经过。而要报道一个航天员的成长经历,报道他身上的某些优秀品质,那么需要用通讯文体。因为每种新闻文体都对格式、内容、语气、修辞方式等有着各自的要求,各种新闻文体也都有各自的功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和使命,因此新闻文体需要讲究标准,讲究正确使用。
新闻文体要不要创新
新闻文体要不要创新? 要答复这个问题,我们先回忆一下历史,再分析一下现状。
改革开放之初,新闻界就提出过新闻改革的问题。当时,新闻改革的目标不大明确,并没有把文体作为改革的主要对象。现在看来,当时的改革,也只能是新闻表述方式的“改进〞而已。无非是要求将新闻表述得更生动些、更形象些,使报道看起来更具有可读性些。而这些,实际上是新闻语言的问题、表达方式的问题,而不是文体问题。
那个时候,有些从业者将消息文体称之为“新华体〞,给这种文体挑出了一些“毛病〞,提出要“改革〞,要用新的文体取而代之。其实,“新华体〞的提法并不准确,只不过是新华社记者一直比较标准地使用消息文体而已。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并没有新的文体诞生;
所谓“新华体〞,仍然占据着新闻报道的统治地位。事实证明,作为消息报道的载体,所谓“新华体〞仍然是最简洁、最适用的。这说明:一种文体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而不取决于一局部人的好恶。
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过去30年了,今天重新提出文体创新问题,窃以为并没有多大的必要性。因为,经过许多代中外新闻人的改进、锤炼,原有的文体已经比较完善、比较合理。它们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削减。而且,似乎也没有人说:“原有的文体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新闻传播的需要,不对原有的新闻文体创新,新闻事业就不能快速开展。〞——至少是我没有听到这种呼声。既然没有客观需要,既然原有的文体不存在不适应新形势下新闻报道需求的问题,那么,就没有必要创新。提出要创新新闻文体,窃以为是多此一举。
但是笔者仍然以为:应该很好地讨论一下新闻文体的问题。因为在这方面,确实存在着问题,而且是很严重的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许多新闻从业人员,尚不会标准地使用新闻文体。
新闻文体的使用现状
当下新闻文体的使用情况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不标准(其实,何止是不标准?不客气地说是有些混乱)。
不标准表现在什么地方?消息不像消息,通讯不像通讯。以致在报送好新闻评选时,有些作品归类都成了问题:这篇报道是该算消息呢,还是算通讯?
还有某些新闻文体在一些报纸上出现偏废现象。有些专业性报纸上,几乎由“通讯〞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而看不到一条像样的消息;
仅有的消息文体只有一个用途:简讯,报道会议。而在这些报纸上,所谓“通讯〞其实也不标准,不过是没有“本报讯〞、篇幅长一些而已。在有些大报上,通讯文体也成为了“稀缺品种〞,即使是一些历史相对悠久的综合性报纸,一两个月见不到一条像样的通讯,更不用说像调查报告、新闻特写这类文体。好似这些文体在这些报纸上已经被废除了。
一些记者为什么不能标准使用新闻文体呢?窃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大学的新闻教育质量成问题。
前几年报业利润丰厚,刺激了新闻教育的超正常开展。新闻系、新闻专业如雨后春笋。几乎所有文科学校都办新闻教育,都增设新闻专业。一时没有那么多执教老师怎么办?让别的文科老师比方中文系的,改行教新闻。殊不知,虽然都是用文字表述,文学和新闻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大作家会写小说,会写散文,但他完全可能不会写新闻。这样的例子以前不是没有。就在许多新闻教授自己尚没有弄清新闻文体为何物,甚至连消息、通讯怎么写还没搞清楚时,就已经在那里教未来的编辑记者了。可想而知,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如何会正确使用新闻文体!不信的话,可以做个调查:问问那些毕业于大学新闻系的编辑记者,有几个是在学校里学会写消息、写通讯的?我敢说:微乎其微。
其次,是新闻单位人才出现断层。
新闻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没有新闻实践经历的老师,很难教出优秀的编辑记者。即使老师教的不错,学生也必须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掌握那些文体的使用方法。就好比新战士学射击,把理论告诉他很容易:瞄准时,靶心、准星、缺口,三点成一线,然后扣动扳机!但是真要能打出好成绩,还需要屡次实弹射击、反复训练、反复琢磨体会才行。新闻文体的掌握也如是。即使是名牌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也大多是到新闻单位以后,在老一代编辑记者的传授下学会使用新闻文体的。而近几年新闻事业的飞速开展,大批新人进入新闻单位,在他们技术上还未完全成熟之时,就接了老一代编辑记者的班。在没有人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新闻文体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凭着自己的感觉写新闻。有的报纸上,甚至经常出现“本报讯据某报报道〞这样自相矛盾的提法。说明他们报纸的编辑记者、包括他们的老总,连“本报讯〞的含义也不甚明了,因而普通记者在写作技术上出现体例杂糅、品类不标准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再次,是新闻单位的管理欠科学。
当前,媒体市场竞争剧烈,报纸尤甚。报纸的生存压力,不能不传递到编辑记者身上。为了完成任务,一线记者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方式,不得不听命于报社的奖励机制。而大多数报社在数量与质量的天平上,都或多或少地向数量方面倾斜。如果某报是以字数多少来考核记者工作量的,记者就会在写作中尽可能多注水分,语言不嫌啰唆,字句不怕重复,稿子里总要有相当数量的无信息文字甚至多余的东西。如果某报是以稿件条数考核记者的,那么记者就善于把一条稿子拆成两条来写。比方,把本来可以融进消息文体里的“背景〞局部拿出来,单独成为一条稿子,叫做“新闻链接〞。再比方,某政府部门出台一项惠民政策,本来用一条消息就可以把事情说清楚。有本领的记者可以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写一条,再从老百姓的角度写一条。这样,条数是增加了,但是单独看其中任何一条,新闻都是不完整的。
出现这些现象也不难理解:过去一张报纸只有四个版,现在一张报纸每天几十个版,而编辑记者的数量并没有同比增加。为每天填满那几十个版,记者们用尽浑身解数。不出事实过失、不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搞虚假报道就已经是好作品了,谁还有暇管文体是否标准?
标准新闻文体很有必要
新闻文体本身也需要一个标准的问题。比方,把通讯和特写都包括在通讯里,就不太科学。窃以为,通讯是写人的,特写或侧记是写事件的。功能并不完全一样,应该分开。这个问题可以以后再详细讨论。
外表看来,新闻文体不过是个形式的问题。但实际上,它关系着新闻传播的效果,也反映着一个记者的业务素质和一张报纸的整体水平,影响着报纸的整体形象,因而,应当引起每个编辑记者和报纸管理者们的足够重视。一个好京剧演员,应该是文武昆乱不挡。一个好记者,应该消息、通讯、特写、评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无论从爱岗敬业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对党的事业、对读者负责的高度要求,都应该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而能否标准使用新闻文体,可以是衡量每个编辑记者业务水平的尺度。
(作者为北京市记协常务副主席)